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十六行之文房用具行

三十六行之文房用具行

洮河綠石硯

距階州三百餘里的喇嘛崖盛產製作洮硯的老坑石料。但在宋末就因為過度開採,老坑「鴨頭綠」基本絕跡,老坑石中的綠漪石、鸚哥綠、鸊鷉血等石料也極為珍貴。自唐之後,歷代名人雅士都以收藏有老坑洮硯為榮,就是連蘇東坡、黃庭堅也不能免俗。到了明代,老坑洮硯只有皇室貴胄、文豪巨賈才擁有,普通老百姓想瞧一眼也是難上加難。

但階州衛家的文房用具店就有一方「鴨頭綠」的洮硯。如此名硯,自然是鎮店之寶了。

階州不乏名人雅士,許多讀書人都去光顧衛家的生意,就是想瞧瞧那方硯台。進了店門,哪能空手而歸呢?你要以為文房用具就只筆墨紙硯那可大錯特錯了,衛家的文具店品種可是非常齊全:比如筆格、研山、筆床、筆屏、筆筒、筆船、筆洗、筆覘,比如水中丞、水注、硯匣、墨匣、印章、圖書匣、印色池,比如糊斗、蠟斗、鎮紙、壓尺、秘閣、貝光……不下40多種。而每種均由不同的材質製成,就拿毛筆來說,按筆頭原料可分為狼毫、紫毫、鹿毛、雞毛、鴨毛、羊毛、豬毛、鼠毛、虎毛、黃牛耳毫、石獾毫等;按尺寸有小楷筆,中楷筆,大楷筆、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按筆桿原料可分為玉石、竹子、木頭、金屬等;按產地有侯筆、宣筆、湖筆、魯筆、齊筆等。品種如此齊全,不隨手買些怎麼也說不過去。

別看衛家的老闆瘦瘦小小,人可精明著呢。別聽他一口純正的階州方言,他自稱祖上是山西人,是衛爍娘家後人。衛爍是誰?練書法的沒人不知道,她就是東晉大名鼎鼎的衛夫人,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書法的啟蒙人。

因為瘦小,衛老闆的腦袋就顯得格外地大。他時常會捧著那方「鴨頭綠」洮硯邊搖頭邊嘆息,如果衛夫人或「二王」再世,他們一定會親手試試這方名硯……可惜啊可惜。

有人打趣說,如果衛夫人和「二王」再生,這方硯你會贈予誰?

衛老闆尷尬一笑,君子不奪人所愛,相信他們都不會要的。

有人又說,衛夫人是女人,不是君子,她又是你老祖宗,你給還是不給?

衛老闆正色道,衛夫人是女君子,她不會要。說完緊緊摟著硯台,生怕誰搶了去似的。

來年一個春日,衛家文具店來了一個女人,一個老女人,她說要找衛如紅。

這個女人六十齣頭,牙齒幾乎掉光了,說起話就走風。

衛如紅是誰啊?店裡的夥計很納悶。

衛老闆來了,躬身道,我就是衛若峰,這位大娘有何見教?

老婦人滿臉笑出菊花,從包袱里拿出一枝毛筆,看上去只是枝很普通的竹管筆。

衛老闆拿起筆仔細看了,雙手微微發抖。

大娘,這枝胎毛筆你是從哪裡得來的?

老婦人恨聲道,是我的死鬼老漢留給我的,他咽氣前將這枝筆給我,讓我去找你,換回我趙家的祖傳物。

衛老闆臉上變了顏色,良久才緩過神來。他將老婦人引回家中,好吃好喝伺候著,最後將那方珍貴的洮河綠石硯交到老婦人手中。

老婦人往硯台上呵了口氣,硯台立即凝結了水珠,老婦人再用手將硯台輕輕一摸,果然溫潤如嬰孩臉面。老婦人將硯台收納好,將胎毛筆交還給衛老闆,轉身離去。

衛老闆講了一個故事,有關他已去世的父親的。這枝胎毛筆正是用他父親的胎毛製作的,父親一直帶在身上。有年父親參加科考,在岷州遇到了一位趙姓讀書人,於是一起趕考。結果在路上那姓趙的生病了,不能前去,於是就把這方洮硯借給了他父親。父親於是留下胎毛筆去考試了,結果並未考中。回來找那姓趙的,卻聽說那人銀錢花盡,已經離開,估計已經死在半路上了。後來父親開了文具店,將這方硯台做為鎮店之寶,也是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主人,完璧歸趙。

眾人聽了都唏噓不已,有人說衛老闆傻,也有人說衛老闆為人實誠。

店裡沒了洮河綠石硯,但多了枝胎毛筆。衛老闆把這枝筆供奉起來,如同供奉他的老父親。因為胎毛筆,店裡多了一種生意,不少生了孩子的家長都來上門訂做嬰孩的胎毛筆,文具店的生意一如繼往地紅火。

有件事只有階州的極少數人知曉,就是衛老闆有次被知州大人請去喝茶,回家時摔得鼻青眼腫。還有一件事階州人都知道,原來知州大人也珍藏有一方洮河綠石硯,後來被府尹大人看中,洮硯歸了府尹大人。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不提也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雅娟的文學屋 的精彩文章:

TAG:朱雅娟的文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