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TechBoard#6:扎克伯格的長線遊戲:三十億用戶;開放、封閉與隱私的相剋相濟;矽谷媒體記者的現狀;開源對科技行業的影響……

TechBoard#6:扎克伯格的長線遊戲:三十億用戶;開放、封閉與隱私的相剋相濟;矽谷媒體記者的現狀;開源對科技行業的影響……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周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這是 TechBoard 的第六期。祝大家節日快樂:)

這是 TechBoard 的第六期,我們推薦了兩周前對 Facebook 的「神預測」及其如何實現三十億用戶的野心;Ben Thompson 從 Android 誕生到上周推廣 Chat 引申出的大公司的「開放、封閉、隱私」三者的關係討論;開源的發展如何影響科技行業;在矽谷的媒體記者的現狀;《紐約客》對 Macintosh 1.0 發明者之一,人稱「圖標女皇」的 Susan Kare 的報道以及《紐約時報》製作的系列短紀錄片《Facebook 是如何接管你的互聯網》。


扎克伯格的長線遊戲:下一個十億

Facebook 在這周發了財報,具體的分析可以看這篇文章《信息泄露事故後 FB 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幾乎未造成影響》,看起來信息泄露只是打了 Facebook 臉面而非賬面。而本文發表於兩周前,當時 Facebook 在外界看來面臨著公司有史以來最大危機,美國律師憤起追查,歐盟監管摩拳擦掌。但扎克伯格目光或許已經超越了歐洲和美國,僅看數據,社交網路的未來是一片光明。本篇文章作者即從更理性的角度來分析了為什麼 Facebook 很可能實現公司「下一個十億」的目標。

在西方國家(北美、歐洲),Facebook 的月活用戶和營收增長從 2017 年開始放緩,年輕人使用率下跌,總體的使用時間也不斷減少。但在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Facebook 用戶增長率都十分驚人。把數據簡化來看,在過去兩年里,北美每增加一名用戶,亞洲地區就增加六名用戶,世界其他地區則增加四名用戶。這種比率,並不是固定的,但增長差距將不斷拉大。

作者指出,據聯合國的數據調查,撒哈拉以南地區的人口從現在到 2050 年就會增加 10 億,再看 Facebook 市場已經「飽和」的地區,人口增長不是緩慢就是停滯。除人口要素外,互聯也是社交網路的基礎,2000 年至今,西方國家「互聯率」翻了三番,亞洲增長率 18 倍,而非洲則是增長了 100 倍。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奈及利亞,互聯率在 18 年裡增長了 490 倍。

當互聯網上紛紛呼籲著「#DeleteFacebook」(暫且不說是否真的行動了)、「社交媒體讓你低效/幸福感低」時,Facebook 早就準備悶聲發大財了。

Facebook 的 Free Basics、Internet.org 無人機、人造衛星寬頻「進萬家」計劃如火如荼開展著;在某些國家,Facebook 的目標已是成為 Internet 了,比如在緬甸或印尼,你問當地人「用不用互聯網啊」?得到的答案多是「不用,我有 Facebook」。最重要的是,這些地區基本都是無監管地帶,正如在《信息泄露事故後 FB 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幾乎未造成影響》中提到的,「監管不到位使得 Facebook 上仇恨言論泛濫」,Facebook 在部分國家已成為了政府的「武器」。

作者認為,得益於商業的成功和在道德上的「彈性」,Facebook 將繼續加固其在全球的統治地位。別忘了,就在呼籲 #DeleteFacebook 的西方國家,許多人可能都在 WhatsApp 上表示刪了 Facebook 以後專心玩 Instagram。(而這三款產品都是 Facebook 旗下的。)

作者在最後指出,這暗淡前景里唯一的曙光是中國。一來小扎常以「赤子之心」頻頻示好,二來蘋果無奈下做了個壞榜樣,Facebook 曲線突圍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從「骨氣」和商業模式來看,Facebook 都是在幾大科技巨頭裡最容易「服軟」的一個。

