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撒貝南:輕易接父母到身邊是不孝?防癌險幫你盡孝心

撒貝南:輕易接父母到身邊是不孝?防癌險幫你盡孝心

父母是我們忽視最多的那個人

上周下班回家時,走在路上,突然被一個老人攔住拿著手機問我:

「小姑娘,請問去XX大廈怎麼走?」

我一看,原來是他的家人給他發了定位,但是他卻不知道應該怎麼看地圖。

於是我教了他應該怎麼按照導航走,明白以後這位老人連連向我道謝。

看到他走遠的背影,我突然想到我的父母是不是也遇到這種情況。

我媽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單位變動離開了了生活了40多年的城市,去了另一個城市工作。現在想想,她又路痴,又不會看地圖,是怎麼做到一個人在異地生活下來的呢。

我們總是習慣了父母對我們的關心,而忽視了父母是不是也開始需要我們的關心。

年輕時我們忙著自我充電,享受剛剛成年後的快樂;有了家庭後,我們的重心開始轉向另一半,有了孩子後,全家人的焦點都是孩子的成長。

父母成了我們最容易忽視的那個人。

每次打電話,父母總是提高分貝大著嗓門,將最洪亮的聲音和一切安好的訊息傳給我們,卻從不肯告訴我們他哪裡不舒服或正在生病吃藥。

甚至電視上會有這樣的新聞:

而我也有朋友選擇的是在外地一線城市立穩腳跟後把自己的父母接到自己的身邊。可是接到自己身邊就是萬事大吉了嗎?

有多少人將父母接到身邊,自己早出晚歸,只留下父母面對每天空空的房子,四周不熟悉的街道。甚至因為方言、生活環境等不同的原因,有的時候連和鄰居的交流都存在問題。

說是接父母過來照顧,反而變成了父母給我們做飯、到掃衛生、帶孩子······

著名主持人撒貝南在北京的時候也因為想要孝順父母,而把在武漢的爸媽接到北京來。可是老兩口的因為並不習慣北京的生活,所以每天過的並不快樂。

最後撒貝南這麼說:父母來北京,失去了他們的老同事,同學,生活環境。以為和子女的相伴時間會變多,卻發現大部分時光還是老兩口在家四目相對,甚至因為沒有了朋友更加寂寞。


孝順父母,這句話是我們一直在講的。

但是,怎麼樣做算是孝順父母呢?

就像我一個朋友,也是在大城市打拚,混到現在收入不錯,有房有車,但是父母因為在大城市住的不習慣,所以每年總是過來待1-2個月就不願意來了,他也就沒有強求。

可是突然一天,他母親突然半夜因為心梗發作,還好有他父親在及時送到醫院,才沒有出大事。

出事後,他請了半個月的假期回家照顧,假期結束母親病情穩定了,他又不得不匆匆回來工作。

後來我和他聊天,他這麼對我說:

我也知道我爸媽其實根本不缺我每個月打的那點錢,他們不在意我是不是又給他們買了新手機,新衣服。他們希望的可能就是我經常在身邊,每年多在家待幾天。

可我也有夢想,我做不到在小城市呆一輩子。你說是我太自私,還是這個事情本身就是無解呢?

這件事以後,即便是父母再不願意,他也讓爸媽一年至少要過來待半年,即便父母可能在這裡過的並不習慣。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正解是什麼。這份關於孝順的矛盾,可能是永恆存在的。

只能說,親情有時候也需要互相妥協,找到各自都能夠接受的一個平衡點可能才是最佳。

如果是和父母一起生活,不要把家中的所有雜事都交給他們,周末主動承擔一些家務,讓爸媽能有自己的休閑時間。對爸媽的一些習慣,只要不影響健康,比如喜歡跳廣場舞,不要過多干預。

如果人在外地,父母又不適應異地的生活,那我們可能平時要多打打電話,定期帶父母去體檢(至少一年一次),一些老人高發的疾病心腦血管、癌症、特別是有家族遺傳病史的要多加註意篩查。

如果父母有突然的體重下降等徵兆一定要多加註意,很多疾病,比如癌症、糖尿病、以及一些消化道的疾病都和體重的下降有關係。


我也有很多朋友,帶著孝順的心希望給父母增添一些保障,但是就連給父母買保險這件事,其實也是充滿了矛盾。

特別是上次《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後,給爸媽買保險這件事瞬間成了保險界的熱點。怎麼買,買哪種,成了被詢問最多的問題。

平時買保險時,都是優先考慮給自己孩子買,或者自己買,真的到了給父母買保險的時候,才發現能給爸媽買的保險是多麼的難選!

難點一:年齡限制

從重大疾病來講,保險行業的重疾標準發生率表70歲要比20-30歲的年輕人高几十倍。保險公司不是慈善家,這種明顯虧本的生意大部分的保險公司肯定不願意承擔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大部分重疾險的年齡限制都會在55甚至50歲以下,醫療險往往會限制在60歲以下。

難點二:保額低,保費高

即便是有一些專為老人設計的保險產品,我們會發現相比較年輕時候的高性價比,老人產品的性價比往往會偏低一些。

這也難怪,隨著年齡增長,意外、重疾死亡發作的概率都在攀升。保險公司為了降低風險,對老年人的可投保保額有限制。而買重疾險還有可能出現保費倒掛(保費>保額)的情況。

難點三:健康告知難通過

年齡大了,身體再所難免會有些小毛病。即便是現在的中年人中脂肪肝、高血壓、以及一些婦科疾病也是不奇怪的事情,更何況是我們的父母。

而像是老人常有的三高、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往往是健康告知的大忌,所以父母能投保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難點四:長期產品少,尤其是醫療險

長期產品和短期產品不一樣,一旦簽訂了合約無論中間停不停售保障都不受影響的。但是因為老人保險產品賠付率往往很高,保險公司鮮少推出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而其實這也是咱們父母最需要的一點,因為越是年齡大因為各種疾病住院的可能性就會越高。

所以對於父母買保險真心建議:對於一些年紀在50歲,身體也還比較健康的老人來說,能買到重疾險和醫療險的話就一定要先把這些配置上。如果因為年齡比較大或者健康告知無法通過,那就考慮防癌險。

一句話:能早買就早買,能買到就盡量買!

忙了大半輩子的父母在年輕時可能因為條件限制等來不及為自己增添一份保障,在還能投保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份合適的產品。讓爸媽萬一生病時不用擔心花費,不怕沒錢放棄治療,這份底氣,也是我們為人子女的孝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防癌 的精彩文章:

除了番茄炒蛋,老公最愛這道菜,預防癌症流感它最強,我家每周必吃2回
健康體檢≠防癌體檢

TAG:防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