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詩的讀法》:回到唐詩的寫作現場

《唐詩的讀法》:回到唐詩的寫作現場

作為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唐詩當然有著不同的讀法。買一本《全唐詩》,皓首窮經將它背得滾瓜爛熟,是否就意味著讀懂了唐詩?長篇隨筆《唐詩的讀法》,闡述了詩人西川對唐詩的另一番理解。他認為,讀唐詩,不能把古人供起來讀,而應以同代人的立場去理解唐代詩人所關心的問題,理解他們創作的秘密何在,思考「古人為什麼這麼做」。「只有當我們深入古人之間,看他們互相爭吵,這時,古人才能活起來」。這應當也是唐詩的另一種讀法。

採用何種態度閱讀古文學,英倫才子亨利·希金斯在《如何讀懂經典》中專用了一章的篇幅來回答這個問題。他認為,在物質世界中無所用的詩,在物質世界以外卻大有可為。作家喬治·普登漢姆把詩比作「良藥」:「若能從容地悲傷,也是件樂事」,難過的時候,「悲傷本身」也有助於「治癒心病」。在唐詩里,不但每一個物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唐詩還「給我們當頭棒喝……使我們從醉生夢死中驚醒,看到生命有多寬廣」(哈羅德·布魯姆語)。閱讀經典,一是從古詩詞中獲得修養,二是創造的秘密,就是「古人為什麼這樣做」?唐人怎麼寫詩?又為什麼寫詩?為什麼好詩人多集中在唐代?唐人寫詩跟他們的生活方式之間是什麼關係?唐代詩人、讀者、評論家的詩歌標準與今下相異還是相同?他們又是如何處理他們的時代?西川認為,詩「追求深層含義」,「值得討論的問題太多了……」在他看來,「唐人寫詩,是充足才情的表達,是發現、塑造甚至發明這個世界,而不是簡單地把玩一角風景、個人的小情小調。」

「哲學家能在政治與道德思想的語言上另闢蹊徑,詩人最重要的是在情感語言上別出心裁。」西川並不完全認同亨利·希金斯這一觀點,他認為,「以現代漢語普通話的發音來閱讀以中古音寫就的唐詩,這本身就有令人不安之處……」在他看來,即便「看出、分析出唐詩的立意之高、用語之妙」,也未必讀出唐詩的「真實面」。正如評論家特里·伊格爾頓所言,所有文學形式中,就屬詩「最為隔絕在歷史洪流之外」。客觀上,科舉制度以及進士文化的存在,使得我們幾乎沒有讀唐詩的資格。就像西川說的,「這話有些冷酷,但現代人真正進入進士文化確實不容易。」一方面,唐詩的「字詞和其意義的關係,比日常語言更加緊密」,而我們對唐詩的理解,多與我們過去的經驗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唐代詩人(比如唐宋八大家)多為進士出身,就是普通士子所讀的那些書我們也沒有讀過,他們受過整套儒家教育,而我們沒有受過。偶有接觸,也不過皮毛乎?尤其唐詩用典,我們真讀不懂。

「很多人討論唐詩,討論的只有『詩』,沒有『唐』。他們討論唐詩的方式與他們討論宋詩或明清詩的方式沒有區別。」在西川看來,唐朝的詩人們也從未考慮或者改造詩歌的本身,既「不改造詩歌的形式」,也「不發明詩歌的寫法」。唐朝之所以成為詩歌的朝代,是付出代價的。而最大的代價,是沒有大思想家的出現。在《唐詩的讀法》中,西川從「進士文化」「儒家道統」等多個層面重返唐詩的寫作現場。(劉英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幽靈行動:荒野》「細胞分裂」DLC暗藏合金裝備彩蛋
《低壓槽:慾望之城》十大看點征戰五一檔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