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靈感賦予世界以新生

靈感賦予世界以新生

零 界 設 計 | 資 訊

2018.04.27

創意玩的是腦洞,再利用玩的是對生活的態度,在這個每天都能創造出無數的產品的時代,許多設計師就腦洞大開,利用生活中的垃圾,變廢為寶,設計出許多精緻的物件,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不錯的設計。

「紙」有可能

《紙有可能》是Wanghe Studio的材料研究方向項目之一。在該項目中作者試圖將回收來的紙按照其自身固有屬性延展至相應產品,探討了在未來關於「紙品回收」這一環保實踐新的可能。強調了該話題在未來強大的潛力與可行性。

傳單--話筒

據數據顯示,在2017年位於倫敦東部的Newham區的紙回收率排在全市最後。在第一個作品中設計師將在 Newham區收集起來的各式各樣的傳單製作成一個喇叭,供當地環衛強調環境危機。在此傳單這一推廣性紙媒被延伸至一個擴音器。

喇叭上的肌理由使用的傳單所決定,而頂部的碎片則暗示各式各樣的信息。

把手部分由皮與黃銅製成,在本應廉價的產品上使用高檔材質以增加整個產品的批判性。

報紙--鉛筆

在倫敦地鐵站中每天都會有成百上千的報紙因被肆意丟棄而沒有被回收利用。在第二個作品中我將採集來的報紙經壓制等工藝製作成一套鉛筆。在這裡報紙作為傳播新聞的紙媒被轉化成鉛筆這一撰寫新聞的工具,而鉛芯與報紙上的印刷則體現了墨的不同形式。

加工遺留下的字跡成為鉛筆獨特的肌理,使得每支鉛筆都承載著不同的故事且獨一無二。

信件--電話

據統計在英國每年會有近百萬封信沒有被成功送達。而這些信目前會被送到一個位於英國背北部叫「迷路郵局」(Dead letter office)的地方。在第三個物件中設計師將在該郵局收集起來的不同信件製作成一對傳音電話。在此,信這一私密性的傳播媒介被延伸至一個分享秘密的工具。

白色部分暗示著信件中私密的內容,而彩色的肌理則取決於信紙的顏色。信件中不同的信息構成了產品特殊的肌理。

廢棄石材再利用系列

設計師希望通過這套作品來反對對自然資源的浪費。他修復廢棄的大理石,用CNC機切割拼接成不同物品,其表面呈現出獨特的幾何紋路。

石材切割形成新的紋路,廢棄產品從此獲新生。

Stonethica回收石材採集和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利用無毒樹脂將其製成石板,使石材也加入了生態可持續的循環。製造的過程十分環保,得到了LEED和BREEAM兩大綠色建築認證。

最終,設計師將這些石板拼接在一起形成表面有著獨特紋理的均質材料。完成的Stonethica石板和經過打磨的大理石几無二致。這些回收利用的石材擁有很高的一致性,其相接處沒有明顯的不同。

可持續回收報紙木質材料環保設計

在中國,有數據統計了2010年報紙行業每次發行量排名前10的報紙:參考消息(350萬份)人民日報(280萬份)環球時報(240萬份)揚子晚報(220萬份)中國電視報(200萬份)廣州日報(185萬份)體壇周報(160萬份)南方都市報(160萬份)齊魯晚報(150萬份)信息時報(148萬份)。毫無疑問,其耗費是驚人。

目前設計師Mieke Meijer將報紙回收再利用做成了類似木材的材料,可以使用在各個方面中。這無疑是一個好點子,也是一個好消息。很多城市已經被垃圾所包圍,生態環境日益惡劣。這要比「一個建築是什麼樣子」「一個設計是什麼樣子」重要得多。意識從你我做起,而一個完善的系統建立,一個好的框架,也需要你我去努力推動或者建議。

這種回收處理後的報紙,在被切斷後,會出現類似木材的紋路,具有實木的美感。這個材料也可以像其它木材一樣進行任何形式的切割,研磨,砂磨。同時還有許多設計師參與到這個新材料的設計,展品在米蘭得到了展出。

這個設計的目的不在於生產一種可以大規模替代木材的材料,也不在於制定一個避免紙張浪費的計劃,而是向大家展示如何將廢棄物件變得更有價值。報紙無論怎樣,到了第二天就會變成是舊新聞。這個報紙木材的另外一個材料是膠水,所以這個材料也存在一定可回收性問題。因此設計師力求延長材料的壽命。

紙張的層狀看起來像一條線木紋或樹的年輪。

一系列的原型對象,和傢具, 包括珠寶, 一盞燈和一個陳列櫃, 在米蘭展出。

NewspaperWood 顯示了傳統生產過程的逆轉;不是從木頭到紙, 而是另一種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它引起人們的思考:怎樣可以把多餘的廢棄的材料改變成更有價值的東西。雖然現在報紙印刷技術的效率足以使不可用的報紙減少到最低限度, 仍然有足夠的材料可用(如:試卷,廢舊書本)。

怎樣使它們得到合理的利用任然是我們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高手在民間

誰說環保的設計就一定出自大師之手,小編在網上搜集資料的時候就發現了許多「來自民間」的環保DIY。

用喝完的塑料瓶製作的擺放物品的小盒子。

用可樂瓶底製作的燈罩和裝飾簾(別說,還有點小美麗)。

用彩色的瓶子和瓶蓋來裝飾自己的小屋。

靈感和創造可以改變世界,只要你擁有一個熱愛生活和設計的心,管你是知名設計師還是普通人,都可以為改變世界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環保和垃圾污染需要我們所有人重視並為之行動。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交流!

關注微信:零界設計 | 歡迎點贊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界設計 的精彩文章: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TAG:零界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