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畫家,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畫家,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浴雁》陳之佛

這幅《浴雁》描繪了一雙大雁在塘邊棲憩的情景,一隻浴後佇立岸邊,靜穆養神,一隻正在水中滌羽嬉沐,一靜一動相互映照,盛開的芙蓉和在微風中搖曳的蘆葦與修竹處理得繁而不亂。這種幽美的境界,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當畫家思考「繪畫」需要畫些什麼的時候,接至而來是誰需要的問題。

繪畫若是為了藝術本身形式,或者是為了藝術家自己喜歡的有趣味的藝術形式而作畫,繪畫之路是艱辛的,費時、費力、費資金,勞動成本大,也許沒有什麼經濟回報。

因為藝術收藏是奢侈消費,體現精神價值,而大眾買畫並不普遍,吝嗇花錢在藝術消費,大方花錢在物質消費。

白鷳秋色盧振寰

1953年紙本設色130cmx 66cm廣州美術館藏

盧振寰的這幅《白鷳秋色》採用雙勾設色的方法完成,旨趣濃艷富麗.頗得北宗花鳥畫要旨。畫幅中間作兩隻白鷳,雄鳥傲立於石上,面向冰面眼神中流露出幾分警惕的神情;雌鳥藏匿於花叢之中,體態悠然,似乎和身邊的花草玩耍相伴。藝術家通過對這兩隻動物一張一弛、一靜一動的生動描繪,再現了大自然中秋邑的艷麗和嫵媚。

繪畫若為他人喜好需要而作畫,繪畫會損失藝術性、趣味性和藝術價值。

當繪畫作品討好大眾審美,為了賣錢,繪畫就沒有藝術自由,繪畫價值的認可度左右著繪畫藝術自由。

繪畫就是商業活動,繪畫作品與商品就沒有本質區別;繪畫產品就成了需要考慮營銷的商業行畫。

白猿圖張善開

1935年紙本設色136cmx55cm中國美術學院藏

這幅《白猿圖》布局頗費心思。下邊是淡淡的遠山,微有皴擦,上方是崖壁上長出的一株古松,一隻白猿俯居在松枝上,兩眼露出機敏.似乎正要躍出。白猿身體與背景中的淺色幾乎融在一起,很好地揭示了畫題」穿林嘯月游」的意境。

這些作品的藝術層面充其量在所謂的好看的高度,大多在嘩眾取寵、照片式再現的層面。

當然,寫實繪畫也有藝術性,這裡所指具有藝術性的寫實藝術不同於商業行畫。

若有人喜歡繪畫,又有繪畫藝術的投資意識,卻又不懂識別繪畫作品的高度時,往往會聽任藝術欺騙和虛假廣告及炒作。

熊松泉

1953年紙本設色178cmx 47cm上海中國畫院藏

熊松泉的這幅《豹》圖構思新奇,一隻金錢豹箕踞在積雪未化的松干之上,似欲撲將下去.雪中捕食的神態躍然於紙上。從布局來看,畫中松干自下而上,遒勁有力.金錢豹卻自上而下,兩相對比,更增加了金錢豹的咸勢。從表現技法來看,樹、豹皆體積感很強,尤其是豹子的處理,錢斑多而不亂,隨豹子自身結構轉折而濃淡有別,明顯看出西方繪畫對畫家的影響。

低俗行貨、工藝品當作藝術精品之現象比比皆是。

當畫家面對現實與藝術情操,思考該怎樣去繪畫時,接至而來的就是藝術道路的選擇問題和藝術方向問題。

前沿的藝術家之路是為畫而畫,不一定能討得大眾。

大眾看不懂其藝術表達,自然就不會喜歡。

長春花王友石

1940年紙本設色136cmx 53cm中國美術館藏

《長春花》花繁枝密,葉蕊開張,沐浴著明媚的春光,它要把美麗的容貌無私奉獻給大地.奉獻給觀者,來點綴祖國的太好河山。圖中枝幹以枯筆、干筆飛白掃去,花簇、葉片依陰陽向背各取姿態。尤其花蕊、葉梢刻畫精細,可見畫家匠心獨具,寫實功力深厚。

國家畫院和高校的藝術家,工作職業與專業研究合一,只要自己對物質的慾望不高,可以不以賣畫來維持生計,是具備了藝術自由的繪畫條件,其繪畫之路相對純粹和自由。

職業畫家如果藝術達到一定的高度,並得到社會或收藏家認可,有藝術機構供養,也是很好的藝術生活狀態。

但這種情況確實很少,這種「認可」伴隨著許多現實和世俗因素、名人效應和權力因素。

大眾追逐的物質生活中,很少有人購買未成名畫家的作品,往往是朋友的友情支持、友情期待、友情信任,才出手買畫援助畫家的生計。

梵高太孤獨。梵高沒有朋友,梵高不會炒作,才有歷史的梵高,悲劇的梵高,驕傲的梵高。

春江水暖陳之佛

1953年紙本設色85cmx 40cm中國美術館藏

《春江永暖》畫中點點桃花,紅白相間,前後相映,幾枝搖曳的綠竹,穿插其中,更顯出桃花的嬌艷。一隻色彩斑斕的花鴨,悠然自得的嬉戲在流水中.追逐著飄落的花瓣,一派生氣盎然的景象。此幅作品用獨特的藝術語言充分地表達了」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膾炙人口詩句的意境。

