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誠信為做人之根本!

發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誠信為做人之根本!

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搭建人與人之間的誠信。開誠布公,往往能使複雜問題簡單化,下面我們來看看周易是怎麼解釋誠信的。

《周易》推崇的處理人際關係的法寶是「中孚」。「孚」,是誠信的意思;「中」,在這裡表示出自內心的意思。

《周易》認為,人不應該也不能脫離家庭、親戚朋友、社會和國家而生活,人的自我價值應在與他人和群體交往中體現。在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中,《周易》推崇群體生活,強調以群體為前提實現個體與整體的協調發展;離開群體則會出現危殆的局面。那麼人類群體靠什麼來聯繫心志,爭取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幫助呢?那就是「孚」。

人際關係的維繫並不完全靠金錢、權勢,最主要的是靠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同情、信賴和相互幫助。而這些屬於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東西又往往不是用金錢可以買得到,用權勢可以掠取的。

《周易》如此強調「孚」,實在是深刻之至。

《周易》談「孚」很多,在十幾個卦中有四十多處提到「孚」,還有專門談孚的《中孚卦》。這些出現「孚」字的地方,共同闡明了誠信是人際交往之根本的道理:

第一,誠信是人際關係形成和發展的心理起點。「誠」與「信」是相通的品德,《說文解字》曰:「誠,信也,從言。」「信,誠也,從人、從言。」內心誠摯,言而有信是《周易》人際關係形成和發展的心理起點。如果缺乏誠信,就會出現思想隔閡,就會產生紛爭。如果失去信用,欺詐別人,那麼雖然可能暫時獲得利益,但是終究會是兇險的。人與人之間,難免不發生利害衝突,但如果能開誠公布,相互謙讓,至少不會鬧到非公堂相見不可。

第二,如果有誠信,則可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或好上加好。比如《小畜卦》六四爻辭說:「有孚,血去惕出,無咎。」意思是:有了誠信,就可免去傷害,不再恐懼,自然也就沒有災難。又如《大有卦》六五爻辭:「厥孚交如,威如,吉。」意思是:他用誠信交接上下,得到大家的擁護、尊敬,因而很威嚴,吉祥如意。

第三,誠信比物資重要。《周易》有好幾個卦提到「孚乃利用禴。」「禴」是古時祭祀之一,《周易集解》:「禴,殷春祭名也,四時祭之省者也。」這種祭祀在春季進行,祭品微薄,但心很誠,也能帶來吉祥。按《周易》的看法,只要心懷誠信,哪怕是薄祭鬼神,也能得到鬼神的保佑。這樣說來,心誠比什麼都重要。《既濟》卦九五爻辭說得更明白:「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意思是,東邊鄰國殺牛羊來舉行盛大祭禮,不如西邊的鄰國舉行的薄祀,這樣才能實享神賜的福分。

第四,誠信也要落實在幫助他人上。講誠信不能只是口裡說說,而要落實在行動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實在幫助他人的具體行動上。《周易》有好幾個卦在談到「孚」時與「富以其鄰」聯繫起來。何謂「富以其鄰」,就是讓鄰居也富起來。《小畜卦》九五爻辭:「有孚攣如,富以其鄰。」《象》解釋此句:「有孚攣如,不獨富也。」「不獨富」也就是要帶著大家(首先是鄰居)也共同富起來,先富幫助後富。

第五,只有處處以誠信待人,廣施恩惠,其實是不必去問吉凶禍福的。益卦九五爻辭說得很清楚:「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你以誠待人,人被感動,自然也會以誠待你。如果是這樣,朋友就會越來越多,有眾多的朋友相助,你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不用占問就知道很吉祥了。

第六,誠重要的是出乎「中」,那就是說誠要做到真正發自內心。《周易》有中孚卦,中孚卦上巽下兌,上下各為兩陽爻,中為兩陰爻,柔在內剛得中,說明內心是謙遜的、誠懇的。《中孚卦》卦辭說:「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意思是:如果能講究誠信,對待豬和魚都是如此,定能獲吉。利於涉越大河大川,利於堅守中正之道。中國有句古語叫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可以說是對「信及豚魚」的最好註解。

