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畫作欣賞:匠心獨運 墨潤河山
獨家原創 書畫授權
匠心獨運墨潤河山
——郭峰畫作欣賞
文/魏鋒
在我國繪畫藝術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幾經變遷,學派紛繁,在每個時代的特定流派中,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各溯本源、闡宗明義,集大成於一家,弟子門人代代傳習以成體系,傳承既久乃枝分葉布,種類遂繁矣。歷代國畫大師巨匠,無一不是繼承傳統,同時又能突破前人籓籬推陳出新者。然而,現實社會中許多畫家卻泥古不化且意境上平庸無奇。因此,能夠畫出新境界,畫出新時代風尚的畫家不多。如何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每個中國畫家面對的一個永恆的命題。
郭峰作為一個山水畫家,上溯宋、元、明、清諸家,悉心研習黃賓虹、李可染等大師之精髓,深受長安畫派和徐義生恩師繪畫精神滋養,其作畫摒棄泥古不化和意境上的平庸無奇之風氣,其作品有大氣磅礴之勢,亦有萬籟俱寂之靜氣,抒胸中之山川氣神,神遊於萬壑松風之間。
《太行萬仙山》給人以古老、莊重、大氣和滄桑之感,用墨獨到,以嫻熟的白描技法,無聲地傾述著大山的沉默和雄偉,起筆之處飽蘸深情,運筆之時信馬由韁,落筆之處回味無窮,整幅畫作一氣呵成,大有氣吞山河,引吭高歌之氣派,作者既把自己無意識地融進了大山堅厚的懷抱,又將自己清醒地置於大山之外的蒼穹之下,山戀疊嶂,峰迴路轉,用淡雅的黑白兩色巧妙地抒發出作者真實的靈魂。整幅畫大道自然,樸實無華,難覓匠心之痕,恰似將現實中的山嶺原原本本地移動到了宣紙上,給人以真實親切的質感,讓欣賞者入其內領略山高水長的綿長美,同時,全畫布局精巧,虛實得位,又讓欣賞者出乎其外,遠觀堅挺傲岸的大山肢體美。在這幅作品中,畫家並沒有刻意從細節著墨,也沒有用心追求鋪張之功效,而是採取了大寫意大寫實的直白表達方法,準確而圓滿地敘述了畫家所要傳遞的信息,以及畫家別具匠心的藝術追求和畫作風格,使欣賞著淋漓盡致地享受到了不一樣的藝術熏陶和精神大餐,達到了畫家與欣賞著完美無缺的對接,從而顯露出畫作強勁的張力。
《雅居圖》力求突破畫家業已成熟的畫風和套路,大膽運用虛實相映的水墨渲染,遠處層層疊疊的群山和近處壁立萬仞的山峰形成彼此相依的畫面,對比明顯,遙相呼應,與其寫真相依和呼應的是平滑如鏡的湖面,水波不驚,靜若處子,立體的遠山和平面的近水彼此相依交融,形成了一種和諧、寧靜、清爽的靜態美,寄情山水,悠然自得,何須紛繁世界魚肉相爭,此情此景,誰人不以世外桃源相認,如果說畫筆就此戛然而止,那豈不枉費畫家一片苦心,畫龍不點睛,與畫虎不成反類犬豈不相當,仔細瞧,原來在畫幅的中下方有一塊不大的平台,平台上出現兩個人正在臨水遠眺,原來如此恬靜優美的山水之處,正是此人雅居的所在,這是畫家嚮往的地方和追求的生活,也是每個人渴盼和翹首以待的青山綠水,整幅畫給人以自然和諧之美感,讓欣賞者在繁雜和焦慮的狀態下享受到愉悅和平靜的滋潤,回歸一種原始生態,嚮往一種自由生活。
蘇東坡說「頹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一個畫家的成長,離不開他的讀書和閱歷。郭峰的畫作能夠取得如此成就,與他的讀書和閱歷息息相關,他1966年生於咸陽,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是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理事,咸陽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咸陽市山水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咸陽畫院畫師,西安大唐書畫院副院長。一直以來,郭峰從事美術編輯和美術教育工作之外,潛心於山水畫創作。他經常深入生活採風,擷取靈感和激情,始終以現實生活為靈感之源,以現實感受為基礎和前提,把傳統筆墨融入作品之中,探求筆墨之新意,生活氣息濃厚。筆下大山大水氣勢磅礴,雄渾蒼勁,氣象萬千。
自然山水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飽含著一種濃郁的情感與精神,在一系列水墨作品,郭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精妙運用,注入豐厚的文化底蘊,其作品筆墨嫻熟,大氣恢弘,形神兼備,飄逸疏淡中氣韻生動,率性而不拘謹,老辣而不失濕潤的感覺和味道。他的畫在自然之中透著凝重,在野逸之中蘊含著情懷,凸顯了山水畫的神韻,張揚了畫家的創作靈感,給人一種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不論從筆墨、意境,還是從起承轉合的謀篇布局,他的畫作均達到了一種相對較高的層面,緊緊抓住中國畫抒情寫意的根本特質,把歷史與現實、藝術與自然、主觀與客觀巧妙結合,大膽構思,給人們以出其不意的效果,使畫有盡而意無窮,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又一個遐想的空間。
迄今他創作的多幅作品在全國公開出版物發表,曾屢屢獲獎,被眾多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賈平凹:吃煙 On Smoking
※劉傳民:亦幻亦真 對話靈魂——讀王繼霞小說集《玉泉河的美人魚》
TAG:微風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