藝術在哪裡?藝術誰需要?藝術是多元的,經典需要保留,需要創造新經典。

如果歷代繪畫沒有時代性,沒有個性追求,沒有創造,繪畫藝術就沒有了發展。

油畫如此,中國畫也一樣。

春意圖王師子

1959年紙本設色147cmx 77cm朵雲軒藏

王師子的《春意圖》著力於對春意盎然的表現。畫中所作皆為貞祥之物,顯然是老株的白玉蘭枝幹遒勁,花開繁茂;紅艷似火的茶花枝葉舒展,迎風怒放;幾株修篁雖被遮擋,但其勁健的精神卻透過夾縫透露出來;地面上的蒲公英也已開花,在淡綠的草叢中與玉蘭、茶花爭奇,就連無生命的太湖石也作風捲雲狀。再加上立於玉蘭樹上的一隻禽鳥,使畫中花樹,湖石的風姿呈現出靈動奇秀之態,畫中題有「禽語貞吉,竹報平安」之句,把畫家良好祝願的心意與圖中景物融為一體。

中國畫的規律化、程式化、樣式化及文、書、畫一體的經典不可超越,後來的優秀,最多大同小異。

細微的風格區別,在外行看來是千篇一律。

若要超越,應從根本下手,西畫中用,中國水墨材料結合西方繪畫思想。

如此獨立思考與實踐,我的紙本繪畫作品不是「中國畫」,只能稱「水墨紙本」或「彩墨紙本」。

楓葉寒蟬齊白石

20年代紙本設色48cmx 32.3cm北京畫院藏

《楓葉寒蟬》是齊白石工兼寫風格的代表作之一。畫面取楓葉一支,以大寫意手法畫出,簡括、傳神;一隻寒蟬伏於葉上,正感知著濃濃的秋意,蟬筆法工緻,呼之欲出,境界新奇而充滿詩意。寫意的樹葉與工筆的寒蟬相互對比,其格調超脫高妙,力顯神韻,洋溢著健康、有趣、自足和蓬勃的生命力。畫面構圖簡潔,流露著畫家對日常生活情景的熱愛和樸實深厚的人生體驗,通過水墨和色彩把自己真摯的情感,質樸無華地溶鑄於筆端。

人生百態,蹉跎歲月。

我的藝術態度在複雜環境下始終保持獨立思考,追求藝術的唯一性與不可複製性。

「極端個性主義」思想到了筋疲力盡,還要堅持精神抖擻;逐年衰老,還要保持童心。

透明自己,呈現真實本質,面對自己內心。繪畫寫生是技巧練習與情景表達。繪畫創作是自我的心語表達和情感流露。

繪畫需要保持藝術形式的純真:「心境」清凈、慈悲,「心像」歡喜、自在;「行為」坦然、率性;「處世」平淡、純真。

(文/呂傑,刊於《湖南日報》)

花卉小品 陳半丁

這幅海棠就向觀者展現了一種含蓄凝鍊、純樸秀勁的景色。幾抹粗壯蒼潤的枝葉是以篆隸的筆法寫出,緊接著點染了散聚有致的花朵骨苞,而這墨色相浸的效果既沉著飽滿又烘托出花葉的神採氣韻,造成了渾然一體的結果。右三行通體的書法題跋充實了畫面的力度,又形成了直與斜對比的情趣。畫家在完成了書、畫、印的工作後略加收拾,於是一幅一氣呵成的海棠小品就是這樣畫成了。

職業畫家感嘆:

選擇畫畫幾乎毀了我的一生

畫家這個職業,算得上貧富差距最大的行業了,同為畫家有的富可敵國,有的連基本生計都維持不了。

普通人眼裡的畫家是一個高大上有逼格的職業,他們出入各大畫展,受人矚目,隨手畫的一幅作品動輒就可以賣上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價格。

可這些能獲取高收入高回報的只是極少數的畫家,那絕大多數的畫家又是什麼樣的,或許你根本想像不到,油畫醬和你聊聊那些佔大多數的窮畫家。

荷花陳半丁

1959年紙本設色I46cmx56cm北京畫院藏

荷花是陳半丁喜愛表現的題材,既能展示他高超的筆墨駕馭能力,也寄寓著他的人格理想。這件作品畫家以深淺赭綠表現荷葉的向背,用筆揮灑自如,葉筋勾得疏密得當,以墨雙勾荷花,淡設水色,以赭墨畫水草,用筆虛實相間,意氣相連。畫家並不是單純的摹寫物象,而是在其中寄予無限的情思。

