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機晶元沉思: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國產手機廠商沒有掉鏈子

智能機晶元沉思: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國產手機廠商沒有掉鏈子

目前國內只有兩家手機廠商投入精力研發智能機晶元,一個是風頭正盛的華為,另一個就是短期內快速崛起的手機品牌小米。

2017年,伴隨小米5c發布的,還有小米自家投入大量精力與資金研發的晶元——澎湃S1。關於這枚處理器,一時間可以說是引起了眾多米粉的歡呼。且不論處理器性能如何,光是目前喧囂市場下能靜下心投入研發,這份魄力就值得肯定。

很多人可能好奇,研發一枚處理器真的有那麼難嗎?

不僅僅是難,所面臨的各方面壓力也很大。

科研方面額的難度暫且不說,在商言商,買一枚處理器多方便,價格方面也很合理。看看OPPO、vivo之流,一枚驍龍660照樣能變著花樣地玩。而研發一枚處理器,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得到的也不一定是預期想要的成品。

但是,研發出自家的處理器後能有多大的意義呢?

這可不是一句取巧的「意義非凡」能概括的。小米當年也是從小廠商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深知上游硬體廠商對於手機廠商的影響力有多大。人家有處理器不給你,或者手上拿著最新的硬體坐地起價,小廠商根本無可奈何。哪怕你是大廠商,也保不齊哪天就一句「工藝不成熟,產能更不上」被限量供應。

所以,處理器永遠是智能機市場上的一大殺器,而掌握這項殺器的,目前也只有蘋果、高通、三星、聯發科、華為,因特爾已經退出了手機處理器市場。蘋果的處理器從來都是只給自家用,三星處理器也很少出貨其他廠商,而高通和聯發科倒是手機處理器供應商,卻經常坑人。華為早些年就是因為受到智能機晶元的限制,才狠下心投入研發。小米前兩年也沒少吃高通的虧,魅族更是被高通、聯發科坑的挺慘。

但目前做智能機,又繞不開高通和聯發科這兩家,唯一的出路便只剩下自己研發處理器了。千萬別說什麼「國內目前的技術水平暫時是無法完全獨立研發出手機晶元」這類的話,當年原子彈都能造得出來,現在區區手機晶元,難不成還研發不了?不過是時間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蜀黍 的精彩文章:

今年發布的幾款千元機,非要你選一個,你該怎麼選?
顏值爆表,拍照無敵,屏幕爭議不斷——論華為P20的成與敗

TAG:科技蜀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