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教授看了一眼中國古代神話,驚呼「中國人忘記了一件極重要的事情」

美國教授看了一眼中國古代神話,驚呼「中國人忘記了一件極重要的事情」

原標題:美國教授看了一眼中國古代神話,驚呼「中國人忘記了一件極重要的事情」




1


哈佛教授重新解讀中國神話

中外網友齊呼:「原來是這樣」


-----


最近外國微信「臉書」上面有一個關於中國的神話的討論很火,幾千年前的中國神話讓這些老外激動不已,有人甚至說:「高價收購中國神話書,越多越好,我要學習」。



把這個話題炒熱的人,是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查普曼,這位「神父」最近在中國某大學做了一次演講,用一個「局外人」的獨特視角,解釋了中國遠古神話里隱藏著的秘密。


比如他說「鑽木取火」:「我們的神話里,火是上帝賜予的;希臘神話里,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里,火是他們鑽木取火堅韌不拔摩擦出來的!這就是區別,他們用這樣的故事告誡後代,與自然作鬥爭!」


說「大禹治水」:「面對末日洪水,我們在諾亞方舟里躲避,但中國人的神話里,他們的祖先戰勝了洪水,看吧,仍然是鬥爭,與災難作鬥爭!」


說「愚公移山」:「如果你們去讀一下中國神話,你會覺得他們的故事很不可思議,拋開故事情節,找到神話里表現的文化核心,你就會發現,只有兩個字:抗爭!假如有一座山擋在你的門前,你是選擇搬家還是挖隧道?顯而易見,搬家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在中國的故事裡,他們卻把山搬開了!可惜,這樣的精神內核,我們的神話里卻不存在,我們的神話是聽從神的安排。」


說「夸父追日」:「每個國家都有太陽神的傳說,在部落時代,太陽神有著絕對的權威,縱覽所有太陽神的神話你會發現,只有中國人的神話里有敢於挑戰太陽神的故事:有一個人因為太陽太熱,就去追太陽,想要把太陽摘下來當然,最後他累死了——我聽到很多人在笑,這太遺憾了,因為你們笑這個人不自量力,正是證明了你們沒有挑戰困難的意識。但是中國的神話里,人們把他當做英雄來傳頌,因為他敢於和看起來難以戰勝的力量作鬥爭。在另一個故事裡,他們終於把太陽射下來了(后羿射日)。


中國人的祖先用這樣的故事告訴後代:可以輸,但不能屈服。

說「精衛填海」:「一個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隻鳥復活,想要把海填平——這就是抗爭!」


說「刑天」:「一個人因為挑戰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頭,可他沒死,而是揮舞著斧子繼續鬥爭!」


最後這位「神父」總結說:「中國人自己都忘記了,還有這樣一個民族特徵」。


2


中國人為什麼會忘記自己的這個民族特徵?


------


這位哈佛教授所說的神話,大多來自我們的一本古書——《山海經》。這本書目前考證的成書年代為先秦時期,距今2000多年。



大家都知道,先秦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最「百花齊放」的年代,也是影響中國和整個東亞文化圈的「軸心時代」,《山海經》作為一部記載那個時代人們口口相傳的神話志怪典籍,自然也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人的思想——對自然山川的崇拜和對抗爭、尚武精神的崇拜,換成那位哈佛「神父」的話就是——可以輸,但不能屈服。


可是這種「尚武」精神在戰國之後開始被中國人拋棄,秦始皇一統六國後,「收天下之兵以鑄金人十二」,把全國的兵器都收繳上來,丟到火爐里融了鑄造成十二個金人。

這算是用暴力終結中國人血液里的勇猛尚武的基因,但不是最狠的,最狠的往往是讀書人。


在一大批讀書人的建議之下,秦始皇還制定了「愚民政策」,所謂「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就是把秦朝以前那些諸子百家的書全部都燒了,讓老百姓沒書可讀,這樣就都成為了愚昧的順民。


但秦始皇還是沒有後來的漢朝皇帝厲害,所以他的秦朝就被人家滅了。


漢朝皇帝的辦法是,怎麼可以不讓老百姓讀書呢?太殘暴了,來,我們比秦朝仁義,我們給大家讀書的權利,不過,諸子百家的書太雜了,讀了對身體不好,為了大家的健康,本朝推薦大家只讀一種書,來自於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


從此中國讀書人的世界裡,只剩下「君臣父子,三綱五常」。


而這些讀書人大多為鄉紳士族,他們一直承擔著教化一方子民的責任。


後來,又演變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或者變異為各種「做奴才」的哲學,婦女們的腳也被裹來了,男人們也變得越來越文弱了,歷史上好幾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漢人士兵都打不過,戰鬥力比老祖先弱多了。


難怪魯迅先生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3


「活下去就是最大的信仰」

------


著名學者陳丹青在談起中國人的信仰時曾說:「對中國人來說「活著」就是最偉大的信仰。」


翻看中國歷史,你會對中國人為了「活下去」表現出來的健忘和隱忍感到嘆服。


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你都能看到兩個國家的人,一個是背著旅行包永遠在路上的美國人,一個是永遠低頭默默工作的中國人。


中國近代史上有兩次移民潮,每一次都是大批為了「活下去」的難民背井離鄉,去南洋、去澳洲、去紐西蘭、去美國,挖礦、修鐵路、種地、開餐館、開洗衣店、開理髮店,我們現在看到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記錄著數百年來華人在海外的血淚奮鬥史。


為了活下去,華人才不管老外星期天必須要休息的規矩,所有華人超市幾乎都是七天不打烊,頂多春節休息一天,繼續開工。


為了活下去,華人可以一天打幾份工,去支撐家庭的開銷、重金供養子女讀書,而他的子女,必然也是整個學校里最勤奮努力的一位。


為了活下去,華人願意將生存標準降至最低,縮減他的飲食,節省他的支出,為的就是將更多的錢寄回家鄉,或買樓,或買地,或只為供養還留在國內的家人。


儘管我們忘記了祖先留下的「尚武」精神,但我們至少沒有忘記「勤勞」這個寶貴的傳統品質。


這個品質,支撐著中華民族在危急關頭神奇自救,支撐著近三十多年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支撐中華民族至今屹立不倒。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那邊 的精彩文章:

聽話是一場代代相傳的騙局: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傷害
原來移民有這麼多的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的

TAG:海那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