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男孩踢年輕男子,男子爆打小孩事件,給你整理各類觀點
關於《新白娘子傳奇》,有一個有意思的說法,我們年輕時候都是白娘子,為愛情奮不顧身,但當你為人父母后,又變成了法海,干涉子女愛情婚姻。
立場不一樣,認知不一樣,觀點也就自然不一樣。
這兩天有件事網上討論的沸沸揚揚。一輛公交車上,一個男孩故意踢了一個小夥子三下,小夥子拒絕佛系,暴脾氣上來了,對男孩過肩摔,並踩頭。
先來看某些媒體的報道
這個的標題,很會渲染情緒啊!這麼明顯的對比,將矛頭瘋狂引向暴力男。
關注社會新聞多了,慢慢分析,發現各方言論很有意思
就像這次事件。
站小孩的
1,從肯定小孩角度。關鍵詞。「小孩是弱勢群體」「大人應該容忍」
「孩子還小,不懂事,你一個大人計較什麼」
「不就是小孩玩鬧嘛,至於嗎?和小孩一般見識是傻逼」
這個觀點生活中很常見,每次小孩犯錯誤,家長或者輿論都在告訴我們。「他還是個小孩,不懂事,你個大人跟他計較什麼」。導致這些大人很憋屈。我還記得,被一個小孩拿棍子追著跑的經歷,太他媽內傷了。
「你以後也是有小孩的,這點小事,怎麼就不能忍忍呢,一定要嚴懲暴徒」
喚起人的同理心,讓人意識到體諒這個小孩,就像體諒自家小孩一樣。懲罰這個男人,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
2,從否定大人角度。關鍵詞「對小孩造成的傷害」 「暴力譴責」 「道德譴責」
「如果小孩受到什麼傷害,留下什麼心理陰影,你這一輩子都不得好死!」
「大人對小孩使用暴力,這是恃強凌弱,如果你面對的是200斤的壯漢,你還敢這麼囂張嗎?充其量也就是個欺軟怕硬的貨」
「你都是一個大人了,小孩是缺乏管教,不過你一個作為一個大人不該控制自己嗎?」
「小孩被打,一群人叫好,你們是集體變態了嗎?一群烏合之眾」
最後呼籲。為什麼我們不能對小孩多一點耐心,或者換一種教育方式,為什麼年輕人戾氣這麼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站大人。
1,從肯定大人的角度。關鍵詞,「人之常情」「你替我宣洩」。
打得好,這個年輕人看樣子已經很煩躁了,小孩還去挑釁,暴脾氣上來我也控制不住,只不過是下手重了。
現代這個社會,生活這麼艱難,我默默忍受這一切,你家小孩還過來欺負我,忍個屁!就不忍!
這小夥子做了好多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只不過下手重了點,其他的沒毛病。
2,否定小孩角度。強調,小孩的「熊,作」。
這個小孩就是賤,好好的,幹嘛要去故意踢別人?自找的。
熊孩子長大了也是社會垃圾,該時候是教訓一下了,要不然他以為天下人皆是你媽
你要是真以為小孩子是天真無邪,那麼真正天真的就是你。
這是個不正常的小孩,正常的孩子會在公交車上,連續踢陌生人三腳,這種小孩不打不長記性。打得好。
家長呢,這個小孩的家長是怎麼教育的?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
估計是有很多人遭受過熊孩子的騷擾,網上的輿論,一邊倒的支持站大人。
從教育角度。感謝這個男的犧牲自己(被拘留)給全社會,給所有熊孩子上了生動一課。
1,給家長提個醒,現在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是炸藥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容忍你家孩子的頑劣,管好你自己的孩子對誰都好。
,
2,給路人提個醒,面對熊孩子,這樣的打法,會被法律拘留罰款。建議有限度的「教育」,別把自己賠進去了。
3,給熊孩子提個醒,天下人不是你媽,!碰到暴脾氣的精神病的,後悔都來不及。
接下來看怎麼反轉
小孩反轉。塑造小孩的善良,把動機歸咎於他人
這個小孩平時多麼懂事,是這個年輕人先挑逗小孩,才有小孩子騷擾他的動作。
年輕人反轉。年輕人有多可伶,把動機歸咎於他人
剛失業/被領導罵成狗頭,坐在公交上,心情本來就煩燥,這小子還來故意踢我,是你,你忍得住嗎?
證明該男子是一個精神病患者。
其實關於小孩和大人的矛盾。中國這個社會默認的規則是:大人打小孩,是一種欺負人的行為,輿論會一邊倒的維護小孩。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會縱容了小孩以小賣小,我未成年,你敢拿我怎樣;縱容家長,忽視對小孩的看管,認為反正小孩是永遠受法律保護的。
如果小孩犯了錯,只要小孩的錯不過分,一般人也就算了,真的不會去跟一個小孩計較。
無法界定過不過分,這時候就需要看家長的引導。家長好好說,小孩個道歉,路人儘管心裡腹誹,但表面也不會去計較的,畢竟,我很忙。
家長要是不管,或者家長縱容小孩。像我這樣的路人心裡罵兩句忍忍也就過去了,若遇見的是神經質暴脾爆的大哥,那就危險了。畢竟,運氣總會用完的。
你的身份是小孩家長,是曾經受過小孩頑劣的路人,是吃瓜群眾,是需要流量的自媒體。都可以按你所需選一個角度去討論。


TAG:阿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