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剩下時間不多,九泉再見」:朝韓離散家屬20次會面的悲喜

「剩下時間不多,九泉再見」:朝韓離散家屬20次會面的悲喜

4月27日上午,朝韓第三次首腦會談在板門店韓方一側的「和平之家」舉行。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這次歷史性會面也牽動著一個群體的心——朝韓離散家屬。

他們期盼著,兩國領導人能達成共識,儘早實現與分隔在半島南北兩地的家屬會面。

在靠近朝韓非軍事區、位於韓國東部海岸的阿柏村(Abai Village),87歲的權文國出生在朝鮮。他告訴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在這裡生活了近70年,「沒有一天不想念在朝鮮的家人」。

回憶起當年離開家的情景,權文國說,「如果我知道那是我最後一次與他們見面的話,我發誓自己絕對不會離開他們。」說到動容處,權文國淚流滿面。

權文國並非個案,朝鮮戰爭結束後,數萬名從朝鮮南下的民眾也選擇在朝韓邊境附近的韓國境內一側定居,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輕鬆地搬回朝鮮境內。

年輕時的權文國和妻子及四個孩子中的兩個。

怕父母受罰未曾申請離散家屬見面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半個多月後,剛滿19歲的朝鮮青年權文國就被徵召入伍。經過了一周的訓練,他被分配到一個坦克部隊,進入今天的韓國境內作戰。

權文國經歷了戰爭的殘酷。「我並不想死,但隨著美國轟炸機摧毀我們的部隊,看上去丟掉性命幾乎是註定的。」權文國日前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講述了當時的情景。

權文國後來從朝鮮軍隊中溜走了。沒日沒夜走了十四天,他才回到了位於朝鮮東部元山市的家中。回家後,他只能躲在母親的閣樓里。

不過,權文國後來又一次離開家,這一回,他加入了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再次前往戰爭前線。

權文國回憶說,再次離別時他對父母講,一周以後就會再見面了。但不曾料想這一別竟是快70年了。自那以後,他再也沒有聽到父母和兩個年幼的弟弟的任何消息。

1953年戰爭結束後,權文國與另一名同樣與家人失去聯繫的同胞在韓國完婚。兩人共養育了四名兒女,目前整個大家庭一家三代共有十五口人。

權文國拿出全家福照片,對CNN記者一一指出自己的兒孫們。

權文國目前整個大家庭一家三代共有十五口人。

「我不知道為什麼,年紀越大,我就越發地想念起我的弟弟們來。」 權文國說,自己曾經還一度收集了一些穿過的衣物,準備在將來哪一天可以帶給在朝鮮的兄弟姐妹,不過最後,他把衣物都扔掉了。

待在家中的時候,權文國喜歡使用谷歌衛星地圖查看自己兒時與父母和弟弟們生活過的家鄉。在他看來,這是讓他親近身在朝鮮的家人的一種方式。在衛星地圖中,他反覆查閱自己幼時曾在朝鮮東部海濱城市元山市附近的寓所和學校。

權文國表示,這些建築都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軍事設施,附近的海域還停泊著軍艦。他說,自己的家人也不可能仍然繼續在此處生活了。

從元山市順著朝鮮半島東部海岸線繼續往南走就是朝韓非軍事區。權文國現在就居住在靠近非軍事區韓國一側的阿柏村。

朝鮮戰爭中的權文國。

權文國表示,自己從未放棄希望,認為朝鮮和韓國在未來能夠再次統一。「但是我現在已經太老了。」權文國說,「我這輩子可能看不到任何具體改變了。」

談及離散家屬團聚活動,權文國對CNN表示,自己一直沒申請參加此前的多輪團聚活動。他怕因為自己曾經在戰爭中做了逃兵,父母會因此受到處罰。他說,父母目前仍健在的幾率不大了。

不過,他認為,當他從朝鮮軍隊中逃走時,兩個弟弟分別只有15歲和12歲,「他們現在可能還活在世上。」

權文國通過谷歌地圖查看自己的出生地。

83歲朝鮮離散家屬惜別妻子:九泉之下再相聚

朝韓離散家屬的首次團聚是在2000年。

據新華社2015年報道,2000年6月,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與時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實現歷史性會晤,並於6月15日在平壤簽署了包含韓朝離散家屬訪問團互訪的《南北共同宣言》,達成了各派100人互訪的協議。當年8月, 按照韓國和朝鮮紅十字會2000年6月底達成的協議,首次韓國和朝鮮的各為100人的離散家屬訪問團於8月15日至18日開始訪問平壤和漢城,與他們分別50多年的親人重逢。

