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想飛得更高,看得更遠——遙感技術

我想飛得更高,看得更遠——遙感技術

上窮碧落

傅斯年先生評論考古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人們對於考古普遍認識是下黃泉(挖土)。其實,我們也會上天哦……(挖得了土,開得了無人機……考古人,好厲害呀!)

遙感(就是遙遠地感知)是通過遙感器這類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在遠離目標和非接觸目標物體條件下探測目標地物,獲取其反射、輻射或散射的電磁波信息(如電場、磁場、電磁波、地震波等信息),並進行提取、判定、加工處理、分析與應用的一門科學和技術。

好吧,我一個物理渣渣,也科普不了這麼高深的技術……原理如下圖,自行理解一下吧……

上帝視角

遙感考古發端於1906年在軍用熱氣球上拍攝到英國史前巨石陣遺址。20世紀20年代,航空考古勘察和航片分析成為遙感考古發展的里程碑。隨著20世紀70年代衛星遙感考古的大量應用,遙感考古逐漸成為考古研究領域必備且常用的探測技術與方法。

地面不同植被、土壤、地貌特徵等與遺址產生的電磁波波譜特徵不同,這些差異通過肉眼看不出來,但在太空梭、衛星、無人機等遙感平台上,觀測設備可以獲取它們的電磁波數據。這些信息經過計算機處理,就能幫助科學家了解觀測地的植被、土壤、地形等狀況,進而提取考古目標信息

遙感技術在考古調查中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和廣泛應用前景,是考古學發展的新增長點。遙感考古可以把地表上看到的貌似不相關的遺迹聯繫起來,對於在大尺度、大範圍上解決大型線性遺迹保護與認知具有重要作用。比如絲綢之路的考古、京杭大運河考古……範圍涉及好幾個行政區劃的,可以得到整體和準確的認識 。遙感是無損且高效的技術,我相信遙感考古前景光明!

考古不止挖土,我們現在將遙感運用於考古,主要是利用無人機航拍和分析衛星遙感圖。但還是不夠普遍,畢竟酷炫科技是很燒錢的……(土豪工地可以忽略,有錢任性隨意飛……)

你咋不上天?上了!

起飛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考古菜鳥漫談 的精彩文章:

TAG:考古菜鳥漫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