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撒旦探戈,一場大小眾文化的交鋒

撒旦探戈,一場大小眾文化的交鋒

本文字數:約1400字

建議閱讀時間:3min

撒旦探戈是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的代表作,這本書講述一個騙局被拆穿和烏托邦幻滅的黑暗故事

在一個陰雨連綿的村莊中,集體農莊耗盡了村民的生活熱情,他們只有通過偷情和相互算計來獲取殘存的快慰。

在集體農莊即將解體之時,村民們密謀販賣了集體的牛並試圖攜款潛逃,去追求所謂的黃金世界。

這時候,從城裡來的「救世主」蠱惑她們。伊利米阿什和裴特利納這兩位與政府合作的騙子,宣稱可以帶著村民走出生活困境。

然而,所謂的「救世主」其實是魔鬼撒旦,他們以調查小女孩艾什蒂的死為由,展開了一場先知般的演說,並順勢榨取了他們的錢財。

這使得一些村民不得不離開村莊,流落到城市,在一段無望的抗爭之後又不得不重新回到更加破敗的鄉村。整個故事從醫生那開始最後又回到他,彷彿預示著某種令人絕望的「惡的循環」

這是一本小眾卻極其反映人性本質的書,後來還被拍成7小時的電影,而導演為營造小說中那種陰鬱、沉悶、無望的基調,採用黑白畫面,鏡頭中所能見的也多為陰雨天氣,用一位書友的話來說,不下雨好像這電影就沒法演了。

而這之外,大家不能接受的另一點是小說、電影共有的冗長,現代人更喜歡短平快的節奏,而部作品則是在逆了現代人的審美標準。

小說中多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長句,而電影也大都是讓人看到睡著的長鏡頭。再加上故事中,人物怪異而極端的行為,簡直無法讓人理解,所以大部分人表示不喜歡它。

但說實話,我個人在看過小說改編的電影之後卻是大愛,甚至不誇張的說這是從學校畢業之後這麼些年看過少有的好電影,它讓我聯想起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的《憂鬱症》、《狗鎮》。

它們都是在說絕望,人生中無限循環的破滅與失望,直至最後的徹底絕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它又能帶你看清最本質殘酷的人生,也試圖同你一起探索一個精神的出口。

大概是希望能找到一個終極出口,一份兒答案,所以我對此類作品向來感興趣。

而這之外,解讀這類慢節奏作品中物象的隱喻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比如:妓女家的小女孩被各種欺凌,無處宣洩自己的情緒,於是抱著唯一比她弱小,能虐待的貓在地上不停摔打,嘴裡嘟囔著:你干不過我。

之後又將貓放在網袋裡掛起來,懸在半空的黑貓在網袋裡不停掙扎,稍有挪動下,皮肉就被擠成一團,夾在網袋的縫隙里。

那一瞬間,會突然覺得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在某些無路可走的時候,前一步、後一步都是懸崖,死亡,不如待在原地靜靜等待,至少這樣不會死得那麼累。

這一段故事的結局是這個小姑娘用老鼠藥毒死了貓,然後也毒死了自己。死前她走了很遠的路,直到給自己找到一個教堂,然後她坐在地上,小手抓起一把老鼠藥非常淡然的吃下去,躺下,天真的等待天使來接她。

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但誰會去打破一個絕境中人的唯一一點希望呢。

小女孩是以最極端的方式尋找希望,我們不也一直在給自己尋找生的意義嗎,不論最後這些意義是多麼的荒誕不羈,但它至少能麻痹你,忘卻正經歷的痛苦,所以聰明人在關鍵時候都選擇了沉默。

這是一本小眾的、文學性極強的書,也是我喜歡的書。通過它我看到了多面的殘酷,但同樣我也在視覺的觸底反彈之後看到一絲的希望。

就像懸疑迷喜歡推論一樣,我喜歡在這種慢節奏的隱喻文字中去尋找一份意義。

關於撒旦探戈的討論,是一場小眾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思想交鋒,沒有誰都誰錯,沒有誰好誰壞,倒是多元的存在更值得我們去珍惜。

(本期感謝書友紅姐分享)

(零壹圈線下書會·45期活動照)

圖片|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圈 的精彩文章:

TAG:零壹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