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藝復興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文藝復興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15至16世紀,

眾所周知的文藝復興時期,

在義大利到底發生了什麼?

近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藝術、文化和生活》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展。該展覽隸屬中意文化合作機制框架下的「義大利博物館睡美人」項目,是中意文化合作機制倡議項目的一部分,該機製得到兩國政府的共同支持,是兩國在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等領域展開長期對話的平台,也是在知識、文化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共建「一帶一路」的媒介。

展覽雲集義大利國內十七家博物館(美術館)藝術珍品。以102件藝術品和實物,包括油畫、像章、建築模型、雕塑、服裝、兵器及日常用品,展覽旨在呈現在藝術文化領域生機盎然的文藝復興的全景。

展廳

此次展覽分成三單元:第一單元,傳統與創新,展示文藝復興時期在義大利藝術、建築及市政規劃領域發生的巨變,將注意力聚焦於「再生」,即文化的復甦。和人文文化一樣,文藝復興的中心也是義大利,它在義大利誕生並傳播到西歐國家。

佛羅倫薩大教堂廣場上的宗教遊行

此作從北側取景,從中可以看到16世紀的許多公共建築,包括《科西莫一世騎馬像》《大衛》《赫拉克勒斯和卡庫斯》等。

《 聖塞巴斯蒂安殉難》,皮埃特羅·瓦努奇(又名佩魯吉諾作)

佩魯吉諾是拉斐爾青年時期的老師,畫中構建的空間體現出他對古羅馬透視規則和建築的研究。

《聖母子》弗朗切斯科·莫羅內(1471 -1529年,維羅納)

弗朗切斯科·莫羅內創作的《聖母子》,這幅右下角有畫家簽名的油畫是莫羅內最為精美的作品之一,展現出達·芬奇對其藝術風格的影響。自然風景在畫中作用重大。華麗的帷幔將人物與風景分開,凸顯出一種宗教空間。

四個「奇異風格」的壁柱,馬蒂奧·奇維塔利,1490年到1520年

香爐

施捨盤,15世紀末

《前往耶穌受難地》,桑德羅·波提切利及其畫坊

這一單元還可以看到桑德羅·波提切利及其畫坊創作的《前往耶穌受難地》,這是一幅大型油畫的局部。在這裡只能看到士兵在命令一個窮人繼續前行。畫中背景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城牆。整幅作品很可能是用於裝飾教職人士的府邸,描繪了耶穌前往受難地和基督的復活。波提切利的畫坊很可能使用了他本人的素描稿完成了整幅作品。

現場展覽圖

第二單元,人是宇宙的中心,通過一組肖像和實物展示在藝術和公民生活等各個領域中對人、對人之價值的重新肯定。

該單元展出的重要作品就是提香及其工作室繪製唯一存世的一幅《戎裝的查理五世》,展出前剛剛完成修復。該單元還通過繪畫作品和建築模型展現了美第奇家族成員的風采、婚禮場景和別墅。讓觀眾走近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重要推動者之一——美第奇家族。

《戎裝的查理五世》,提香及其工作室

肖像畫在文藝復興時期發展強勁,其傳統可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當時重要人物以雕像或錢幣人像形式來表現。文藝復興時期產生了一系列描繪古代和當時有名望人物的肖像畫。

在15和16世紀,富有和有權勢的個體不僅希望在自己的時代里保存他們的容貌,還希望留傳給後世。雖然15世紀的錢幣仍採用傳統樣式的側面像,但這一時期的繪畫己經打破了側面肖像的傳統,頭部通常呈四分之三側面的特寫,像是與觀者進行交流。

這一時期的人物肖像繪畫

《男子肖像》,提香

提香另外一件作品《男子肖像》不僅描繪出畫中男子的外貌特徵,更刻畫出其情感和內心世界。

《但丁肖像》

此外,像《但丁肖像》,這幅木板油畫描繪的是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西歐文學巨擘之一——但丁(1265-1321年)。與紀念章一樣,我們看到的只是詩人的側面,頭上戴著月桂樹枝條編製的桂冠,象徵其詩歌創作上的成就。

費德里科·巴洛奇的作品

該單元還通過繪畫作品和建築模型展現了美第奇家族成員的風采、婚禮場景和別墅。讓觀眾走近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重要推動者之一——美第奇家族。

《科西莫一世》,布龍齊諾

著名肖像畫家布龍齊諾曾為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1519-1574年)繪製過一幅代表性的肖像《科西莫一世》。他本人及其畫坊曾多次複製該作品。科西莫一世1537年繼任第二代佛羅倫薩公爵,1569年成為第一代托斯卡納大公。他以建立烏菲齊宮聞名於世,而烏菲齊宮後來成為歐洲著名的美術館。

藥罐 德盧達風格 17世紀

新娘埃萊奧諾拉·德·美第奇的服裝 21世紀紡織品

現場展覽圖

最後,在第三單元「藝術與信仰」,我們將看到即使在宗教畫中,人物也依然有血有肉。展覽以一組古羅馬雕塑及神話題材的油畫結束,引導觀眾再次關注文藝復興這一理念,也就是說,文藝復興是在發現古代文化的基礎上興起的新的人文運動,在挖掘古代的同時,文藝復興重新認識到古典美及和諧比例,它追求完美的形式和自然表現,並對此給予新的解釋。

《阿弗洛狄忒》,公元1世紀早期

這是一件古希臘神話中的愛與美之神阿弗洛狄忒的裸體雕塑,這些偶然發掘和發現的古代雕塑常常得到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和雕塑家的廣泛研究,並在藝術創作中被借鑒。

《命運女神坐像》,1到2世紀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對這種題材的雕塑進行了研究,以之為原型創作瑪麗亞的坐像。

《基督復活》, 雅各布·丁托列托及其畫坊創作,1580年到1590年

畫中耶穌在一束光中從墳墓走出,這束光也會照亮了夜幕中爭論的士兵和正向耶穌的墳墓走來的兩名女子。值得注意的是,對前景中的兩名熟睡的士兵的繪製顯示出米開朗基羅的影像。

《 牧羊人朝聖》, 16世紀

希喬蘭代·達·塞莫內塔畫派繪製的《牧羊人朝聖 》,該畫中的風景和人物都參考了拉斐爾的繪畫。這是祭壇基座上的祭屏畫,完成於1523年。原來的雙面祭屏裝置包括30多塊畫屏,是聖奧古斯丁教堂的修士1495年向佩魯吉諾定製的。它們在17世紀時被拆掉,現散佚在多家博物館。儘管尺幅不大,但畫家仍運用透視法營造出深遠的自然空間;遠道而來的東方三博士和隨從們正向小耶穌致敬。

現場展覽圖

展覽地點: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 首都博物館 地下一層A展廳

展覽時間:2018年3月27日—2018年6月22日

特別說明:此展覽需至少提前一天在首都博物館官網預約方可參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又一大波名人舊藏珍品齊聚倫敦春拍!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