昨天有一位職業畫家朋友跟我哭訴他又被人騙了,上個月一個酒店的郭姓的經理找他定製一張油畫,2.5米乘以3.2米的尺寸,經過幾番討價還價後,最終定下來300元一平米,算下來這幅畫的總價2400元,朋友定金收了400元,接下來他沒日沒夜的畫了小半個月。

朋友將這幅作品完工後,就開始聯繫那個郭姓的經理,結果發現微信被刪除了好友,電話也打不通。

最後換了一個手機號才接通,對方直接說不要了。朋友這下傻眼了,真的是欲哭無淚,因為這幅畫是定製的樣式和尺寸,基本上很難再賣出去,也就意味著十多天的辛苦付諸東流了。

畫眾生墨於非音

1925年紙本設色74cmx 55Cm北京畫院藏

圖中所繪牡丹花和蝴蝶形象刻畫細緻精微,從莖幹、枝葉到花頭的用線嚴謹講究,勁挺有力;蝴蝶、枝葉之墨與花頭之紅形成對照,富貴典雅並具有裝飾性。此作在提煉加工的基礎上未失寫生的鮮活感,畫面依然生機盎然。

這樣的事情油畫醬經常聽到見到,不由的感慨畫畫的太容易被騙了,他們大多時間都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埋頭畫畫,完全不知江湖險惡人心叵測。

再加上這些畫家太需要錢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導致幾乎所有職業畫畫的人都遇到過這些被放鴿子的經歷。

如果沒有經歷過,完全沒有辦法想像「職業畫家」這四個字多麼沉重,有多大的風險。在北京宋庄畫家村,每年都有數不清的畫家逃走,又有數不清的畫家為了夢想搬進來。

空谷劉奎齡

1959年紙本設色103cm 46c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藏

這幅畫以近景為主,遠處僅以線稍加渲染勾出一點山廓,暗示出山之幽遠,並以此襯托虎之嫻靜。虎伏卧在一塊巨大山石之上。山石自左向右伸出,上邊長著一棵古松,下邊臨一溝壑,一道山溪順溝墼流瀉,景物不多卻自有幽深之意。

油畫醬的一位老師就曾經在宋庄熬了7年,從26歲一直熬到33歲,最後也被迫離開了那個地方,放棄了畫家這個職業,成了一位藝考老師。

高中時就聽他講畫家村的往事,眼神里都似乎有了光彩,可見能一直畫畫對於一個畫家的吸引有多麼大。

他從當學徒講到辦畫展,從辦畫展又談起聯合幾個朋友出書,雖然各種折騰,但始終沒有火起來。

最難的那段時間吃了半年的饅頭都扛過來了,但是歲數大了,要結婚要養兩位老人,他再也扛不住了。

如今自己辦了一個培訓班,再問他的時候,他說再也不做職業畫家了,畫怕了。

柳塘水翠李鶴籌

1945年紙本設色75cmx 49cm中國美術館藏

畫中表現一隻翠鳥佇立枝頭,造型生動,正轉身欲飛,入塘尋魚。柳樹枝幹分明,有的彎曲橫曳有的縱逸斜出,有的蜿蜒而上,有的垂落而下,交疊錯落,柳葉順勢而生,柔軟飄拂,使翠烏有了一個合適的棲息環境。畫家水墨粗服描寫枝幹,筆法道勁自如,皴擦勾染利落,水墨中融入色彩,韻味無窮,使畫面明快簡潔,清新幽稚,獨具一格。

市場就這麼大,想要成名就要擠掉上千,上萬個畫家。

絕大多數的職業畫家,沒有幾個能堅持過5年的,他們為了生活不得不改行,於是曲線救國,先掙錢再畫畫,可是我見過太多的人,半輩子過去了,錢還是沒有掙夠,也不提畫畫這件事了。

而那些還在死撐的職業畫家,很多人還不如一個畫商品畫的畫師,沒有名氣,又沒有商品畫畫師的銷售渠道,就意味著畫的東西賣不出去。

但職業畫家也是要吃飯,要賺畫一幅畫的顏料錢,這種現狀逼著職業畫家作出選擇,要麼比商品畫師還廉價的出售自己的作品,要麼把畫當垃圾處理掉。

這種情況也更好解釋了,歷史上為什麼那麼多成名的大畫家,經過激光掃描後發現畫面下面還有一幅畫作,為什麼那麼多的畫家都性格怪異,都是窮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名家筆下的《竹林七賢》:魏晉名士,風華絕代!
喝茶不用交「學費」,這些知識你必須掌握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