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卞之琳張充和:有個人闖進你的心,從此愛了一輩子

卞之琳張充和:有個人闖進你的心,從此愛了一輩子

文|水清 圖|網路

1

民國的時光慢,慢到六十年如同一瞬;民國的人痴情,痴情如金岳霖,甘願用一輩子守候在林徽因身邊。

什麼樣的愛情最讓人念念不忘?

大概就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吧。

卞之琳苦戀張充和六十年,一眼萬年,情根深種,卻有緣無分,空勞牽念。

1933年,北平西城達子營28號沈從文家那棵槐樹下,巴金、靳以、卞之琳在此小聚。

碰巧,張家四姐妹中的小妹張充和從蘇州趕來投靠新婚的姐姐(張兆和)、姐夫(沈從文)。

她在考北大的時候數學是零分,但由於文章寫得特別好,被北大破格錄取。

張充和的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

乃父是民國教育家張冀牖,曾以毀家創辦蘇州樂益女校,提倡新式教育而名噪一時。

張家四姐妹俱是才貌雙全,才學深厚。

葉聖陶曾說: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充和和三個姐姐不同的是,在她11個月的時候就過繼給虔誠信佛的叔祖母。

叔祖母對她十分喜愛,自任啟蒙老師,言傳身教大家閨秀的風範。

在張充和11歲時,特地從山東請來了吳昌碩的高足、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先生,作為她的國學老師。

張充和天資聰穎,悟性甚高,4歲會背詩,6歲識字。

如是10年,閉門苦讀《史記》、《漢書》、《左傳》、《詩經》等典籍,直至16歲時叔祖母過世。

十多年經受的古典文學的熏陶,使得充和舉止文雅脫俗。同時,她繼承了叔祖母留下的一大筆遺產,這使得她後來的生活衣食無憂。

2

卞之琳和張充和同在北大上學,又都愛好崑曲和文藝,兩人很談得來。

從此,卞之琳心中就多了一個揮之不去的身影。

青春年少,輕車肥馬,花月正春風。

因為都是年輕人,因為都喜歡文藝,張充和很快便和巴金、靳以、卞之琳等這些文學青年混熟了。

相處久了,卞之琳發現這個張家最小的女兒與傳統意義上的大家閨秀有所不同。

她是個極健談的女孩,言語中很少轉彎抹角,看問題擅長一針見血,很有自己的想法。

也許,恰恰是這一點不同,最戳中卞之琳的心。

當時張充和有一個外號叫「小紅帽」,因為她特別喜歡在烏黑的秀髮上別上一頂紅色的帽子。

有一次,張充和與卞之琳等人經過一家照相館,她就轉身跑進照相館中,拍了張歪著腦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搞怪照片,也是夠淘氣了。

後來她竟然還揣著這張照片到學校的游泳館辦理游泳證。

又有一次,卞之琳跟著張充和等人去戲院看崑曲表演。

結束後,幾個青年人走在北平的夜色中。

那一夜,張充和在月色下款款唱著崑曲,而靳以在幾輛洋車的前方緩緩走著。

他們繞護城河而過,先把張充和送回沈從文家中,再各自回去。

那一晚的月色,那一晚張充和的盈盈笑語,深深地銘刻在卞之琳的心中,一輩子都拂之不去。

卞之琳性格內向,不敢冒然開口,只是一趟趟地往達子營跑。

3

他給她寫信,然而每每涉及感情,卻又遲疑模糊起來了。

在深深眷戀的女神面前,他自卑,他孱弱。

他思前想後,最終只好把他綿密的感情寫入詩中,以此暗喻他的愛情,並寄給張充和。

這個痴情的詩人寫了很多很多封,然而張充和一封都沒有回。

有人暗戀自己,自己大概也會有所察覺。

但是,對方表白的態度不明晰,自己當然也不好斷然表態。

萬一是自己自作多情,也是蠻尷尬的。

大學畢業後,卞之琳離開北平,去了河北保定做代課老師。

然而,那個她,一直在心中揮之不去。

又因為不能時時相見,他的思念越發強烈起來。

這一年十月,他寫了首詩給她。

詩中男子痴心傾慕一位女子,卻又不敢表白,只敢站在遠處的「樓上」偷偷看她,只敢在夢中追尋她的足跡。

這首詩就是有名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能夠遠遠地看著心上人,也許也是件甜蜜的事情吧。

可是,思念蝕骨,卞之琳難忍相思,一個學期後,他便辭職回了北平。

回北平後,他常常邀請幾位好友包括張充和在內一起小聚。

可是,這種遮遮掩掩示愛的方式根本不對張充和的胃口。

她厭煩他的「婆婆媽媽」,「不夠爽快」。

就張充和的性格,她更喜歡那種果斷堅決的男子,愛與不愛,涇渭分明。

這樣性格的女孩,更願意接受的是直接的表白,熱情的追求,就像她之後的丈夫傅漢思那般的火熱。

或許,真正愛一個人便是如此吧。會自卑,會怯弱,會克制,會小心翼翼,在她面前,如同仰望女神,覺得自己哪哪都差強人意。

正如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中所說:

