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晶元更靠譜!產業複合增速達30%,龍頭業績紛紛翻倍

比晶元更靠譜!產業複合增速達30%,龍頭業績紛紛翻倍

【行業邏輯】

1.雲計算爆髮式增長,大勢所趨:2015~2019年雲計算產業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30%,技術、資金、政企資源優勢將是雲計算服務公司核心競爭力所在。

2.雲計算業務將打破大部分軟體企業的增長天花板,獨角獸聚集:2018年3月,科技部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和《2017年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12家雲計算相關企業進入名單。

3.國內雲產業鏈龍頭雲收入超預期、產業拐點顯著:2017年中國IaaS第一的阿里雲收入111.68億元,同比增長100%;IaaS第三的金山雲收入13.33億元,同比增長81%。ERP雲服務龍頭金蝶國際2017年雲服務收入5.68億元,同比增長66.57%。ERP雲服務龍頭用友網路雲服務業務實現收入4.09億元,同比增長249.9%。

前期我們發布了《雲計算為何會被華為盯上?》,詳細描述了雲計算的簡介與發展趨勢,今天我們再來聊聊雲計算的產業鏈與競爭格局。

一、行業競爭壁壘

雲計算運營廠商競爭壁壘主要包括資源壁壘(數據中心分布)、技術壁壘(網路連接能力、海量伺服器運營能力、網路安全能力)、客戶壁壘(客戶獲取能力)。較高的競爭壁壘將提升行業集中度、盈利能力、規模效應,雲計算運營廠商議價權將逐步增強。

1.公有雲競爭壁壘

(1)技術壁壘:公有雲需要提供大量的計算資源,面對多點、全實時、資源分配的請求,不允許出現宕機的情況,因此對於虛擬化、資源管理軟體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擁有全面技術儲備的公司才能提供穩定高效的公有雲服務。

(2)資金實力-先發優勢、IDC資源優勢:公有雲最終是一個規模效應的市場,前期基礎投資很大,後期增加的成本非常小,積聚一定的客戶資源之後才能產生盈利效應,公有雲必定是一場「資金消耗」大戰,擁有大量資金實力的廠商會成為行業的絕對壟斷者。

以資本投入形成先發優勢,以性價比打開獲客渠道,以增值服務提升盈利能力。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的成長路徑均體現出以上共性。

(3)客戶優勢-規模效應:公有雲面對的客戶群體大多數為中小企業主,節約成本、方便快捷是最主要考慮的因素,因此在中小企業端具有巨大客戶優勢、能夠從零售端轉移到雲計算市場的一脈相承基因企業,能夠在公有雲的市場上佔據先機。

例如Amazon作為全球最大的公有雲企業,客戶多來自於在其網站上銷售產品的小企業,國內公有雲巨頭阿里雲也是依靠阿里巴巴的企業客戶佔據公有雲龍頭地位。

雲計算規模線性擴大,經濟性呈指數級上升。微軟在2010年研究了公有雲數據中心伺服器數量與平均伺服器總持有成本(Total Costof Ownership)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擁有1萬台伺服器的數據中心相對於擁有1千台伺服器的數據中心平均TCO下降約80%。

2.私有雲競爭壁壘

(1)技術壁壘:私有雲的技術實力體現在以下幾點:系統集成能力、數據的整合能力、大規模數據處理問題、數據抓取分析能力,雲計算實施的企業通常會從基礎設施採購到最終提供SaaS層軟體完全負責,因此對於廠商的技術實力要求非常高。

(2)安全可控:自主可控是現階段中國企業考慮的首要因素,能否提供數據存儲的可靠保證,冗餘備份是否做到、出現故障的及時反應速度、公司是否具有國有背景、企業壽命都是安全考慮的因素。舉例:南京雲計算中心企業進行選擇時,考察了曙光的股東背景、國企負責人、雲計算的標杆項目。

