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重磅!中國預在月球背面打造「微生物圈」,為移居月球做準備

重磅!中國預在月球背面打造「微生物圈」,為移居月球做準備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13日報道,這一史無前例的外太空生命培育計劃是今年晚些時候中國探月任務中最有趣的組成部分,有望使人類加快實現有朝一日在月球上居住的夢想。報道稱,昆蟲、植物、馬鈴薯種子和擬南芥——一種屬於十字花科的小型開花植物——將於今年12月搭乘嫦娥四號探測器前往月球。它們將和水、營養液、微型照相機和信息傳輸系統一道,被放置在一個由特殊鋁合金材料製成的高18厘米的桶狀罐子里。

然後通過一個小導管把自然光線導入罐子里,幫助這些植物和土豆種子生長。雖然人類看不見的月球背面被形象地稱為「暗面」,但月球背面和正面所受到的太陽光照幾乎是相等的。在「微型生態圈」的下一個階段中,植物會產生氧氣,供蠶「消費」。中國科學家說,蠶會產生植物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糞便。擔任實驗項目總指揮的重慶大學副校長劉漢龍對新華社記者說,這一實驗將為人類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和長期居住積累知識。

但是,這一想法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實施起來卻不那麼容易。畢竟在月球這個不毛之地,想在上面生存,說難聽點比大海撈針還要難。我們知道,月球兩個半球的特徵有著顯著的不同,正面有許多巨大的月海(這是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認知上的錯誤,以為這些平原有水,才稱之為海);另一邊受到撞擊,有著密集的隕石坑,只有少量,大約2.5%的面積被海覆蓋著,相較之下正面的海覆蓋的面積高達31.2%,這樣的地理環境不僅考驗著陸的難度,更考驗探測器的平衡度。當然了,還有月球上的極低溫度,要想保證植物的存活,溫度至關重要,沒有合適的溫度,植物就不可能正常生長。所謂的「微生物圈」就不能成功實現。

因此這個「微生物圈」十分脆弱,關鍵的是也沒有看到這個小生態圈在地面實驗的結果如何。所以希望在以後的登月任務中能夠設計更好一些的生態實驗來為以後的月球考察提供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萬物學 的精彩文章:

DNA送入太空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宇航員出艙時科學家們都驚呆了
430℃高溫沒有水卻有冰?這一發現徹底震驚了國內外科學家

TAG:宇宙萬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