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國卿位之爭,一場通妻事件毀滅兩個家族

晉國卿位之爭,一場通妻事件毀滅兩個家族

原標題:晉國卿位之爭,一場通妻事件毀滅兩個家族


文|小河對岸


《晉國卿位之爭》第11篇,晉國除了狐氏、趙氏、先氏、胥氏、郤氏、欒氏、魏氏、智氏(荀氏別支)、范氏(也稱士氏)、中行氏(荀氏別支)、韓氏等世卿家族之外。還有兩支頗有分量的大夫家族,此即祁氏與羊舌氏,祁氏與羊舌氏皆為晉公室旁支。


祁氏與羊舌氏,皆是以封邑為氏,祁氏最為著名的家主叫祁奚(字黃羊)。祁奚歷經四朝,任職近六十年,急公好義,而深受晉人的愛戴。「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即是孔子評價祁奚在推舉人才時的大公無私。而據《左傳》記載,在趙氏下宮之難後,晉國曾將趙氏的田地賜給了祁奚。而在韓厥的勸諫之下,晉景公才再立趙武(即民間所傳「趙氏孤兒」),悉返其田。祁氏在晉國的地位可見一斑。



羊舌氏源於晉獻公之弟伯僑,伯僑之孫(羊舌)突因被封於羊舌邑,故以羊舌為氏。羊舌突在晉獻公時期,曾擔任軍尉。羊舌突生羊舌職,亦擔任中軍尉佐。羊舌職生有四子,並有賢名,皆身居朝廷要職,號稱「羊舌四族」,長子羊舌赤(字伯華,采邑於銅鞮),次子羊舌肸(字叔向,晉國名臣,為晉平公的老師,采邑於楊,故別為楊氏),三子羊舌鮒(字叔魚,曾代理司馬、理官,因貪墨而遭刑侯殺害),四子羊舌虎(字叔羆,俊美有力,因黨於欒盈而遭殺害)。


至春秋中後期,隨著晉國世卿家族越來越強勢,家族利益之爭也越來越白熱化。而佔有大量封邑的祁氏、羊舌氏,也自然就漸漸成了世卿家族們覬覦的目標。但公然吞併與瓜分其他家族的封地,總得找個合適的借口,而祁氏、羊舌氏被滅的理由卻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在祁盈(祁氏家主,祁奚之孫,祁午之子)擔任祁氏宗主期間,其家臣祁勝與鄔臧通妻淫亂。祁盈將此二人收捕,祁勝卻通過賄賂智氏宗主智躒,智躒向晉頃公進讒言,說祁盈擅用私刑。於是,晉頃公令人將祁盈拘捕。祁盈的家臣商議道:橫豎都是死,不如先殺了祁勝與鄔臧,以讓家主在被殺之前高興一下。於是,祁氏殺了祁勝與鄔臧。而晉國也殺了祁盈及其黨羽楊食我(叔向之子),並滅祁氏、羊舌氏。


其時,魏舒為執政正卿,而將祁氏之地劃為七縣,羊舌氏之地劃為三縣,共計十縣。其中,智、韓、趙、魏各得一縣(其餘入公室),而范氏與中行氏卻一無所得。為此,范氏宗主范鞅深恨魏舒,而在魏舒死後,范鞅為執政正卿,下令撤掉魏舒之棺的柏木,而以大夫之禮下葬。


參考資料:《左傳》、《國語》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晉國卿位之爭,唯一衍生出兩個世卿家族的荀氏
該曹操麾下的驍將能嚇退馬超,其子卻因修道不力而枉死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