(3)政府端資源優勢:私有雲相比較公有雲的一大優勢就在於數據的保密性高,中國雲計算與國外的一個不同點在於,國內對於數據和設備的自主可控要求非常高,對於成本端的控制並不是很強,因此私有雲在國內的規模要大於公有雲。

私有雲下遊客戶主要集中在政府、電信、金融、互聯網、製造業,這些屬於國家關注的重點行業,數據保密性要求很高,在政府端擁有好的資源優勢的企業會成為行業龍頭。

以IBM、思科、華為等為代表的傳統IT設備巨頭作為數據中心的設備供應商,具有雄厚的企業客戶資源,並理解其需求,在公有雲體系中缺少比較優勢,成為私有雲的強力開拓者。

國內大型IT集成廠商在黨政軍、大型企業客戶中具有優勢,以私有云為切入點。由於商業模式上的根本差異,私有雲相對於公有雲的產業鏈格局更加分散。

3.中大型企業或將擁抱混合雲

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會縮小私有雲與公有雲帶來的經濟性差距,對於營收在10億美金以上的大型企業,在特定的應用場景下,私有雲的成本低於公有雲(Wikibon調研成果)。

微軟研究表明,公有雲總持有成本將隨其規模增加而下降,但邊際效應隨規模擴大而縮小。DropBox、蘋果已開始從AWS上撤出,最終可能使用自身的私有雲服務。

二、雲計算產業鏈與競爭格局

傳統IT採購模式鏈

大部分企業客戶缺少議價權。而支撐環節的核心硬體與核心軟體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市場集中度極高,壟斷廠商已經掌握議價權,比如Intel、Oracle、微軟、VMware等。雲計算將降低企業客戶成本,優化中下游議價能力。

傳統企業IT系統鏈

雲計算產業鏈

上游主要為基礎設施供應商,提供各類伺服器、網路、存儲等硬體設備,下游主要為政府、企業、個人等消費終端。中游參與者企業眾多,按照所提供的服務不同分為三層(IaaS、PaaS、SaaS)。

雲計算產業鏈

2016年,國內公有雲領域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收入排在國內雲計算企業前列;國內私有雲市場仍然是企業硬體設備提供商華為、華三領跑。未來三年雲計算市場分化將加劇、差距擴大,雲計算基礎設施市場將是寡頭競爭。

上游趨集中:位於產業鏈上游(底部)的某一層可以為下游的任何一層或者終端客戶提供服務。越往產業鏈上游,標準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爆發價格戰,例如伺服器、網路設備等硬體;越往產業鏈下游,越接近用戶,標準化程度越低,越沒法進行簡單橫向比較,例如SaaS服務,包括性能穩定性、功能豐富性、交互、體驗等多種評價體系。

因此,越是在產業鏈上游(尤其IaaS市場),規模較大、技術水平較完備的企業主動挑起價格戰,容易將其他企業從行業內直接擠出,行業的馬太效應很強。

1.雲計算基礎軟硬體設施

雲計算平台底層都需要計算單元、存儲單元、網路單元來支持,雲服務廠商通過虛擬化將底層軟硬體資源抽象分割,並通過雲計算操作系統進行管理,組合輸出。雲計算數據中心設備包括伺服器、存儲設備、網路設備,機房附屬設備包括機櫃、UPS不間斷電源、精密空調、監控設施等。

(1)底層基礎軟硬體:包括CPU、晶元組、存儲模塊、快閃記憶體、硬碟等。

(2)第二層級基礎軟硬體:伺服器、儲存設備、虛擬化、雲計算操作系統、資料庫等。

發展現狀:(1)中低端成熟,高端需要發力;(2)美企業主導基礎設施,歐企主導附屬設備;傳統軟硬體巨頭提供伺服器(IBM)、存儲陣列(EMC)、路由器(思科)、操作系統(微軟、Linux)、資料庫(Oracle);(3)國內附屬設備發展緩慢。

國內重點企業:中科曙光(國產超算、CPU龍頭,AI晶元)、浪潮信息(全球伺服器前三)、紫光股份(雲+網+端巨頭,政務雲龍頭,公有雲國家隊)、科華恆盛(UPS不間斷電源,IDC)等。

