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連王家衛都怒贊的國產好片,拍出了我們的人間悲劇

連王家衛都怒贊的國產好片,拍出了我們的人間悲劇

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是,王家衛

他應該是最受電影節組委會青睞的華人導演。

除了北京電影節,他擔任評委會主席的電影節還包括,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上海電影節,以及FIRST青年電影展。

本月刷爆朋友圈、被迫撤檔的國產恐怖片《中邪》,就是王家衛在FIRST影展上發掘的。

但其實,在那屆影展的最大贏家是張濤導演的《喜喪》

一舉拿下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兩尊大獎。

王家衛非常喜歡這部影片,怒贊為中國版《東京物語》——

「1953年,小津安二郎拍出《東京物語》,全世界看到了一位非常有尊嚴的父親,今年,一位中國的導演回應了他,中國母親非常堅強。」

只是相比《中邪》,《喜喪》的影響力小太多了,豆瓣標記人數不及前者的十分之一

今天,魚叔特來推薦——

喜喪

民間婚喪嫁娶,都要辦紅白喜事

喜和喪,相反的兩個字,但在一種情況下可以合二為一。

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有一個詞叫,喜喪

老人滿八九十歲,家族人丁興旺,自然老死,滿足這三個「全福、全壽、全終」的條件,方可稱之為「喜喪」。

也就是壽終正寢

可是,有時候,這也是一個極為諷刺的詞。當然不是對逝去的亡人,而是對生者的諷刺。

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你應該看看。

但你看了也沒什麼用,因為你知道它終有一天會發生在你身上,你卻無能為力,像是一個準確到要命的預言,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降臨。

本片全部由非職業演員演出,演員的台詞和行為都透露著生活流水般的自然,讓電影真實得像是一部紀錄片。

故事的主人公,林郭氏,86歲,滿頭銀髮。

老人身體還算不錯,在魯南張庄的老宅里一個人居住。

每天晚上她都虔誠地跪下拜菩薩,一邊拜拜一邊念叨:菩薩保佑孩子們都平平安安。這也是她在片中說得最多的話。

當娘的唯一心愿,都只想讓孩子平安。

老人有六個孩子,全是她一個人拉扯大。

不過,整部電影只出現了三個,另外三個一直沒露過面。

二兒子、三兒子、三女兒聚在一起開會,打算把老媽送到養老院。

儘管老人不願意,但三個女兒私下做主,把敬老院的定金交了。

不過那邊床鋪緊張,得等到一位占著屋子的大娘去世,才能搬進去。於是幾個兒子三番五次過去,看看住在屋裡的老太太什麼時候能騰出床位。

平日里,老太太一個人聽廣播,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坐在門口納鞋底,做著做著睡著了。

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老太太摔倒了。

幾個兒女又開會。這回可就不像第一次那麼商量著來了,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可養老院還是沒有空床。

老人就說,想去幾個兒女家住兩天,回來再說。

第一站,去了二兒子家。

二兒子惦記著母親的房子,想到母親去敬老院了,就搬到母親的老宅,把自己的房子留給女兒蓋新房。

老太太剛住到二兒子家裡沒幾天,二兒子的女兒恰好上門,她打算去城裡打工,想把孩子寄在這裡,讓爸媽幫她養。

二兒媳明著說女兒不懂事,其實也是說給老太太聽:

我是伺候老還是伺候小啊,孩子這麼小哭哭巴巴,你奶奶這麼大年紀在鋪上睡著。

你問問你奶奶,我年輕的時候她幫我帶過孩子嗎。我還想給你蓋房子,我們都不知道上哪住去。

老太太明白這話中的意思,在這裡住了兩天,就交了老宅的鑰匙。

第二站,去了城裡的老三家。

三媳婦的一整套行為都讓人看著眼熟,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暗戳戳地扎著觀眾的心。