文章發布半個月後,這周 Facebook 的財報似乎正說明了其「光明」的未來,我們曾在 TechBoard#3 中「本周一問:GAFAM 哪家巨頭會先倒下?」提到,Quora 上的網友們紛紛在 Facebook 醜聞爆出前就都不看好 Facebook 的未來,近 9 成的回答者都認為「甭管第幾了,先掛的肯定是 Facebook」,但換個角度再思考一下,電商、搜索、iPhone 和社交,哪個更是剛性需求呢?尤其是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在前段時間也也突破了 10 億用戶的大關,換句話說,我國近 7 成人口都使用微信。這或許會在未來某天小扎帶著 Facebook 擠進中國後,在問當地人「你用不用 Facebook?」能夠感受一把「不用,我有微信」的感覺。

原文鏈接:http://kks.me/a8tns

延伸閱讀:彭博社關於 Facebook 在各國政治影響力及政府如何用其作為「武器」(http://kks.me/a8tnz)的報道。

Quartz《Facebook 沒了西方給的廣告錢是怎麼活下去的》(http://kks.me/a8tn6)


《開放、封閉、隱私》

八年前的谷歌 I/O 大會上,谷歌工程部副總裁 Vic Gundotra 回憶起 Android 誕生的故事,他在演講中稱 Andy Rubin(Android 之父)認為如果谷歌不作為的話,我們的未來將面臨著只剩一個選擇。為了開放和創新,我們需要 Android。Vic 在演講中也不斷強調開放,來暗諷以蘋果和 Facebook 為主的其他公司的封閉。

下下周谷歌 2018 I/O 大會就要召開了,而谷歌在前幾周低調的宣布了 Android 信息系統的「革新」。(我們曾在 TechBoard #5 中推薦過 The Verge 這篇對 Chat 的詳盡報道。)谷歌沒變,依舊擁抱開放,直懟「封閉」的其他應用如 iMessage、WhatsApp。但此舉馬上引發了以「莫博士」為主的科技界內廣泛的批評。Ben Thompson 在這篇文章中指出了癥結所在:開放和安全不可兼得。

iMessage、WhatsApp 等加密通信應用得以實現端到端加密的前提是,兩端都在自己手裡,封閉是實現加密的前提。但谷歌面臨的問題是:它不是主要 Android 製造商,難以讓其他廠商都棄用 SMS 轉型到 Chat,何況谷歌正身陷壟斷嫌疑之中。Ben Thompson 認為只有一個方法可行:建立一套無人可控的開放標準。

他認為開放/封閉和加密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和數據、隱私掛鉤。我們對加密、保護隱私的呼籲,就像把花園的圍牆建的更高一點,封閉才使得加密可行。

谷歌懂你懂的廣(你搜了什麼、跟誰發郵件……),Facebook 挖你挖得深(你的人際關係、興趣愛好……)。但 Ben 同時指出,要意識到收集數據是不可避免的,你老去一家餐館,老闆都知道你好哪口了不是嗎?問題不在數據的收集,而在於數據的泄漏和誤用。而在這兩個問題上,谷歌和 Facebook 也是不能一視同仁的。

谷歌雲存儲的用戶 Gmail 記錄

Ben 指出,Facebook 數據泄露醜聞爆出後,民眾憤怒的重點在它分享了用戶數據,而不是收集。這也就是為什麼谷歌沒有在此事中大規模躺槍的原因,因為它們只悄咪咪地收集數據,放進它的高牆花園裡。Ben 認為這就讓 Vic 在 8 年前 I/O 大會上那番演講顯得很道貌岸然了。對谷歌來說,智能手機只是為了其搜索和廣告業務服務的「收集工具」而已。這種為了收集數據的「開放」是不可接受的。

不管是悶聲還是被曝光,谷歌和 Facebook 在數據收集和廣告投放上都已是壟斷地位,想打破這種愈發惡劣的模式,只能依靠監管。Ben 認為歐盟出台的 GDPR(通用數據保護監管條例)是試圖推倒高牆的第一波衝擊,但倘若僅強調保護隱私、避免泄露,只會讓牆越建越高。如何建立能讓大小公司平等競爭的環境,避免大公司不公平的擴張行為才是監管的關鍵。

