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36年來,香港電影最有人情味的一幕
好萊塢電影造就英雄
香港電影描寫底層

李香蘭
國產凌凌漆 電影原聲帶
周星馳
00:00/01:46
能讓全場站起來為她鼓掌的,不是古天樂,而是楊蓉蓮。
一個很普通的名字,甚至在這之前,我們連聽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她站在了金像獎的舞台,和古天樂同台,成龍為她頒獎。
這個獎叫「專業精神獎」;
最有人情味的獎;
頒給了最普通的我們。
楊蓉蓮是誰?
「卡!茶水入場。」
副導演大喊。
一個中年婦女提著一個籃子疾步走進來,籃子里裝著很多杯子和半濕潤的面巾,她熟練地把飲料和面巾遞給演員及工作人員。
大家休憩一下後繼續拍攝,她又迅速地把水杯和用完的雜物收拾利落,退回到自己的位置,洗刷飲料杯,重新補充茶水,潤好面巾。
這就是茶水的工作:遞水,派飯,給面巾;
每個步驟兢兢業業;
卻又悄無聲息。
她和我們一樣,一個勤勤懇懇的普通人。
在金像獎之前,百度上根本搜不到這個名字,如今也只是簡短的幾句介紹:楊容蓮,人稱茶水蓮姐,80年代已加入香港電影工業,入行資歷長達三十多年。
負責的崗位是打理茶水部工作;
曾參與超過百部香港電影;
蓮姐表現專業;
一直獲電影業內人士敬重。
成龍在台上說:拍電影的時候你可能不認識她,拍完電影了,沒了她就會喊救命。
蓮姐負責的是劇組的飲食,30多年了,她不識字,卻把每個杯子上的字記了下來;劇組100多人,每個人的口味她都可以記得一清二楚。
她是幕後中的幕後,獨自一人支持著所有電影人。
阿sa說過;
沒有蓮姐根本不能開工。
剛剛進來的時候,有人告訴她,照顧好大導演和大明星就可以了,不用理其他人。
其實這是求生之道;
所謂的聰明的人都會這樣做。
但蓮姐能看到其他幕後人員的辛苦,他們做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是一部成功的電影里不可缺少的;所以在備飯的時候,她會為幕後人員多準備一些,時間久了,就發展到整個劇組都由她來照顧。
蓮姐的工資是每天1100港元;
其實她大可以像普通人那樣;
照顧好那幾個大人物;
收錢下班就好了。
但是她喜歡大家開工前,來叫她一聲Pauline;一聲問候,這就是開工前最高興的事情。
「她對所有人都很好,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
她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入行,看著自己照顧的人一個個封帝封后,看著跑龍套的周星馳成為星爺、看著古天樂在48歲封帝、看著哥哥離開......
輪到她上台拿獎的時候,她很緊張,估計從來也沒想過大家會把這個獎給她吧。
就像我們;
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工作;
突然被全世界認可;
確實會措手不及。
專業精神獎,這是為那些幕後人員而設立的獎項,為香港電影做出貢獻的人,成龍,袁和平和沈殿霞也都拿到過這個獎。
也可以說這是最有情懷的獎項。
我們看著香港電影從年產300部到年產40部,而茶水僅剩不到10人,他們都在默默地堅守香港電影。
所以我們能看到,當蓮姐拿獎的時候,那些老一輩臉上欣慰的笑容。
對於我們來說;
香港電影也開始成為了情懷。
這種情懷來自電影的人物、場景,這些人物來自社會的低層,這些場景來自生活。
GIF
談及人情味,也就是致敬草根和底層。
香港電影就尤其偏愛這些人;
所以我才尤其喜愛港味濃厚的電影。
GIF
而大陸的電影市場迅速崛起,有許多著名導演都想著到內地大展拳腳,但似乎絕大多數人都水土不服。
下了重本,花了心思,請了大製作,但出來的票房卻不盡人意,所以有人說他們已經江郎才盡。
其實只是他們偏離了方向;
電影失去了那些市井小民;
沒有了生活的支撐;
就成為了爛片。
劉鎮偉和王家衛兩位鬼才就在這裡迷失了,《東成西就2011》和《擺渡人》都被評為爛片;而許鞍華卻奪得最佳導演獎,憑那部講述香港抗戰題材的《明月幾時有》。
而說到星爺,他的作品幾乎是沒有爛片,因為他永遠都是在描寫社會最底層的人,用喜劇的形式去演悲劇的人生。
而且香港的電影不乏那些生活的鏡頭,幾個人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上走著,頭頂是招牌的霓虹燈,路邊的宵夜檔,擺放著幾張桌椅......
似乎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在這些地方發生。
GIF
《重慶森林》、《甜蜜蜜》、《春嬌與志明》、《一念無明》......這些電影都充滿了港味,講述的也是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那些小市民的生活,出來的效果卻如此的驚艷。
電影要尊重生活,要尊重我們這些普通人,這次的金像獎也做到了。
這就是香港電影的精神所在。
文:大米 /致敬為香港電影付出的人
你所喜愛的香港電影是怎麼樣的?
你對香港電影的看法或理解?
評論區聊聊
# 這個是大米 #
GIF
傳奇不等待,要爽就現在!
雷霆戰神,重磅出擊!


※校園謀殺、霸權、潛規則,印度人拍出了9.2分的電影!
※細思極恐!死去的妻子只有他才能看到……
TAG:最耀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