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碑帖欣賞:《奉命帖》《都下帖》《新恩帖》《三帖卷》

碑帖欣賞:《奉命帖》《都下帖》《新恩帖》《三帖卷》

顏真卿《奉命帖》

此帖書於建中四年(783年)。顏真卿書,行書,刻帖,信札。35.6×16.5厘米。凡11行,計69字。浙江省博物館藏南宋留元剛《忠義堂帖》本。 是帖無書寫年月。

據帖所說「真卿奉命來此,事期未竟,止緣忠勤,無有旋意。然中心,始終不改,游于波濤,宜得斯報。千百年間,察真卿心者,見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達於時命耳。人心無路見,時事只天知」。

明趙《石墨鐫華》認為:「觀其詞意,乃使李希烈時也。」建中四年(783年)正月,顏真卿以「太子太師淮西宣慰使」的身份,前往許州宣慰李希烈。此帖應在此年,時年75歲。所以又名《奉使蔡州書》。顏真卿知天命無違,則其奉使許州,計不旋踵,已無歸意,烈烈忠節,臨難慷慨,不能不中心,悲恨交加。正如司馬光《新唐書傳贊》所說:「嗚呼!雖千五百歲,其英烈言言,如嚴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一書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

他的行草書,遒勁有力、真情流露,結構沉著,點畫飛揚,在王派之後為行草書開一生面。顏真卿的行書遒勁鬱勃,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故而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

《都下帖》,傳王羲之書,麻紙摹本,縱27.7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五行半,四十五字又五半字。鈐有繪「御府寶繪」、「群玉中秘」、「項元汴印」、「安氏儀周書畫之章」、「姑熟曹氏珍玩」、「乾隆鑒賞」等。

釋文

得都下九日書。見桓公當陽去月九日書。久當至洛,但運遲可憂耳。蔡公遂危篤,又加下,日數十行,深可憂慮。得仁(祖廿六日問,疾更危篤,深可憂! 當今人物眇然,而艱疾若此,令人短氣。)

——————————————————————————————————————

米芾 《新恩帖》 紙本 行書 縱33.3厘米 橫48.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芾頓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春和,恭惟神明相佑,台候起居萬福。芾即日蒙恩。大賢還朝,以開太平,喜乃在己。芾薄留泗濱,烝然來思,豈無念哉?謹奉狀上賀,不宣。門人米芾頓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三月三日上。

——————————————————————————————————————

米芾《三帖卷》 計《叔晦帖》,《李太師帖》,《張季明帖》,均紙本,行書。《三帖》合裝一卷,為米芾行書中的精品。項元汴認為米芾此帖書風於王羲之相近。米芾的書法的確得力二王最多。但與二王父子書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緊斂古質蘊藉內含;而王獻之的筆致則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資個性於王獻之較為相近,所以,米芾的結體,用筆中多可以見王獻之的風骨。

米芾 《叔晦帖》 紙本 行書 縱24.5厘米 橫29.6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釋文:

余始興公故為僚宦,仆與

叔晦為代雅,以文藝同好,甚

相得,於其別也。故以秘玩贈之,

題以示兩姓之子孫異日相值者。

襄陽米芾、元章記。

叔晦之子:道奴、德奴、慶奴。

仆之子:鰲兒、洞陽、三雄。

米芾 《張季明帖》 約元祐元年(1086年) 紙本

縱26.0厘米 橫34.5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釋文:

余收張季明帖。雲秋

氣(衍字點去)深,不審

氣力復何如也,真

行相間,長史世間第

一帖也。其次"賀八帖"。

余非合書。

米芾 《李太師帖》 元祐二年(1087年) 紙本

縱25.8厘米 橫31.3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釋文:

李太師收晉賢十四

帖。武帝、王戎書若

篆籀,謝安格在

子敬上。真宜批帖尾

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輕閱讀:蒙德里安 你到底想畫什麼?
義大利繪畫:嗨 我們年輕 在街上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