2.數據中心IDC:爆發性增長

2010-2016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增長接近7倍。2016年中國IDC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714.5億元,較上年增長37.8%。預計2017年至2019年,我國IDC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保守估計三年平均增長率37.63%。2019年我國IDC市場規模將超過1800億元。

雲計算的發展帶動IDC行業繼續保持三四十的增長,國內IDC行業集中度不高,處於剛開始行業併購、異地擴張提升集中度階段,區域龍頭受益明顯,北上廣深IDC建設限制,龍頭先發優勢更突出,小企業將逐漸退出。高增長行業,同時也是重資產行業,跟下游雲計算業務協同聯動比較好。

壁壘:資金投入大,技術壁壘體現在高端數據中心建設能耗品質、成本控制,北上廣深區域的建設資質。雲計算三年發展計劃指出:數據中心布局得到優化,使用率和集約化水平顯著提升,綠色節能水平不斷提高,新建數據中心PUE值普遍優於1.4。

國內重點企業:光環新網(京津冀IDC龍頭+AWS中國區服務)、網宿科技(CDN龍頭+IDC)、寶信軟體(寶鋼旗下,智能製造信息化+IDC)。

3.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整個基礎設施層(計算、存儲和帶寬等資源)作為一種服務面向用戶開放,用戶不用理會雲系統底層的基礎架構,就可以在上面運行軟體、存儲數據和發布程序。如IBM的藍雲和亞馬遜的EC2。

(1)技術層面: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是PaaS和SaaS的基礎,技術和資本門檻較高,但也是最純正的雲計算、各大巨頭公司爭奪的戰略高地。

(2)政策層面:國內法律規定數據必須留在本國,並且相關技術服務須由國內廠商提供,海外巨頭在國內短期難以大規模擴張。

典型的光環新網:15年開始跟亞馬遜AWS合作代運營,但現在要求獲得公有雲牌照。所以2017年底20億買下了AWS在北京的數據中心硬體資產,然後國家才給光環新網發了公有雲的牌照。重點在於國家要求數據的安全。

(3)產業格局層面:IaaS市場具有極強的規模效應,短期內仍必須通過持續「燒錢」取得競爭優勢。因此,只有中國本土具備雄厚實力的企業才能取得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面對激烈的價格戰,部分公有雲服務商在長時間無法取得競爭優勢及盈利情況下,將轉型為以私有云為主的混合雲或直接關閉公有雲業務,因此創業型企業突圍成功的可能性較小。

國內市場主要IaaS企業

IaaS競爭格局

Gartner2016年全球公有雲競爭格局與增速

根據IDC數據,2016年中國公有雲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市場總容量為100億元人民幣,份額排名前四的廠商分別是阿里雲(營收40億元,佔比40.67%)、中國電信(營收8.5億元,佔比8.51%)、騰訊雲(營收7.3億元,佔比7.34%)、金山雲(營收6億元,佔比6.02%)。而華為雲不見其蹤,甚至被中國市場劃為「other(其他)」陣營。

2016年中國公有雲IaaS服務格局

根據2017年Morgan Stanley聯合Alpha Wise調研的國內126家企業CIO的雲服務採購意向,顯示騰訊和華為在IaaS領域強勢崛起,到2020年國內IaaS市場可能變為阿里、騰訊、華為三足鼎立的格局。

國內IaaS市場格局變化預測(Alpha Wise,Morgan Stanley數據)

國內IaaS重點企業:阿里(阿里雲,美股)、金山軟體(金山雲,港股)、光環新網(亞馬遜AWS中國區代表)、紫光股份(雲+網+端巨頭,政務雲龍頭,公有雲國家隊)。

4.PaaS平台即服務

平台層向用戶提供應用程序的開發環境和資源等服務,比如系統中資源的部署、分配、監控和安全管理以及分散式並發控制等,用戶不用擔心程序運行時所需的資源。如Salesforce公司的force.com平台。