原文鏈接:http://kks.me/a8tnB

延伸閱讀:TechBoard#4 中 周常驚喜(嚇):《Facebook 和 Google 如何「扒光」一個人》(http://kks.me/a8tp5)

TechBoard#1中推薦的 Ben Thompson 另一篇文章《Facebook 的「臉面」》(http://kks.me/a8tpY)其中他解釋了「封閉高牆花園」的概念和數據「鎖緊」對其他產品在當下互聯網環境下競爭力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報道的谷歌如何有過之無不及地收集用戶數據(http://kks.me/a8tqb)(其中很大部分來自於對 Android 平台的控制)


《開源的發展如何民主化了科技行業》

開源(Open-Source),指代碼、軟體版權持有人在軟體協議的規定之下保留一部分權利並允許用戶學習、修改、增進提高這款軟體的質量。本篇文章即從開源「源起」寫到開源模式對過去直至當下科技行業的影響。

開源「源起」於上世紀 90 年代,那個科技剛開始互聯,新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當時的開源軟體是為了取代單兵作戰的開發者開發的商業軟體。而如今開源的可行性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為其中夾雜著商業利益。早期的開源形式是雙方交換代碼,相互協作以解決問題,然後開發者制定開源代碼的使用規則,再發布到互聯網上。從 2000 年後,這種形式在商業上就被正式認可並應用了。不到三十年,開源從聊天室、論壇一樣的「閑散」形式到如今遍布互聯網的開源項目、建立起組織規則的開源社區(如 GitHub)。開源,自源起至今更成熟了,這背後少不了開發者社區的推動。

IFTTT 工程部副總裁 Jason Thrasher 認為,開源是使用者和貢獻者雙贏的選擇:公司可以從開源的代碼上來發掘出優秀的程序員。程序員通過開源項目彰顯自己的能力,同時收穫社區的尊重以及個人的成就感。而用戶則可以使用到愈加完善的軟體。如今,從個人項目到大公司,開源已成為主流選擇,亞馬遜和谷歌都選擇將部分代碼開源,這使得它們的產品迭代更快,企業級用戶也更傾向使用它們的產品。至今,開源已從科技擴散到了商業領域,從雲服務到大數據背後都有開源的影子。開源模塊化、可流動、能快速演變的本質恰好能同系統和平台更快、更靈活、更安全的需求對應上,每一個開源項目的背後,都是群體智慧的結晶。正如一個大數據平台開源負責人所說,開源讓科技的協作和創新的貢獻是革命性的,沒有開源軟體,每個公司只能耗時耗力比著誰先把輪子造出來,何論創新?

文章的最後作者給出了幾方對開源未來發展的預測:第一,在隱私和透明度之間找到平衡點;第二,用戶間信任感的加深;第三,開源在物聯網上的應用;第四,AI 和機器學習的民主化。

開源孕育自交換代碼,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源於交換、共享、協作。開源發展至今,它的交換內容早已超越了代碼,更多的回歸到了它的前置詞——開放(Open)。

原文鏈接:http://kks.me/a8tqg

《觀察矽谷的觀察者們》

比起「封閉」的華爾街,矽谷給外界的印象更為平易近人又充滿樂趣。但在應對媒體上,華爾街是高冷范,矽谷就帶那麼點兒「政治范」了。《經濟學人》美國科技版記者 Alexandra Suich Bass 就從自己和同行的經歷描繪出矽谷應對記者的方式。

矽谷的科技公司希望能從各個方面來控制媒體的敘述,比如稍有名氣的記者都會被公司公關建立一套檔案,包括其發表的文章、筆記簡報、詳細資料和記錄……員工在受訪前都會主動打開錄音機,即使是非正式的聊天會議。作者認識的一個記者就曾在要求採訪時聽到電話那端傳來審查她檔案的討論,她被歸為「好記者」。這是矽谷的公司根據記者所寫的內容建立的分類:歷史報道中對公司有積極影響的記者會被歸為「友善記者」,並且能獲得優先採訪的機會;報道「時好時壞」的記者會被歸為「獨立記者」,他們堅定且難以被公司左右;哪怕是稍微和公司老闆唱反調的記者,都會被歸到「不可接觸者」的黑名單中,將被公司禁止參加發布會或採訪高管。作者表示,每個公司給她的分類是不同的,但總體就在「獨立」和「不可接觸」兩類中。因此在她的生涯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需要保密的信息。

