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了該如何選擇運動飲料:我們把市面上的飲料都分析了一遍
作為運動愛好者,同時作為慧跑的忠實粉絲,你一定深知運動中及時補充水分的重要性。那麼,大家都是如何選擇運動飲料,呃…或者說包裝看起來像,亦或是廣告宣稱適合在運動中飲用的飲料的呢?
我們不是汪星人,所以,人在運動的時候會出汗,既有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汗是鹹的,也就是出汗讓我們在流失水分的同時丟失了鹽,但汗液的成分遠比鹽水來得複雜。
那麼,運動中出汗該如何選擇運動飲料呢?…
今天,小慧要讓大家理解運動飲料的作用機制,不過,在這之前還要科普幾個關鍵概念:
1. 滲透壓
滲透壓指的是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的一種吸水力量,其大小取決於溶質顆粒數目的多少,而與溶質的分子量、半徑等特性無關。
2. 等滲
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相等的溶液稱為等滲溶液(如0.85-0.9%NaCI溶液,5%濃度的葡萄糖溶液),此時細胞內外水分可以自由交換,這種濃度的液體可以用來給身體補充水分。(臨床上的靜脈滴注技術應用這個原理來為人體補液,同時將藥物成分輸送到體內)
3. 低滲
滲透壓低於血漿滲透壓的溶液稱為低滲溶液。這時,細胞外液體的滲透壓(溶質濃度)小於細胞內,有利於水分向細胞內移動,為身體補充水分。(妹紙們用黃瓜敷臉,此時黃瓜相對體液是低滲,身體從黃瓜中吸收水分,實現補水)
4. 高滲
滲透壓高於血漿滲透壓的溶液稱為高滲溶液。這時,細胞外液體的滲透壓(溶質濃度)大於細胞內,會」吸引」細胞內水分向細胞外移動,也就是俗稱的」脫水」。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吃完很鹹的東西之後非常口渴,就是這個道理。(腌制鹹鴨蛋時,鴨蛋浸泡在高滲性的鹽滷中,鹽滷中的鹽分逐漸進入鴨蛋內,同時蛋內水分部分析出,所以鹹鴨蛋的蛋白口感比較老…)
那麼,對於運動飲料而言,滲透壓會直接影響機體對水的吸收。一般來說,低滲性的運動飲料有利於胃的排空,加上運動中汗液的大量丟失導致高滲性脫水,所以補充的運動飲料應該是低滲溶液。
OK,看到這裡,一定有聰明的跑友說:那我就喝純水好啦,因為不含什麼溶質,所以肯定屬於低滲溶液,更利於身體吸收水分嘛!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運動出汗會導致身體出現什麼樣的改變:
水
運動時, 熱負荷急劇增加, 機體通過水分散發有利於熱量的釋放, 從而維持人體平衡。過多的水分損失很容易造成體內的水不足/脫水, 並導致運動能力降低。
電解質
運動中機體電解質代謝過程加快, 血液電解質濃度隨著運動負荷的性質、強度、持續時間、體內電解質基礎水平、出汗狀況等多種因素的不同而變化。運動人群電解質代謝特點是有相當量的電解質從汗液中丟失(主要為鈉和鉀,還有少量的鎂和鈣)。
糖原減少、血糖降低
糖是人體運動最主要的能源物質,在體內主要以糖原的形式貯存,運動中最直接和最快速的能量是三磷酸腺苷。但體內儲量很少,僅能維持幾秒鐘,需要不斷合成。長時間運動肌肉不僅消耗糖原,同時還大量攝取血糖。當血糖攝取速度大於糖原分解速度時,會引起血糖水平下降,肌糖原和肝糖原下降導致疲勞的提早發生。
但是,如果僅僅喝水(極低滲),水分會快速進入細胞,導致血漿滲透壓降低,體內粒子析出,喝水的慾望很快被抑制,阻礙繼續補水。因此,運動時僅補充水是不夠的,關鍵是,丟失的電解質腫么辦???
