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瑞典文學院性醜聞攪黃諾貝爾獎 受害者還包括未來瑞典女王?

瑞典文學院性醜聞攪黃諾貝爾獎 受害者還包括未來瑞典女王?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如果說去年爆發的女權運動「#Metoo」是一場浪潮,那如今的瑞典文學院可謂是冷水齊腰,涼了半截。

自去年11月開始被捲入性騷擾風波,瑞典文學院內的院士們已經走了三分之一,機構還可能會因此叫停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成為二戰後首次。不過當事一方的反映,遠遠跟不上事態迅速嚴重化的節奏:本周末,瑞典媒體曝出這起性騷擾案中一個新的重量級受害者——瑞典王儲維多利亞公主。

瑞典《每日新聞》報道截圖

事態升級,未來女王成性侵受害者

據瑞典《每日新聞》介紹,瑞典文學院終身女院士、作家弗羅斯滕松(Katarina Frostenson)的法國攝影師丈夫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在去年11月間被指對18名女性進行性侵、強姦。其中最早的一起發生在1996年。

弗羅斯滕松和阿爾諾 圖自泰晤士報

28日,瑞典《每日新聞》曝光,稱在針對阿爾諾的18起性侵指控中,有一起的受害人竟是瑞典王儲維多利亞公主。

報道援引3位消息人士,稱在2006年的一場晚會上,阿爾諾用手摸了維多利亞公主的臀部。其中一位目擊者形容這個動作「是一個很明顯的騷擾舉動」。據說當晚還有多位在場人士見證了這一事件,包括瑞典國王古斯塔夫。

繼而有消息稱,在2006年12月的另一場活動中,時任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的恩格道爾被瑞典王室告知,「盡量不要讓維多利亞公主和阿諾爾同處一室」。

對此,瑞典王室發言人托爾格倫(Margareta Thorgren)在28日說道:「有關阿爾諾的消息真是嚇人。瑞典王室是『#Metoo』活動的支持者。但針對這件事,我不多作評論。」

不過當事人阿諾爾的律師反駁了這樣的說法:「我的客戶拒絕承認這樣的指控。這些空穴來風的消息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對阿諾爾進行誹謗。」

人去樓空,諾獎機構頒不出獎了?

但阿諾爾對瑞典文學院造成的傷害似乎已經不能挽回。除了18例性醜聞案件,阿爾諾還被曝從1996年開始,先後7次透露諾貝爾文學獎名單給博彩公司牟利。

對此,瑞典文學院雖然表面上和阿爾諾和弗羅斯滕松夫婦中斷了關係,但卻選擇放棄起訴兩人,並且通過內部投票決定不開除這名女院士。

這樣的處理決定令學院內部人士不滿。本月初,三位重量級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克拉斯·奧斯特格倫(Klas Ostergren)、謝爾·埃斯普馬克(Kjell Espmark)和皮特·英格倫(Peter Englund),因不滿學院對性侵醜聞危機的處理,憤然請辭。

三位請辭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

一周後,在諾貝爾基金董事會的嚴厲批評下,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該院負責人)達尼烏斯(Sara Danius)因「每況愈下的機構信譽問題」,宣布辭職。

達尼烏斯宣布辭職 @視覺中國

重壓之下,弗羅斯滕松本人也辭職。加上機構內陸陸續續離職的人,截止4月28日,瑞典文學院內的18名院士如今只剩11人。

同時,各種不信任的聲音在斯德哥爾摩的總部內回蕩。瑞典文學院已在26日開始討論「是否應該取消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據熟悉內部討論的消息人士透露,瑞典文學院內偏向「延後今年諾貝爾獎評選」的呼聲較大,原因是:「今年要是還頒獎的話,學院會顏面丟盡。」

衛報報道截圖

次日(27日),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派爾·維森博格(Per W?stberg)向記者表示,第一次內部討論並沒有達成共識,該機構預計將在5月3日給出最終的決定。「可能是今年辦,也可能是拖到明年一起辦,」他補充道。

如果真的取消了2018年的評選,那今年將成為二戰後首次沒有諾貝爾文學獎的一年。自1901年創立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僅在1914、1918、1935、1940、1941、1942和1943七年里因戰爭或欠缺理想的候選作品而暫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英國男子網購撿到寶,兩張60元黑白照可賣1774萬
金融時報:對美妥協 世行向中國貸款利率將更高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