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月三‖把每一個平凡日子過成詩篇

三月三‖把每一個平凡日子過成詩篇

1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農曆三月三,古稱上巳節,相傳是皇帝誕辰。

上巳,即指以干支紀日的曆法中的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先秦時,三月三即已成為大規模的民俗節日,水邊祭祀,香草沐浴。魏晉,即固定為每年的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三月三」。曲水宴飲,流觴賦詩。宋代,上巳節風俗則日漸式微。

很有意思。先秦民風開放不失淳樸,魏晉多風流名士,宋代理學盛行禮教森嚴,一個上巳節流變可見這個時代的風氣。

02

上巳節,其實是中國最早的情人節。

七夕是「乞巧節」,男耕女織時代,這一天少女們祈求能有織女那樣的心靈手巧。七夕前後已是秋涼,有悲意,春天才應該是熱熱鬧鬧戀愛的季節。

春秋時代,《詩經·鄭風·溱洧》就寫了鄭國三月上巳節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邊游春時相愛的故事。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

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上巳節這天,少男少女都手持香草在溱水與洧水旁踏春遊玩,熙熙攘攘。這時一個姑娘說:「要不要去看看?」少年答:「我已經去看過了,但是又何妨再陪你走一趟?」到了地方,兩個人一起愉快得玩耍,彼此戲謔,言笑晏晏。臨別時,便互贈一朵芍藥花,願君勿相忘。

這個叫做浪漫。

上巳節也稱作「女兒節。」古代少女的成人禮在這一日舉行。

未出閣的妙齡少女,悉心打扮,盛裝華服,頭上要戴石榴花辟邪祈福,由媽媽領著互相串門。

有「上巳春嬉」活動,臨水而行,踏歌采蘭。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03

有關三月三上巳節最廣為人知的記載當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這裡的「修禊事也」正是上巳節,人們聚於水邊,沐浴洗濯,祓除不祥,祈求福澤。

惠風和暢,天朗氣清,良辰美景四美具,知音者不拘少長,賢主嘉賓二難並。此間曲水流觴的風雅之事代代為後世稱頌。

《論語》中,孔子問各弟子的理想生活。曾點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孔子:「吾與點也。」

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約上五六個成人、六七個小孩,在沂水裡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回家。

這是曾點的生活情趣,孔子也很讚賞如此生活。

吾亦與點也。

其實中國在古時候是個極其浪漫極其有儀式感的國度。

花朝節為百花生辰,踏青賞紅,寒食節禁火食冷,中元節祭祖放河燈……一年之中有許許多多日子非常重要,每個日子有自己特別的含義,特別的儀式,人們虔誠,有敬畏心。

上古時候,或許沒有經過現代文明的洗禮,卻是天然把日子過成詩。

漫長歲月里,因為這樣那樣的歷史或是政治原因,我們丟掉了許多原本不該丟掉的美好事物。

所幸還不算太晚。現在的「三月三」被定為「華服日」,漢衣如水,一夢千年。

若嫌日子太過乏味,不妨往前追溯屬於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天天看電影 的精彩文章:

TAG:一天天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