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藏並不接近天堂,它只是靠近天空

西藏並不接近天堂,它只是靠近天空

遠方|001

大理、麗江、西藏被稱為文青的三大聖地。

而傳說中,偽文青也有三大聖地:豆瓣上的大理、豆瓣上的麗江和豆瓣上的西藏。

尤其是西藏,經常被偽文青們標榜為心靈的凈化劑和靈魂的去污粉。

似乎去了一趟西藏,頂著高原反應拍拍拍,將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東拼西湊了一個朋友圈九宮格,整個人就得到了升華,飄飄乎如遺世獨立了。

這點上,孟爺爺到是看得十分透徹。

心靈是會被環境左右的,而不是被環境造就的。

如今,熬一篇文藝雞湯,你要是沒往裡扔點西藏元素的骨頭,都不好意思掀蓋開鍋。

在這樣的輿論環境里,西藏被逐漸的標籤化、剪影化,以致於人們忘記了它原本的樣子,或者說,放棄了去認知它,而選擇去接受這個模板化的西藏形象。

西藏其實並不接近天堂,它只是靠近天空。

電影《岡仁波齊》所表達出來的對西藏的理解與認知,可能是比較接近西藏原本樣子的。

片子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十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

典型的公路文藝片,偽紀錄片手法。由曾經沸沸揚揚的女文青隔空表白事件的主角——張揚導演操刀,而那位一直走在平凡之路上的樂壇少年朴樹為其作寫了主題曲。

十一個普通藏民,徒步一年,無預設劇本,平淡地讓他們自己演自己,僅此而已。

沒有波瀾壯闊的劇情,沒有職業演員的演技加持,卻在上映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不俗的成績。

為什麼?

因為它並沒有遵循人們心中的西藏模板。

如果按照西藏模板拍電影,應該這麼拍:

雪山,布達拉宮,舉著轉經輪的喇嘛,好像套了幾層美圖濾鏡,看起來極其美味可口的酥油茶和糌粑,哈達在風中瀟洒地飄蕩,再配上充滿藏教風格的配樂。

妥了,完美。

然而《岡仁波齊》里的西藏告訴我們:

它貧窮,朝聖一行人的路費要精打細算,後期還要打工去湊齊;

它驚險,沿途的山體地質不穩,隨時都可能有滾石砸向公路傷人;

它惡劣,一路上天氣變幻莫測,不斷挑戰著身體的承受能力;

它人性,最虔誠的朝聖者,也會因為時運不濟而對上天發發牢騷,偶爾抱怨;

它寂靜,大自然不會給你配樂,唯一的旋律是一行人交錯起伏、並不算怎麼悅耳的誦經聲;

它樸實,糌粑可沒有美食節目里看著那麼美味,只是游牧民族發明的乾巴巴的高熱食物而已。

偽文青對西藏的誤讀,往往是將自己的天堂強加給了西藏,希望西藏去具現化自己精神層面里的美好世界。

然而,西藏並不能承擔這一概念的重量,因為它是真正的遠方,而不是僅僅活在心中的遠方。

所以,西藏不接近天堂,它只是養育著中國西南人民的一片土地。

這片土地上,浮掠過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放浪形骸的身姿

這片土地上,充斥過納粹部隊尋找「地球軸心」企圖打造不死軍團的幻想;

這片土地上,唱響過解放農奴制、帶領人民走向民主開放的讚歌;

這片土地上,埋葬過修建青藏公路的三千多解放軍戰士的英魂;

這片土地上,發生過中日聯合登山隊被卡瓦格博峰全部吞噬的慘劇。

這片土地是鮮活的、立體的、可棲的。

人們愛諸葛武侯,愛他的神機妙算,愛他未出茅廬知天下三分的高瞻遠矚,卻也愛他鞠躬盡瘁卻無力回天的遺憾。

同樣,我們嚮往西藏,嚮往它無與倫比的自然風景,嚮往它純粹質樸的民族文化,也要嚮往它有血有肉的樣子。

因為那,才是西藏原本的樣子。

不接近天堂,只是靠近天空的人間凈土。

放緩

去思考

有憧憬

你的點贊與分享是對原創者最大的支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放緩 的精彩文章:

TAG:放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