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抗日名將在緬甸解救7000餘英軍,最終卻慘遭叛徒捅害
原標題:這位抗日名將在緬甸解救7000餘英軍,最終卻慘遭叛徒捅害
這是一個並不為大眾所熟知的名字,他生就一張平凡的面孔,但又是如此光芒萬丈,國難之時,挺起了民族的脊樑,他的名字叫齊學啟。
齊學啟1900年出生於湖南寧鄉,192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與孫立人為清華同學。其後赴美就讀諾維琪大學,同年秋天入讀德州農業與機械學院,主要學習軍事科學,但一年多後退學回國。
回國後,齊曾任憲兵第6團團長,負責南京治安;1931年駐防上海,1932年及1937年率部參加對日作戰,1938年調任稅警總團參謀長。1942年春,稅警總團改編為新38師,該師師長即是孫立人,齊學啟調升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奉命自滇入緬,協助盟軍作戰。
1942年春,齊學啟調升新38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奉命自滇入緬,協助盟軍作戰。4月中旬,駐緬英軍第一師在緬甸仁安羌遭日軍包圍,齊學啟奉命率部馳援,以少敵多擊潰日軍,解圍7000餘英軍,取得了中國遠征軍入緬以來的一次重大勝利。
仁安羌戰役後,齊學啟率部轉入卡薩、溫早之間,掩護入緬中國軍人轉移。途中,為營救傷員,他被日寇騎兵發現追擊,不幸被俘後,他拒絕換藥和進食,「中國軍人,可殺不可辱,速槍斃,勿多言」。
日軍將他輾轉解送至仰光戰俘集中營服苦役。齊學啟有少將軍銜,在中國戰俘里的軍階最高,所以是1號監舍的代表。有時他和其它西方盟國的戰俘代表被日軍傳召開會,所以他為盟國戰俘所認識。齊學啟經常鼓勵戰友保持生存意志,繼續為國家效力。由於他可以英語溝通,中國戰俘有病痛時他向英國軍醫求助。齊學啟充分運用其精通英語的優勢,向盟軍戰俘宣傳,一時成為戰俘統帥。
後來南京汪精衛知道了齊學啟被俘的消息,派人用大量的金錢誘惑他為汪精衛做事,但是都遭到了拒絕。汪精衛一氣之下,煽動其他中國戰俘對齊學啟進行報復。他對其他中國戰俘說:「你們之所以不能釋放,都是因為齊學啟不願意歸降。」很多意志不堅定的人對齊學啟結下了深仇大恨。
日軍敗退後,這些中國戰俘知道盟軍要解放緬甸。那他們迫害齊學啟的事情肯定會暴露,就一不做二休。在齊學啟上廁所的時候,從背後用尖刀刺入他的腹部,不久後就不治身亡,後來這些殺害的齊學啟的戰俘被處以極刑。
齊學啟後被追贈為陸軍中將,譽之為「現代文天祥」。孫立人對這位生死摯交歸葬長沙故鄉之事從沒忘記,1947年孫立人在軍務倥傯之際在嶽麓山墓地為故友舉行莊嚴的葬禮。他親自寫了一篇「祭齊故副師長文」。墓地在1990年重修落成,齊學啟被奉為烈士,其墓地亦得到國家保護。


※俄羅斯人詛咒戈爾巴喬夫快點死亡,他這樣回應,讓人無可奈何!
※溥儀最後一位妻子為何要跟他離婚?都怪此事鬧騰得!
TAG:文史大觀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