因為你總覺得,這些事你也干過,或者,你也幹得出來。

三媳婦是城裡人,明著不說什麼,但態度全在動作細節里。

進屋先讓老娘換了拖鞋。

把老人帶來的鋪蓋全放到了地下室。

在皮沙發上鋪上白毛巾,作為娘的「專屬座位」

老人用的是「專用碗筷」,跟家裡三口人的碗不放在一起。

老人洗完的手帕,三兒媳用木夾子拎著,扔到老人卧室的窗台上。

老人啥也沒說,只默默地把手帕放進了口袋裡。

晚上吃飯,一桌子飯菜,一家三口吃得香甜,老太太筷子都沒動。

老三的女兒在飯桌上說自己一個小姐妹去浙江打工了,她也想出去見識一下大城市,不想一輩子呆在這個小地方。

媽媽說她自私

女兒反問:自私?我爸倒是不自私,扔下俺奶奶離開張庄山溝溝幹嘛。俺奶奶也不自私,生了一大幫孩子到頭來到老卻被扔進養老院不管不問。

也只有孩子,能說一句大實話。

老太太離開三兒子家之前,三兒媳把她用過的碗筷被褥全都裝進黑色塑料袋裡打包扔了。

還有那條鋪在沙發上的白毛巾。

第三站,老太太被送到了三女兒家。

三女兒一家五口擠在一個小破屋裡,如今又多了一個老太太。

三女婿開了個小賣鋪。有個熟客來小賣鋪的時候,問三女婿,你這老岳母多大年紀了,還「好心好意」地勸他,

俗話說70不過夜80不留宿,這麼大年紀就像熟透了的瓜,不知道哪天就倒頭了。你也小心點,別吃不了兜著走,被大舅子得便宜耍乖。

這話,聽著也耳熟極了

還真被這位熟客的烏鴉嘴給說著了。

突然有一天,沒來由的,老人嘴歪了

三女兒帶著去中醫診所看了看。

老人此時哈哈哈地笑了起來。醫生說是不是神經有點錯亂,吃點葯回家觀察觀察看看。

老太太得了「笑病」

三女兒說,你臨老得這樣的病。有兒有孫的,沒個來看你的,你說你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聽到這話,老太太又止不住地笑。

女兒問她,你笑什麼啊。

她說,我也不知道,不由我

女兒問,娘,你想死不。

老太太說,不想死也得死

晚上,老人聽到女兒跟女婿在屋子外面說話。

女兒說,等到我老了不能動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喝葯,我死。給咱孩子省點錢。

小賣店丟了50塊錢。三女兒問老太太,是不是你拿的。拿也沒事,你缺錢你吱一聲,你也不能偷拿錢啊。

老太太說,是,是我拿的,忘跟你說了。

然後又從手絹里掏出了50塊,遞給女兒。

其實這錢根本不是她拿的,她只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擔下所有的不是。讓兒女能安生過日子。

老太太這笑病,得花錢看。

兒女幾個又開會,大家都不出錢,說咱娘在誰家有病,誰就給掏錢看唄

大家吵了起來,大打出手,不歡而散。

就在這時候,外孫出車禍死了。全家都處在悲傷之中,老太太不想再在這添麻煩了。

臨走時,她把自己的鐲子給剛守寡的外孫媳婦戴上了,她說,一個人的日子不容易,你還年輕,你再找一個吧,日子比你想像的還長呢。

外孫媳婦哭著問,外姥爺走得早,你怎麼不找一個?

老太太說,6個孩子,大的13歲,小的9個月,孩子要是沒有娘多可憐

說著說著,大家都哭了,老太太卻又笑了,笑得停不下來。

老太太又回到了自己家。可惜現在已經不是她的家了,她當初走的時候把鑰匙給了二兒媳。現在她在自己家寄人籬下。

二兒媳盛飯的時候把碗重重放在她面前甩臉子。老太太又不可抑制地笑了出來。

別人對她越不好,她越控制不住地想笑。

二兒媳罵她,天天笑,成笑死鬼了,半夜三更笑,瘮不死人。

他們把老太太領到外面石頭砌成的柴房裡,從此不和老太太一起吃飯。

老太太每天雙手合十拜菩薩。二兒媳還是大罵,天天拜菩薩拜瘋了吧。

兒子聽著她破口大罵心裡頭煩,直接把老太太的菩薩像給摔碎了。

老太太的信仰,碎了。

他們把老太太安置在了更遠的地方,牛棚

每天給牛喂草的時候,給她送一碗飯。

老太太用紅布包了破碎的菩薩像,放到泥窗戶旁。

終於,萬眾期盼下,敬老院里死了人。老太太終於可以搬進去了。

前一天夜裡,二兒子大概是突然良心發現,對老母親說,娘,你恨我不

老太太又笑了起來,唉,凈說憨話。

她把一直不停在繡的幾副鞋墊交給幾個兒子,你們幾個孩子分了吧。

又把傳家的玉鐲子給了二兒媳。

二兒媳立即眉笑眼開,問還有什麼好的嗎,再給我點。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老太太早早就起來了,她看了看一直帶在身邊的那張黑白的全家福照片,拜了拜菩薩,還是說著那句,菩薩保佑孩子們都平平安安,念了三遍。