理論上,最好的補水飲料應是恰好包含了汗液中所損失的電解質,但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運動飲料在加入電解質時必須綜合考慮諸多因素,在不影響口味前提下盡量多加,加入比例以汗液中電解質比例為依據。而過多的電解質會不利於飲料口味調整, 會產生強烈的口渴感。
(補充電解質最好的方法是日常膳食,運動飲料只是為運動時提供一定的輔助。)
Tips:
考慮到氣溫和出汗量的個體差異,原則上建議:
30分鐘以內的中低強度運動(夏季除外),可以以補充水為主;
30分鐘左右的大強度運動,建議在補水時補糖,夏季還要同時補充電解質;
30分鐘以上的持續性運動,建議全面補充水、糖和電解質。
OK,根據」缺/丟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我們選擇在運動中攝入的飲料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屬性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5266-2009)中有以下關鍵描述:
運動飲料(Sports Beverage)的定義:營養素及其含量能適應運動或體力活動人群的生理特點,能為機體補充水分、電解質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飲料。(加粗部分為首次強調,也是對2000年版本標準的修訂)
原輔材料除了符合相關規定外,不得添加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最新版規定的禁用物質。產品應具有應有的色澤、滋味,不得有異味、異臭,無正常視力可見的外來雜質。此外,國標還規定,飲料外包裝標籤除了符合相關規定外,應標準可溶性固形物、鈉、鉀的含量範圍。
關鍵的理化指標(已換算為每100毫升含量):
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符合國家標準的運動飲料,必須達到上述標準。
如果再細分的話,還可以這樣……
(1)等滲飲料(液體+電解質+6~8 %糖)能迅速補充運動中汗液損失,提高血液中糖的濃度。運動員多選此類型。
(2)低滲飲料(液體+電解質+少量糖)補充汗液水分損失。適合只需補液無需補糖的運動。
(3)高滲飲料(較多糖)一般於運動後作為日常糖類的補充,以恢復肌糖原的儲存水平。在長時間活動中,高能量飲料或高滲飲料可在運動中飲用。以滿足體內能量供應。
若運動中飲用,建議和等滲飲料或水一起飲用以補充水分!
(費德勒正在喝純水,身邊放著運動飲料)
有人說,國家標準和圖片中沒有任何一種飲料的鈉含量達到汗液濃度啊!
恭喜你,答對了!我們在考慮補充鈉的同時還要考慮滲透壓、口味和口感,離子濃度太高的話除了不利於水分吸收,還嚴重影響飲料的口味,降低飲用者補液的慾望。補糖說白了就是補充能量,而補充鈉可減少尿液排出;另外鈉與人體的口渴機制有關,缺少鈉會使人不想喝水,也會降低液體攝入量。
P.S.我們不是廠家的軟文推手,我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希望大家都能學會如何看懂飲料的營養成分表,幫助自己作出合理的選擇。
1.佳得樂
分析:等滲飲料。足量補糖,適量補鈉,完美補鉀。完全符合運動飲料國家標準。
建議:適合運動中全面補充水、糖及電解質,推薦在大強度和長時間運動中飲用。
2.屈臣氏愛動
分析:低滲飲料。適量補糖,少量補鈉,足量補鉀。符合運動飲料國家標準。
建議:適合運動中補充且補水效果相對較好,推薦在中短時間運動中補充。長時間大強度運動時補鈉相對不足。
3.動益加(檸檬+酸橙)
分析:等滲飲料。適量補糖,充分補鈉,適量補鉀。符合運動飲料國家標準。
建議:適合運動中全面補充水、糖及電解質,口感略偏酸偏咸。
4.行天源
分析:等滲飲料。足量補糖、補鈉、補鉀,可以同時補充鈣和鎂。符合運動飲料國家標準,擁有中國航天員中心專利技術。
建議:適合運動中全面補充水、糖及電解質,推薦在大強度和長時間運動中飲用。
5.寶礦力水特
分析:等滲飲料。足量補糖及補鈉,但無法補鉀(此版本包裝營養成分未標識)。雖曾是國家體育總局指定的奧運健康飲料,但從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來看,並不屬於符合國標的」運動飲料」。
建議:適合在運動中飲用,但無法補鉀。
6.怡寶魔力維他命
分析:低滲飲料。適量補糖,充分補鈉。無法補鉀(營養成分未標識)。
建議:可以在運動中飲用,補水為主,口感略偏咸。長時間大強度運動無法補鉀。
7.尖叫(綠色-纖維型)
分析:低滲飲料。足量補糖,適量補鈉。無法補鉀(營養成分未標識)。
建議:可以在運動中飲用,補水為主。長時間大強度運動無法補鉀。
8.尖叫(紅色-植物型)
分析:低滲飲料。足量補糖,適量補鈉。無法補鉀(營養成分未標識)。含有少量牛磺酸,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心臟和抗氧化的作用。
建議:可以在運動中飲用,補水為主。長時間大強度運動無法補鉀。
9.尖叫(藍色-多肽型)
