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讀書日,讀幾本不太一樣的音樂書!

世界讀書日,讀幾本不太一樣的音樂書!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小堂為大家推薦一些與音樂有關的,又不那麼浮躁的書!

題材非常寬泛,從小說、散文、自傳、辭典乃至政論,但歸納起來無外乎兩種:本人看得懂的和本人看不懂的……

1

《愛情是一盤自製卡帶》

美國音樂記者、作家 Rob Sheffield 的一本回憶錄。作者用15盤自製卡帶為敘述框架,構建了這個他與妻子的故事。Sheffield 的妻子曾是一名 DJ,也是自製卡帶的發燒友。她於1997年死於肺梗塞。Sheffield 從他們的相遇一直寫到妻子在他懷裡去世,在這七年的時光中,飽含幸福的愛情和難以忍受的痛苦。用這15盤他最最熱愛的自製卡帶,Sheffield 展現了音樂的力量,它能溝通人們的心靈,強過死亡。

本書除了題材感人,情懷溫暖之外,身為《滾石》雜誌特約編輯的作者及其妻子自製的每一盤卡帶,都是一張讓音樂愛好者大開眼界的歌單,更從客觀上展現了歐美樂壇數十年間的發展變化,活脫一部現代流行音樂史。所以這本感人至深的書,絕不僅僅是一本小說。

2

《我,作詞家》

這本書是台灣文化名人陳樂融的採訪紀實。陳樂融是上世紀後20年台灣流行音樂黃金時期的重要符號,身兼詞人、唱片企劃人、作家、主持人、編劇、媒體人、廣告人等諸多頭銜。這本書收錄了陳樂融與國語流行樂壇最重要的幾位詞人之間的對話,從林秋離、娃娃、姚謙、許常德到林夕、方文山……內容涉及創作理念、歷史事件回憶、個人生活等諸多方面,是一本研究流行音樂史和產業發展史的,頗具分量的參考資料,客觀上記錄了隨著唱片工業從輝煌走向沒落,從業者適應時代變化的心路歷程。

3

Bad Music:The Music We Love to Hate

大概兩三年前,本人曾經在微博上見到有人說要翻譯此書,不過至少目前尚無中譯本出版。本書是一批歐美流行音樂學者的論文集,也是本人寫畢業論文時一本重要的參考文獻。它從音樂學、社會學、人類學等角度,探討了音樂的「好與壞」「真誠與虛偽」「獨立與流行」等重要問題。聽著挺嚴肅,實際上內容非常活潑,充滿了小故事。

如果您還是不明白這本書到底在說啥,那我舉幾個現代的例子您可能就懂了。這本書探討的就是:

為啥 Kurt Cobain 要痛恨自己商業上的成功?

為啥 Kenny G 吹的薩克斯會被美國爵士界罵得狗血噴頭?

為啥很多人說 Taylor Swift 那些歌根本不是鄉村音樂?

為啥鳳凰傳奇和小蘋果們在中國會越罵越火?

……這回您多少明白一點了吧?

4

《音樂使人自由》

這是日本著名音樂大師坂本龍一迄今唯一的自傳,內容非常豐富。坂本龍一回憶了自己兒時如何初次接觸音樂,而後在母親和老師的影響下逐漸走上音樂道路,並最終在國際舞台上贏得盛譽的歷程。他在回憶中檢視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過,對於自己怎樣「成為了現在的自己」做了一次最全面的敘述,充滿成長的趣味描述和引人深思的語句。書中穿插坂本龍一不同時期的個人照片50餘幅,展現了這位音樂大師充滿魅力的人生旅程。總得來說,坂本龍一敘述、講故事的能力,和他的音樂造詣一樣出色。

5

Music Business:The Key Concepts

這是一本音樂產業概念辭典,按字幕 A-Z 排列,彙集了從唱片工業形成到互聯網音樂時代,音樂產業內所有關鍵概念的解釋,包括了他們的由來、內涵和發展變化。這本書對於音樂人、音樂產業從業者、學者、相關法律界人士等群體,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其中準確、翔實的概念解釋,也許會填補你諸多知識性空白。

當然,你肯定會悲傷地發現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在中國大陸地區可能沒啥機會出現。但這些並不妨礙這本書的價值,不是嗎?

6

《歐洲爵士素描》

這本書應該是喜歡爵士樂的碟評人和收藏癖人士感興趣的類型。它介紹了爵士樂在歐洲大陸的發展歷程,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的風格特點,重要的廠牌、藝人和經典唱片。作者王昕是大陸地區最早從事爵士樂評論的寫作者之一。

作為爵士樂發展後期實質上的地理中心,歐洲的爵士樂與美國傳統爵士樂既有著明顯不同的發展路線,又始終藕斷絲連互相影響。書中著力介紹了影響當代歐洲爵士樂風貌形成的各種因素,包括民族的、歷史的、社會的。既是一本不錯的爵士樂淘碟辭典,也是一本爵士樂歷史普及書。

7

《怎樣鑒別黃色歌曲》

你還有哪本極力推薦的書籍?

歡迎在留言區一起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幕後圈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幕後圈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