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星巴克中國市場同店銷售增長放緩,股價下跌了3.5%

星巴克中國市場同店銷售增長放緩,股價下跌了3.5%

星巴克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2018年2月~4 月),收入為60億美金,同比上漲14%;凈利潤為6.6億美金,同比上升1.2%。

全球同店銷售(開業13 個月以上的店鋪排除匯率波動的收入)增長2%,主要是客單價上漲3%驅動。

在美國市場,星巴克同店銷售增長2%,超過分析師預期,合併會員項目和手機 App 起了一定作用。從2018年3月起,在美國市場非 Starbucks Rewards 的用戶也能用星巴克 App 提前下單,店內取咖啡。星巴克打算通過此舉把每月6000萬未入會的消費者轉化到線上。目前手機支付給星巴克美國貢獻了 39%的銷售額。

不過,星巴克首席運營官Rosalind Brewer說美國市場客流(traffic)持平,店內消費數量(transactions)沒有增長。近兩個季度,星巴克美國的同店銷售增長在放緩:從2017年第四季度的3%,下降到了最近的2%。

星巴克或許需要刺激市場的新品。星巴克近期的一個產品創新是:推出冷飲奶蓋,在三個新款 Cascara飲料上出現(其他冷飲要加奶蓋需支付50美分)。這可能是考慮到星冰樂沒有以前好賣,去年爆款「獨角獸星冰樂」熱度很快就過了。目前冷飲貢獻了星巴克飲料一半的銷售額。另外它還在增添午餐食物的選擇,希望吸引更多的到店顧客。

在中國市場,星巴克同店銷售增長4%。比上一個季度的6%和2017財年的7%有所放緩。星巴克在財報中未提及同店銷售放緩的原因。有可能是新增的店鋪稀釋了老店的收入。這一季度,星巴克在中國及亞太市場新增了216家門店。

另外,現制咖啡在中國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Costa 去年收回中國南方市場管理權,計劃在2022年把店鋪開到1200家;剛成立不到半年的瑞幸咖啡在快速擴張,宣稱要在今年5月前在全國開設500家門店。精品咖啡Seesaw等品牌也在規模化;還有一批獨立的咖啡館在一二線城市興起。

好消息是,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提到公司在日本市場表現不錯,獲得了5年內最高一次的同店銷售提升。

4月12日,星巴克在費城一家門店的店員拒絕讓黑人消費者使用洗手間並要求他們離開。店內起了衝突,店員還叫來了警察。這讓星巴克陷入了輿論旋渦。星巴克美國超過8000家直營門店將於5月29日閉店一天,對員工進行反種族歧視的培訓。停業帶來的損失預計將達到1670萬美元。

即便出現了事件,星巴克預計2018財年第三季度仍有望實現3~5%的同店增長。

財報公布後,星巴克股價下跌了3.5%

來源:好奇心日報,作者:董芷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餐飲邦 的精彩文章:

從籃球到帆船賽,百勝餐飲集團的體育營銷之路

TAG:餐飲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