從2000年8月至今,韓朝離散家屬訪問團互訪活動已進行了20次。

時隔60多年再聚的韓朝離散家屬們在金剛山的2天3夜中總共相聚12個小時,10月22日迎來的可能是此生最後的離別。來自韓國的女兒李正淑正在用手巾為父親擦拭眼淚。/聯合採訪團 供圖

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10月20日至26日,韓國和朝鮮在朝鮮金剛山景區再次啟動韓朝離散家屬團聚活動,相隔南北的雙方親人聚首共敘半個多世紀的離情。10月20日,朝鮮離散家屬中最高齡的88歲老人蔡勛植與自己的妻兒時隔65年再次相聚。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稱,他與兒子互相貼面達5分鐘,都沒發現自己的帽子已經掉在地上。當兒子蔡希陽見到他時,喊著:「爸爸!」便跑過來一把抱住他。父子雙眼通紅,流下激動的淚水。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之前,蔡勛植一家人住在韓國慶尚北道聞慶市山陽面縣裡。當年8月,與家人一起入睡的蔡勛植起來留下一句「我去趟訓練所就回來」之後,就被徵集到部隊,此後65年時間都沒能回家。

妻子李玉燕和兒子蔡希陽現在還住在他去朝鮮之前住的聞慶市的房子里。蔡希陽說:「母親說如果搬家,父親就找不到家了。母親終生沒有再嫁。」李玉燕因身體不適,但當天還是坐著輪椅來到了會面所。

此後在朝鮮生活的蔡勛植在朝鮮再婚,有了自己的家庭。會面時,蔡勛植看著李玉燕解釋道:「(去朝鮮之後)我等了10年,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統一就結婚了。」

10月22日是2015年第一輪韓朝離散家屬團聚活動的最後一天,朝鮮離散家屬在金剛山會面所做了最後的告別。

10月20日下午,離散家屬重逢活動在金剛山離散家屬會面所舉行。來自朝鮮的吳仁歲見到時隔65年重新相聚的妻子李順圭,輕撫著妻子的頭髮(左圖)。朝鮮離散家屬中最高齡的蔡勛植(最右)與妻子李玉燕及兒子蔡希陽(最左)相聚(右圖)。兩對夫妻中的丈夫們都在朝鮮結了婚,但是在韓國的妻子們卻都沒有再婚。/Newsis 供圖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朝鮮的吳仁歲和李順圭夫妻結婚剛過6個月20天就被迫分離,兩人直到65年後的2015年才再次相逢。

《朝鮮日報》記錄了兩人會面的不舍時刻。報道稱,吳仁歲在會面所內剛坐到座位上,妻子李順圭就伸出手幫丈夫整理領帶。看到妻子低頭抹淚,吳仁歲輕輕地撫摸妻子的白髮。

兩人年事已高,吳仁歲已經83歲,妻子李順圭則是85歲了,下次見面遙遙無期。在會面兩個小時的會面快要結束的時候,吳仁歲對妻子說:「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我們九泉之下再相聚吧」。妻子則回答:「知道了,你也要保重。」

據中新社報道統計,在2015年的第二輪離散家屬會面活動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老人都已年過9旬。在首輪會面活動中,韓方離散家屬中有兩位老人就因身體不適必須乘坐急救車前往。韓國紅十字委員會方面對此表示,很多離散家屬年歲已高,在等待了五六十年後,因身體健康問題無法團聚的人越來越多。

這是一個令人悲痛的事實:朝韓離散家屬的人數每年都在下降。

CNN引述韓國政府今年3月的數據指出,自1988年以來登記在冊的韓國離散家屬人數共有131447人,其中73611人已經離世。目前仍在世的韓國離散家屬中,大約四分之一的已經是90歲高齡了。

2017年4月27日,當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見面時,朝韓是否將就下一次離散家屬見面達成安排,南北兩地的家屬均在等待一個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糧集團地產板塊完成重組:中糧地產147億入主大悅城
安理會提議調查「加沙致千人死傷衝突」,美國以色列相繼反對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