發展模式一般是IaaS+PaaS,或者SaaS+PaaS。

5.SaaS軟體即服務

向用戶提供軟體應用服務和用戶交互介面等服務,這些軟體應用可以通過各種客戶端設備來訪問。對於用戶來說,由於這些軟體應用只是安裝在雲端,從而省去了購買軟體的費用。

而對於雲計算供應商來說,則只需維持一個程序,也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如微軟的在線辦公平台和Google Apps。目前眾多IT企業都在發展SaaS,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構築同業核心競爭力。

消費級SaaS是指面向個人用戶,面向普通的消費人群提供訂閱付費、按需付費、租用付費等服務模式。例如Netflix面向其付費用戶提供影片租用播放等服務。

企業級SaaS是面向企業用戶提供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問題的方式,採用按需租用服務的模式按月付費,可以讓企業實現跨區域合作、業務數據集中管理、降低企業經營TCO等。

全球企業級SaaS成熟市場格局已現,前三已被Oracle、SAP、Salesforce佔據。

Salesforce是專註於CRM領域的SaaS企業,可提供隨需應用的客戶關係管理。200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7.49億美元,經過十年的發展,2016年收入達到77.56億美元,幾乎是2007年的10倍。

Salesforce提供了包括銷售雲(SalesAutomation)、服務雲(Service)和市場雲(MarketingAutomation)等功能。Salesforce的特點是產品成熟度高、營銷自動化、標準或自定義的報告與分析、擴展可能性。

企業級SaaS又分為通用型和行業垂直型兩類,其中通用型SaaS軟體先行,整體競爭格局分散。總體來說,HRM、CRM、市場營銷、OA等是通用型SaaS中發展較成熟的領域。

企業級SaaS十大領域

續存和留存是SaaS的基石,選取了以下三個核心指標可作為衡量參考:(1)LTV/CAC>3,客戶能為企業帶來的總收入是否超過其獲客成本的3-5倍?(2)CAC/MRR<12,獲客成本能否在至多12個月內收回?(3)Churn<5%,客戶流失率能否控制在5%以內。

(獲客成本CAC,客戶生命周期價值LTV,月/年經常性收入MRR/ARR,月均客單價ARPA,客戶流失率Churn)

SaaS模式基本是雲+下游細分行業應用。金蝶、用友是目前ERP SaaS服務寡頭,下遊客戶可以是各行業。

這兩年工業好轉、供給側改革,下遊客戶有錢了,所以大力搞信息化,說以金蝶、用友的邏輯最強勁,雲前期投入期大、長,投資邏輯指標可看現金流——收入——最後看凈利潤,可以對標國際Oracle、Salesforce。

廣聯達等就可對標Adobe;漢得信息是做ERP實施的,也受益於ERP雲發展,加上Oracle、Salesfarce把實施環節讓出,給了漢得信息的大機會。

2016國內公共SaaS服務格局

6.其他:工業雲、政務雲、雲安全

(未完再續)

附1:《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工信部)重點:

(1)優化效率:雲計算數據中心布局優化,效率提高,新建數據中心PUE值普遍優於1.4;

(2)培育國際龍頭:湧現2-3家在全球雲計算市場中具有較大份額的領軍企業;

(3)雲計算網路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網路安全監管體系和法規體系逐步健全;

(4)積極發展工業雲、政務雲和中小企業私有雲。

附2:雲計算股票池

工業雲(工業互聯網):東土科技、東方國信、用友網路、金蝶國際、漢得信息、寶信軟體、今天國際、上海鋼聯、生意寶、啟明星辰;

政務雲(自主可控):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科曙光、華宇軟體、太極股份、中國長城、浪潮軟體;

網路安全:綠盟科技、啟明星辰、美亞柏科等。

(更多驚喜,盡在「澄泓財經」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澄泓研究 的精彩文章:

新股狙擊戰:它是光電玻璃霸主,三年凈利複合增速233%!
半導體全產業鏈深度分析-總綱

TAG:澄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