儘管記者的訪問目的就是披露信息,但在採訪前,記者會被要求在 iPad 上籤署保密協議。大多數科技公司還會讓記者帶個標牌,以提醒員工記者的存在。

作者提到,科技圈另一個怪癖是愛邀請記者共進晚餐,。作者接受了大量的邀請,但從未獲得任何獨家信息。作者稱公司高管們就像百老匯戲劇主角一樣,充滿了「套路」,她曾和某公司高管事先承諾好,在私密且不留記錄的晚餐上會面,到了之後,光記者數出來的就有 25 名黑客在場,而受訪者連基本的問題都要看看她的公關人員才能回答。

無論是現實中爆出的醜聞(如文中提到的曾被稱為「下一個喬布斯」,後來被爆出欺詐的 Elizabeth Holmes)還是美劇《矽谷》里反應的公關對一個公司在科技圈的影響。我們都要意識到,矽谷早已不是打字機時代的「世外桃源」了,或許是時候把矽谷、華爾街、白宮「一視同仁」了。

原文鏈接:http://kks.me/a8tqn


人物:那個讓 Macintosh 笑起來的女人

《紐約客》的這篇文章講述了 Macintosh 1.0 發明者之一,人稱「圖標女皇」的 Susan Kare 的故事。在 1982 年,Kare 去到蘋果公司面試,她帶著一個筆記本畫出了一個指尖表示「粘貼」、一個筆刷表示「Mac 繪圖」、一個剪刀表示「剪切」。在 Andy Hertzfeld(macOS 主要軟體架構師)開發的軟體幫助下,Kare 在 9X7 的網格下設計出了 macOS 早期的圖標以及字體,如 Geneva 和 Chicago(曾被用到 iPod 初代上)。在離開蘋果後,她又為微軟、Facebook 以及她現在所擔任創意總監的 Pinterest 設計過圖標。就連早期版本的 Windows 遊戲空當接龍也是她設計的。

Kare 早期設計的圖標

如今 Kare 已經被 AIGA(美國平面設計協會)授予獎章,她去蘋果面試時使用的筆記本也被紐約和舊金山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在接受《紐約客》的採訪里,Kare 表示,她認為觸感應該在未來科技中應用到比指紋識別更深的層級。在這篇報道中,也可以看到 Kare 對早期技術有限的環境下,設計師們創造出的簡單、溫暖、具有包容性且讓用戶眼前一亮的設計的懷念。Kare 曾給了 Mac 一個微笑,但現在微笑去哪兒了呢?或許會在面部識別上重現吧。

原文鏈接:http://kks.me/a8tq3


科技影像:Facebook 是如何接管你的互聯網的

《紐約時報》七個月前發布的這個短紀錄片「揭露」了 Facebook 在社交媒體外,實實在在的影響力。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依靠 Facebook 來和他人交流、做生意、娛樂;Facebook 提供的「免費互聯網」的實質以及政府如何通過 Facebook 和傳播理論來操縱「民主」。

Facebook 靠演算法和社區規則來監管平台上的內容,因此導演發問「為了能讓聲音被聽到,我們是否要迎合 Facebook 的價值觀呢?」但 Facebook 有著「迷之價值觀」:在一些國家它宣傳言論自由、保護隱私,有的地方又迎合審查、收集無關數據。

不只是涉嫌干涉美國大選,Facebook 已經捲入了全球範圍內的政治和外交之戰中,這些鬥爭已經開始分裂互聯網本身。

原文鏈接:http://kks.me/a8tq9

延伸觀看:該系列第一集:《How China Is Changing Your Internet》(http://kks.me/a8tqD)


233:上世紀 70 年代的綠巨人浩克與蜘蛛俠和斯坦·李

我們不劇透,只扒黑歷史 :)

編輯:克里斯

題圖:Pexels.com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和《西部世界》編劇諾蘭一起,馬斯克想把對太空的嚮往和勇氣傳遞給你
進擊的「魯班」,和阿里人工智慧的野望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