人際關係搞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不是待人的方法問題,而是待人的態度問題。《周易》倡導與人為善,待人以誠。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品質,是人們相互信賴和友好交往的基石。誠者,真也。只有用真情才能換取真情,只有用摯信才能換取摯信。

《周易》關於「孚」的思想後來為儒家大加發展,提出「立誠」說,在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結構的建構上起了重要作用。孔子就曾多次談到誠信的重要性,《論語》中,孔子民子貢有過一段對話:

子貢問道:「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呢?」

孔子回答:「要有充足的糧食、充足的軍備,同時民眾對政府信任。」

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己必須去掉一項,這三者當中應該去掉哪一項呢?」

孔子回答說:「軍備。」

子貢接著問:「如果再去掉一項呢?」

孔子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糧食。」

而後孔子感慨地說道:「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孔子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也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些都說明誠信是個人立身之本,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首要德行。一個不講信用的人,喪失了做人的起碼的資格,是不能在社會中立足的。

如果我們自己講誠信,那麼周圍的人也會為我們所感染變得誠實守信,從而使我們保持健康的人際關係,促進社會秩序的和諧。可以這樣說,誠信是人類和社會的道德規範,是人們之間相互協調、社會保持和諧有序狀態的倫理基礎。

在生活中,在人類的社會交往中,守諾言、講誠信,是做人的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也是維持和促進人際關係和諧融洽的基礎。我們本能地對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的人充滿尊重和欽佩,對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人充滿鄙夷和不滿。我對人講誠信,人對我講誠信,則人間其樂融融;我對別人欺騙,別人對我使詐,則人間變成地獄。人人都希望生活在誠信守信、和諧的社會環境中,都願意與誠實守信的人交往,都痛恨見利忘義,背信棄義的可恥行為。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淘汰了無數個朝代,淹沒了無數賢臣良將的豐功偉績,然而,誠信卻一直站在歷史浪尖上,緊緊地伴隨著歷史的發展。

「一諾千金」的季而,有朋友誓死保護,才得以免遭禍殃。相反,周幽王把信義拋在腦後,上演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換來的卻是國破身亡及千古的嘲笑……幾千年的歷史輪迴,記載了誠信那永不褪色的魅力,闡釋了做人應以誠信為本的真理。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突出的任務是要建立誠信友愛的人際關係。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這一傳統美德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市場經濟在帶來效益的同時,也加劇了社會利益階層的分化,新時期人際關係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此外,經濟生活中的誠信缺失、潛規則作用力的日益擴張,逐步蔓延到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人際關係領域中。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弄虛作假、言而無信、爾虞我詐,甚至懷疑一切等問題,嚴重地阻礙了誠信社會的建立。比如:當官的忘了誠信,開始以權謀私,玩忽職守;經商的忘了誠信,開始偷稅漏稅,欺詐客戶……這都是社會上存在的不和諧音符。兄弟不信,「人無信不立」。對家庭來說,「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則其情不親;夫妻不和,則同床異夢」;對朋友來說,「朋友不信,則其交易絕」;對於國家來說,「君臣不信,則國政不安。」

一個社會要和諧發展,僅僅靠法律和制度規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藉助道德的力量。而在人類的道德規範體積,誠信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最有價值。這是因為,誠信可以最大限度 減少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內摩擦,減少社會生活的風險和代價,使社會運行成本大大降低。誠信也有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和事業的成功。人們只有彼此信任,互相幫助,才能夠平等相處,合作共事,在保全個體利益的同時,使社會的整體利益最大化。因此,加強誠信友愛的社會主義人際關係建設,將顯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在現代社會,隨著公共生活領域的不斷擴大,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誠信道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更為突出,已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的重要特徵。誠信作為一個基本的道德規範,是對人們的共同要求。與人交往,自己首先要保持誠信。然而,正常的、和諧的人際關係的維持則需要雙方或多方都講誠信。只有人人講誠信,取信於他人,給他人以信任,公共生活領域中的和諧 人際關係才能形成。

誠信規範,既是中華傳統美德,又是當代經濟生活中的內在要求,是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根本之所在。因此,全體社會成員,必須人人參與,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只有這樣,才能夠建立起新型的人際關係,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定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鳴易閣 的精彩文章:

TAG:鳴易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