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這是為什麼?

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這是為什麼?

唐睿宗李旦簡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輪,漢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禪位於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於橋陵。謚號玄真大聖大興皇帝。

嗣聖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則天皇后廢中宗為廬陵王,於同月已未日立睿宗為帝,改年號為「文明」。睿宗立,則天皇后仍命帝居住於深宮,不得參與朝政,所有軍國大事由則天皇后處理,睿宗毫無實權,甚至連干預國家大政的權力都沒有,淪為傀儡。公元690年9月,則天皇后稱帝,改國號為周。廢睿宗,封他為皇嗣,改名武輪,遷居東宮。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又改立中宗為儲君。睿宗則貶為親王。

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五人發動神龍革命,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辟,不久武則天去世。中宗封睿宗為安國相王,隨即辭去。景雲元年(710年),中宗駕崩同年6月,睿宗的三子臨淄王隆基發動羽林軍攻入宮,討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武延秀等。與太平公主一起擁立睿宗複位,廢黜殤帝李重茂,改年號為「景雲」。公元712年7月,唐睿宗無法面對與平衡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爭端,禪位於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每五天在太極殿接受群臣的朝賀。

李旦是歷史上兩次即位繼承大統的皇帝唐高宗李治,死後,兒子李顯即位。可是因為李顯的一句「我以天下給韋元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話,武則天十分生氣,廢去了皇帝李顯,另立了三兒子李旦當了皇帝。而這個李旦的皇帝之路卻也並不平坦。在他當了第一次皇帝之後,被母親武則天廢去,在他當了第二次皇帝之後,又被兒子李隆基趕下了台,當起了太上皇。公元716年6月病死於長安宮中的百福殿。喜歡小編的介紹就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玄宗 的精彩文章:

唐玄宗李隆基為何能對一介草民李白禮遇有加?李白卻早早離宮?
一代名宦高力士:一句話點明官場最佳的處世之道!

TAG:唐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