然後笑了起來。其實魚叔也分不清她這時是在哭還是笑。

她從口袋裡慢慢拿出一包老鼠藥,盯著她看了一會,倒在手裡,吞下自殺了。

第二天,敬老院來人了,才發現她手裡握著那張黑白照片倒在了地上。

人已經沒氣了。

辦白事的那天,只有兩個孩子來了,其他幾個孩子只寄了錢過來。

族長說老太太生前愛熱鬧,所以今天大家一起熱鬧一下,也讓老太太再看看。

老太太的遺照擺在台下,台上穿著暴露的女子在跳艷舞。

看這一出荒誕大戲,老太太在遺像中依然笑著。

這天結束後,兒女們的生活依然繼續。

本片涉及到了老中青三代,但一切都在不斷循環。

年輕一代懷揣著逃離小城市的想法,並且毫無顧忌地展開行動。

比如老太太的孫子小道,想去上海找自己的媽媽,甚至為了車費不惜偷東西。

他的出走,為了親情。

老二家的女兒,也把孩子扔在老家給父母帶,自己去城裡打工。

她的離開,為了生計。

老三家的女兒,在聽了老太太的一番話後,一個人跑去了南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的逃離,為了夢想和自由。

當時,三兒媳知道這件事之後氣炸了,當即大聲質問跪下拜菩薩的老太太,你到底跟我閨女說什麼了,要是孩子出了什麼事我跟你沒完。

當老太太走後沒多久,新的循環又開始了。

不知道這是人類的幸運,還是不幸。

二兒媳也摔倒了。

一切彷彿從頭再來,接下來發生的故事不用再展現。

這部電影拍得極為冷靜、剋制、淡漠、疏離

鏡頭沒有主觀參與進誰的生活,也沒有自己的態度。只是冷眼旁觀,看著這一切發生。因此片中有不少長鏡頭。

老太太在電影里的大多數時間都是沉默的,一個人坐在床邊發獃。如果你跟老人一起生活過,你會發現很多老人都是這樣的。

兒女們說話,她總像個孩子一樣低著頭。

後半段中,她的「笑病」更是本片的神來之筆

笑這荒誕世間一片,笑這矇昧無知人群,是病笑,是瘋笑,也是苦笑。笑聲有多少,心中的淚水就留了多久。

老太太生前最後的笑,是對兒女最大的諷刺。

但她卻從沒怨過任何人。

養大了六個孩子,但從頭到尾露過面的只有三個。老太太最後死了,那從沒露過面的幾位兒女也只寄了錢過來。

你可能會覺得老太太的兒女沒孝心,但想來想去,見過的大多數人好像都是這樣的。他們的確也有自己的無奈,自己的重擔,自己的不如意。並以此為借口,說我也沒有辦法啊。

因此,看了這部電影又怎樣,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還是會選擇看不見吧。

畢竟裝作看不見,心裡就不難受了。畢竟又想不出個答案,心裡一直堵得慌,多難受只能裝作沒有問題更好。

兒女張羅讓老太太趕緊住進養老院,是為了自己省事,怕她一個人死在家裡。多少送父母進養老院的兒女,不是出於這個考慮呢

有錢的送高級養老院,沒錢的送縣城養老院。但其實本質上都一樣。

老太太得了笑病,沒人願意出錢看病。二兒媳勢力眼,瞅准老太太的房子,佔了房子後態度一落千丈。三兒媳打心眼裡就瞧不起老太太,覺得她是農村人,又是老人,身上有味道,對待她像是對待一個病毒。

這些都是我們看一眼就能體會到的,根本不用台詞。

因為在生活里,但凡有點生活經歷的人,就見到太多這樣的事情了。

循環往複的生活和代際宿命,讓一切都變得更加荒誕。

老太太死了,還在掙扎的兒女們逐漸倒下了,更小的孫子輩出去闖蕩了。不管你是誰,大概都處於這個鏈條上的某一環。

你可能日漸衰老,孩子不在身邊,過年回來一次,平時只有轉賬記錄。

你可能在外打拚,已經有了自己的家。父母老家,只是一個回不去的地方。

你可能和父母一起生活,照顧老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兩代人住在一塊難免磕磕碰碰經常吵架。孩子的升學壓力,老人的養老問題,你的事業壓力,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與老人相關的電影,總是戳到很多人的淚點。

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為衰老和死亡是所有人的宿命,無一人可以倖免。

很多人不怕衰老,也不怕死亡,怕的是從衰老到死亡中間的那段很難將息的時光

因為誰都知道,「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只是一句歌詞,是一個造夢的勵志故事。

看著屏幕中佝僂的背影,滿頭的銀髮,顫顫巍巍的手,你總能想到你年邁的父母,還有你自己老去的那一天。

在去年評分最高的韓劇《親愛的我們》中,女主被媽媽拴在身邊,卻想著遠在異國他鄉的男朋友,她已經下定決心要出國了。這時候,她媽媽卻查出患有癌症。她的第一想法是,怎麼辦,這樣我就不能出國了。

隨後她為自己的這個想法感到羞恥,在廁所里對著鏡子扇了自己幾個耳光

在這一刻,她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她覺得自己連流淚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太厚臉皮了。

當子女的,總是無能為力。

但當父母的,總是無所不能。

還是請各位善待自己的父親母親。

別做一個沒有流淚的資格的兒女。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播完還是9.4,這番想不追都難啊!
國產懸疑片又玩出了新花樣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