有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許真是這樣的,萊斯特小姐。

但你知道我怎麼想嗎,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4

1936年,張充和因病輟學,回了蘇州老家。

卞之琳跑去蘇州看望張充和,還在張家住了幾天,張充和陪他遊覽了一些風景名勝。

「多疑使他不能自信,文弱使他抑制衝動。隱隱中我又在希望中預感到無望,預感到這還是不會開花結果。」

愛與哀愁在詩人的內心激蕩起巨大的波瀾,他把自己的詩歌編成《裝飾集》贈與她。

很顯然,這些詩都是為她而作,在扉頁上還特地寫上「獻給張充和。」

詩中有悵然的哀愁,說不盡,道不明。

沈從文一封封熱情洋溢的書信最終融化了張兆和頑固不愛他的心,徐志摩一篇篇纏綿甜膩到齁死人的文章贏得了陸小曼的心,但是啊,人比人氣死人。

在卞之琳這麼多浪漫詩歌的轟炸下,張充和還是頑固地不愛他。

二姐張允和看出了點端倪,便去試探張充和。

張充和評價卞之琳的新詩,認為沒有嚼頭,難以引起共鳴。

她甚至還覺得卞之琳太嫩了一點,缺乏深度也不夠深沉,就連「他的外表——包括眼鏡在內——都有些裝腔作勢。」

後來在戰亂中,卞之琳痛下決心,向她表白。可想而知,他鎩羽而歸。

但縱然被拒,卞之琳還是痴心不改。

1943年,卞之琳鼓足勇氣去了趟重慶,找到張充和,但她還是斷然拒絕了他。

感情的事,從來都不是強求的。

或許,正是因為卞之琳的優柔寡斷和張充和的獨立開朗相去甚遠,才註定這份感情不會有結果吧。

卞之琳苦戀張充和,和他同時代的人有記錄。

西南聯大時期,夏濟安與卞之琳是同事,過從甚密,日記中頗多涉及卞、張之戀。

如1946年4月8日:

「晚飯後卞拿他所珍藏的張仲和(應為張充和)女士(他的愛人)所唱自灌的鋁質唱片開給大家聽……」

夏志清在他哥哥寫的《夏濟安日記》一書的前言中說:

「他(卞之琳)多少年來一直苦追一位名門閨秀(沈從文的小姨,寫一筆好字,也擅唱崑曲)。

我離開北大後,她同一位研究中國文學的洋人結了婚,卞之琳的傷心情形可想。」

5

1946年5月,卞之琳到上海,準備北返他所在的南開大學,他又一次見到了剛剛從重慶回到上海的張充和,併到蘇州張充和家過了中秋節。

1947年臨近暑假時,卞之琳又來到了南方,在蘇州小住數日,與張充和話別。

張充和送他到巷口,和他說了再見,便轉身離開。

他望著她的背影,佇立在姑蘇的迷濛煙雨中,好久好久。

那天,張充和穿著一襲天青色的旗袍,如同一朵可望而不可及的幽蘭,如此美麗,卻又如此遙遠。

等他從英國回來的時候,張已經去了美國。

張與美國人傅漢思一見如故,七個月後,便成了婚。相戀十年,抵不過一個相識七個月的人啊。

1953年秋天的一個晚上,卞之琳被接待到張充和曾經獨住的一間樓室。

「秋夜枯坐原主人留下的空書桌前,偶翻空抽屜,赫然瞥見一束無人過問的字稿,取出一看,原來是沈尹默給張充和改的幾首詞稿。」

此時,他們已分別五年。

新中國各項運動轟轟烈烈,外面的世界也是紛紛擾擾,可她的字卻依然安安靜靜地躺在那裡,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卞之琳拂掉上面的塵埃,把它取走,小心翼翼地保存起來。

愛一個人,她的所有,都是極好極好的,都是值得收藏和珍惜的。

6

張充和結婚七年後,卞之琳也結婚了。

妻子青林瓜子臉,杏仁眼,頗像那個她。

他和她,隔著浩瀚大洋,隔著日月星辰,隔著三十多年的漫漫時光。

終於,1980年,卞之琳作為大陸的著名學者訪問美國,與時任耶魯大學藝術系講師的張充和久別重逢。

那年,他已七十歲。而她,依舊一襲旗袍,依舊熱愛讀書、繪畫、書法和崑曲。

那天,卞之琳將詞稿奉歸物主,正好張充和手頭只有沈尹默的信而沒有詞稿,所以卞之琳稱這件好事為「合璧」。

張充和深深感念於此。

1986年,湯顯祖逝世三百七十年,北京有一場隆重的湯顯祖紀念活動,張充和作為研究崑曲藝術的名家,專程飛回北京,和大姐張元和參加了崑曲《遊園驚夢》的登台演出,她邀請了卞之琳前往捧場。

她已垂垂老矣,可是往熟悉的舞台上一站,依舊是水袖一舞,便贏來滿堂彩。

他在台下,仰著頭看她,那《皂羅袍》一字一句直入內心: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那麼多的時光啊,已悄悄在指尖溜走。

從此以後,卞之琳再也沒有見過張充和。

2000年2月,卞之琳溘然長逝。

去世前的某個黃昏,他放著她送他的錄音帶。她唱得真是美極了。

恍惚中,他彷彿又看到她的笑。

也許,他想起許多年前,那個下午,在北平的西城達子營28號沈從文家,張充和坐在雕花長窗下,向他輕輕笑著。

還有那一夜北平的月色,她清亮的唱腔。還有那天,她穿著那件青色旗袍,與他輕輕說著再見……

我深愛的人啊,一輩子,我們就這麼過去了。

得到消息的張充和,託人送來了花圈。

2015年6月18日,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

他們的故事,已經漸漸消散在歷史的風塵中。

作者簡介:

水清

瞎扯淡的中學語文老師

喜歡民國、金庸、張愛玲、紅樓夢

有溫度有深度的文藝,偶爾性感妖嬈

投稿須知:註明為原創或選摘、摘錄等(若不註明責任自負),並註明聯繫方式,本平台不設稿費,文責自負。

底下有評論,你參與了嗎?

【文藝】雜貨鋪子

三店又開張了

掃以下微信進去逛逛吧

註明「我愛鋪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 的精彩文章:

閑話▎上班辛苦事,古今都一樣
專輯▎佟麗婭:你美而自知的樣子,真好

TAG: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