分析:低滲飲料。除補鈉量略高於前兩種之外,其餘功效與(紅色-植物型)相同。
建議:可以在運動中飲用,長時間大強度運動而言,無法補鉀。
10.酷樂仕維他命獲得(火龍果口味)
分析:低滲飲料。適量補糖,微量補鈉。無法補鉀(營養成分未標識)。含有少量牛磺酸,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心臟和抗氧化的作用。
建議:可以在短時間(30分鐘以內)運動中飲用,補水為主。長時間運動無法全面補充電解質。
11.統一UNI Sport(西柚口味)
分析:低滲飲料。適量補糖,足量補鈉。無法補鉀(營養成分未標識)。含有少量左旋肉鹼,配方設計者可能寄希望於起到一定程度的抗疲勞作用。
建議:可以在短時間運動中飲用,補水為主。長時間大強度運動無法及時充分補充電解質。
12.水動樂(橙味)
分析:低滲飲料。少量補糖,適量補鈉。無法補鉀(營養成分未標識)。
建議:適合在短時間(30分鐘左右)運動中飲用,長時間大強度運動,無法補鉀和足量補糖。
13.日加滿
分析:等滲飲料。足量補糖,微量補鈉。無法補鉀(營養成分未標識)。含氣體,屬於碳酸飲料。
建議:可以在短時間(30分鐘以內)運動中飲用,長時間大強度運動,無法補鉀。含有氣體,可能會影響運動表現。
14.康師傅冰紅茶
分析:高滲飲料!糖含量略高,補水效果相對差,微量補鈉。無法補鉀(營養成分未標識)。
建議:不推薦在運動中單獨飲用,運動中可配合純水一同飲用。(存在輕度脫水傾向且無法及時充分補充電解質)。可以在運動後作為補糖飲料。
15.哇哈哈啟力
分析:高滲飲料!只含糖,不含鈉和鉀!糖含量遠高於等滲溶液濃度!不利於水的吸收。牛磺酸含量較高,可能有一定的保護心臟和抗氧化的作用。含有少量咖啡因,有一定的提高興奮性的作用。左旋肉鹼的作用可以忽略…
建議:不推薦在運動中單獨飲用,運動中可配合純水一同飲用。(存在輕度脫水傾向且無法補充電解質)。可以在運動後作為補糖飲料,特定環境下,可以用來抗疲勞。
16.脈動(菠蘿口味)
分析:低滲飲料。適量補糖,但是只含糖,不含鈉和鉀。
建議:可以在短時間(30分鐘以內)運動中飲用,補水為主。無法補充電解質。
17.紅牛(250ml普通型)
分析:已知的成分中只含糖,不含鈉和鉀!且糖含量未標註。牛磺酸含量較高,可能有一定的保護心臟和抗氧化的作用。含有少量咖啡因,有一定的提高興奮性作用。
建議:不推薦在運動中飲用。可以在運動後作為補糖飲料。特定環境下,可以用來抗疲勞。
18.寶礦力水特(日本版)
分析:等滲飲料。足量補充隨汗液流失的水、糖、鈉、鉀、鈣、鎂。雖然是日本本國產品,但成分符合中國運動飲料國家標準。
建議:有條件的話,推薦在運動中飲用。
P.S.本文分析數據源自所購飲料外包裝營養成分表,從生理學原理分析後推薦。謹代表個人觀點。
小慧是個機靈又實在的孩紙,客觀的分析完自掏腰包買的飲料,按照慣例,還是要跟大家關照一下幾個原則性問題:
1. 符合標準的運動飲料應該含有糖、鈉和鉀,含量也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補充閱讀1:很多飲料還加入了其他營養素,如肽類、氨基酸類、咖啡因、牛磺酸,肌醇等。但出於科學的態度,研究者還需要對它們的功能性進行深入研究,要求所加入的成分有足夠的科學數據支持。同時,新物質的添加也必須符合食品安全性的相關法規和標準。)
2. 研究表明:在運動中伴有大量出汗的情況,最好選用低滲透壓或等滲透壓的飲料。糖濃度是運動飲料滲透壓的主要決定因素。飲料滲透壓會隨著糖濃度增加而升高,從而導致人體對水的吸收能力降低。運動飲料中含6-8%的糖不僅能補充足夠的能量,也不影響水的吸收。因此,運動飲料糖濃度不能太高,不建議在運動中攝入純糖飲料。
(補充閱讀2:運動飲料中加入糖類的量受兩個因素的控制。(1)運動中胃腸道對糖類的吸收速率和能量需要。研究表明胃腸對糖的吸收速率為1.2克/分鐘,而在超過1小時的運動中,運動者每小時需額外補充50~1042焦耳的熱量,所以運動中每小時補充40~80克糖類就可以達到補糖效果。高於80g,多餘的糖類會增加胃腸負擔;含糖量太低,血糖補充不充分,糖原消耗。如果運動者每小時可以喝入600~1000毫升水,為達到補糖目的,飲料含糖量應為4~13% 。(2)運動中水分吸收。糖濃度小於8%的溶液,水分吸收效果和純水沒有顯著差異;如果含糖量太低(如低於4%),為保證每小時攝入40~80克糖,需補充更多的水,導致增加胃容積方面的負擔。根據以上推理,運動飲料中糖類的含量最好為6%,或控制在4~8%的範圍內。)
3. 研究結論證實:運動中需要補充電解質,而且含有電解質的含糖飲料的吸收效率優於純糖飲料。建議鈉的補充量最好不低於42毫克/100毫升,上限最好不要超過135毫克/100毫升。
你可能還喜歡:
避免這10大誤區減肥成功還會遠嗎,句句扎心
消除疲勞放鬆肌肉怎麼能少了這種方法(收藏版)
跑者的小腿足踝傷痛:原因與解決方法都有共通之處
一張圖看懂上馬後如何更快消除疲勞促進恢復
——end——
「輕如羽 跑無傷」


※跑步越多健康好處當然越多,但並非跑量越大越好
※馬拉松嗨完後如何更快滿血復活:賽後恢復三個誤區和正解
TAG:慧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