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醫生看的是療效?還是年齡?頭銜?名氣?職稱?
找醫生看的是療效?還是年齡?頭銜?名氣?職稱?
答案是肯定的,當然是療效。
可是,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法去區分療效,只能去找年齡大的、頭銜高的、名氣大的、職稱高的,因為這樣,至少心裡覺得更靠譜,勝算大一些。
但正因為這樣,很多投機取巧之人,利用患者的這種心理,給患者帶來了很多誤區,有時甚至是對病情的延誤。
下面的故事是一個實習生記下的真實的事情,發表在某公眾媒體上,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之所以寫這件事情的人是個實習生而不是工作固定的醫務工作者,我想有一個原因:實習生的身份簡單,不需要考慮到各方面的人情事故以及由此帶給自身帶來的不良影響。
故事轉載如下:
『本科實習時,輪轉婦產科。
某一日,我們正在示教室捧課本時,突然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太太推門進來,笑著跟我們打招呼:「哦,你們都在這裡學習啊,趁著年輕就應該多學習,多看書……」我們幾個學生趕忙站起來,恭恭敬敬的喊X老師好。
不是我們多麼懂禮貌,實在是這個老師真的太太太有名了,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氣場強大——那所醫院的婦科本已聲名遠播,這位老師更是全科技術指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在當時,她主刀的「經陰道全子宮切除術」堪稱一絕。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這種手術方式經由陰道就可將子宮全部切除,用以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癌、宮頸癌等等疾病,因為所有的操作都是通過陰道這一天然孔道進行,因此體表不會留下任何疤痕,另外還有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等等優點,當然,恢復好的話一般也不會影響性生活。雖然在微創理念廣泛深入的今天這已經不算什麼高精尖技術,但在10多年前的那個時代,對術者的能力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
這位老師如此有名,我們面對面見到她的機會當然很少了,因為她實在是太忙了,各地慕名找她來做手術的病人不計其數,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不是做手術就是做學術,像這樣獨自來到教研室跟我們這些本科生聊天的情況實在罕見。
只見這位老教授面對我們,聲音略有猶豫:「你們誰有……誰有最新版的《婦產科學》?我想學習學習……」
神馬?您這樣一位大專家,居然還會學習我們本科生的教材?教材的編者里有些還是您的學生呢好不!老師借到課本,輕嘆了口氣,「哎,你說這領導,非得讓我剖(剖宮產手術),那麼多排好的陰式(經陰道子宮切除術)都給推後了……我這都20多年沒剖過(做過剖宮產手術)了,得先看看現在的教材是怎麼說的。」
說完也在示教室坐下,翻開課本認真讀起來。
斜陽餘暉灑入,老師花白的頭髮折射出絲絲金光。……據說,是某大領導的兒媳婦生孩子,算好了吉日吉時,點名要這位著名專家主刀做剖宮產。
(呃……剖宮產手術是產科基本手術之一,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足可完成;另外,剖宮產是屬於產科,子宮肌瘤、宮頸癌之類才屬於婦科。這位老師,當然是……婦科了……)
據說,最後,醫院安排了一位產科青年骨幹醫師作為助(主)手(刀),在這位婦科老專家的指(配)導(合)下,完成了這台「高難度」的剖宮產手術。』(本段引自公眾號醫學界,作者:楊嘉煜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像這樣性質類似的事情經常可以碰到,見多就不怪。但是,這確實是很普遍的誤區。
比如:當國際上安乃近基本不口服、肌注用於兒童退熱了,一些「老醫生」仍然在使用。很多藥物國際上都因為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淘汰了,在某些醫生那兒、某些醫療機構仍在使用。
當大家都不主張激素退熱時,除非沒辦法迫不得已才作為備選手段;為了迎合患者的心理,給一個退燒的假象,某些醫生卻一燒就用激素灌腸,而且連續激素灌腸好幾天,有時候,燒是退了,癥狀都消失了,激素掩蓋了病情,對疾病的進一步診斷造成了很大影響,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但是,有時候,在有些患者心中,能立馬把燒退下去的醫生才是好醫生。
醫療前沿在不斷更新,國家也出版了很多《指南》,可是,某些人卻聞所未聞,甚至有的知道也不會實施。
某些投機取巧之人用廣告包裝出來的「專家」,沒上過臨床看過幾天病,卻身份顯赫,出版過很多「著作」,「一票難求」;而一些務實鑽研的臨床一線工作者雖然門庭若市,卻因為職稱、平台、人脈等原因,自己的畢生經驗總結得不到傳承,即使出版出來了也沒人問津。
某些明明是外行,卻因為職位、頭銜成了「專家」。某些明明是專家,卻名不見經傳。曾一個腫瘤科醫生,一個純西醫醫生,沒有學習涉略過中醫,他跟肺癌患者及家屬說中醫藥對他沒有用,其實他根本不懂中醫,但是他作為該科的醫生,在患者心中自然是「專家」,而真正相對權威的中西醫結合教材上寫著「中醫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個患者頭次手術很成功,後來複發了,肝轉移,化療葯的毒副作用相當明顯,已經讓他飲食、精神狀態都出現了問題,身體素質比沒化療前差了很多,這時候,他仍然不相信中醫藥。化療是有必要的,但是目的是讓化療延長生命期限,提高生存質量,而不是縮短本來該有的生命期限。多少癌症患者死於過度的放療化療?與其這樣的話,也許那些不知道有癌症不做放療化療的人活得更好一些。臨床上,又有多少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癌症患者創造了奇蹟,但是,必須是真正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而不是掛著中西醫結合的牌子。
某些名義上的拜師學藝,通過各種社會關係,想方設法成為某某名家的徒弟,其實沒真正學過幾天,還藉此到處招搖。
還有太多太多……
這樣的事情,確實有原因,因為人們憑療效找醫生真的太難太難了。
但療效才是硬道理。看到很多同仁,認識很多「特立獨行」者,在別人眼中,也許很傻,明明可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明明可以去更好的工作崗位,明明可以過上更優越的生活,可是,他們為了心中的理想,為了內心的那份善良,他們有的在某個不知名的小診所,有的在醫院,有的某個小鄉村,有的在都市,無論在哪兒,他們都在堅持,都在發光,無論光芒多麼微弱,或者已經達成燎原之勢。在我眼中,他們很高尚,這種高尚,是建立在很多人的誤解之上的,只要有少數人能懂,就足夠了!他們也許沒有顯赫的職稱、沒有花白的頭髮、沒有高大上的工作單位,他們卻學識淵博,什麼文憑、職稱、頭銜都不是評價的標準,而是他們的療效獲得患者的信奈!可是,他們這些人,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選擇走這樣的路是很艱辛的,困難重重……他們要面對世俗的眼光,沒有別人看上去能夠信任的初始資本,但是,為了心中的那份赤子之心,他們拋掉那些看似「優厚」的「榮耀」,一日日一年年地堅持,有些,他們成功了!還有一些,他們在路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若沒有光,你們就是唯一的光。真正的鐵飯碗,不是守著一畝三分地、守著某個光鮮的崗位過著「旱澇保收」,吃一輩子飯的日子,而是有自己的真才實學,到哪兒都有飯吃!沒有人一開始就理解你,當人們熟悉了,自然就會理解了!


TAG:中西醫結合周榮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