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道德經》看東西方的辯證法發展歷史的比較

從《道德經》看東西方的辯證法發展歷史的比較

現在的人一提起辯證法,首先想到的的黑格爾,進一步追本溯源,就到古希臘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那裡去。

然後,我們都熟悉的馬克思理論,把黑格爾的辯證法進一步轉化成我們現在學習的辯證法思維體系。

基本上就是西方的辯證法理論的發展史。

而對於我們中國傳統上的思維模式,感覺我們中國人歷史是不懂得什麼辯證法的。

感覺中國人好像就是之乎者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耕女織,儒家的中庸思想。

大致的感覺,古代的中國人是不需要辯證法這回事。

其實,中國古代是有豐富的辯證思辨能力的,思維模式也是非常立體多樣化的。

遠的有陰陽五行,其中《道德經》關於陰陽的論述還是比較完善的。

其中,大量的用到相對的概念,比如:長短,高下,得失,禍福,貴賤,難易,曲折,大小多少,奇正用兵,正反之道,等等,很多。

甚至,還用到更立體的概念,比如上士聞道篇,上中下的概念都用到了。

還有些成對出現的概念,比如音聲相和,這個音聲並不是一對對立的概念,但是他們那種互相依存的特性,卻很清晰的躍然於紙上。

最妙的要數《道德經》開篇的有無相生,還有道名體系。

相比之下,蘇格拉底的辯證法,就模糊很多了。摘錄部分蘇格拉底名言,如下展示:

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

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夠藉助別人的智慧,來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時機去發掘開拓的人。

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那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面去。

許多賽跑的失敗,都是失敗在最後的幾步。跑「應跑的路」已經不容易,「跑到盡頭」當然更困難。

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認識,即它已存在;信心,即運用它。

不要靠饋贈來獲得一個朋友。你須貢獻你摯情的愛,學習怎樣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

我們對比一下:

蘇格拉底: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夠藉助別人的智慧,來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老子李耳: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

配天之極。

----------------------

蘇格拉底: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認識,即它已存在;信心,即運用它。

老子李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

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蘇格拉底:許多賽跑的失敗,都是失敗在最後的幾步。跑「應跑的路」已經不容易,「跑到盡頭」當然更困難。

老子李耳: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仔細讀來,老子的語言結構更加立體話,更想說明書;而蘇格拉底的話,讀來感覺就含糊一些,有點像現在的雞湯文。

其實,蘇格拉底比孔子還小很多歲,有歷史時間交集,算是同一年代的人。老子比他們高一輩。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本次的文明發展過程中,他們都算是同時代吧,那個時期,東西方的世界凈出牛人。

老子: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世於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蘇格拉底:出生於公元前469年,逝世於公元前399年。

到了中國的唐朝時期,道家末枝縱橫家趙蕤編寫的《長短經》,又稱《反經》,可以說是東方辯證法思辨的百科全書,該書也稱小《資治通鑒》。

《長短經》關於東方人對人事物的思維,通過歸納,引用歷史的經驗,內容非常豐富。歷來為皇家禁書,幾乎沒有普及,現在知道的人都很少。

可以說,東方的辯證法思維,歷史源遠流長,體系完善,內容豐富,但是大都沒有逃得了禁書的宿命,包括江湖中久負盛名的奇門三式。

當歷史來到黑格爾的時代,黑格爾,出生於公元1770年8月27日,逝世於公元1831年11月14日;這個時期,中國進入清朝的乾隆時代,閉關鎖國政策是非常嚴厲的,和世界基本沒有交流,歐洲已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了。

歷史的發展是波動性的,有起有伏,如波浪起伏。在國家的鼓勵支持下,80年代初,全國掀起了以《易經》為首的學術研究活動。

但是,很多人,還以為《易經》是一種算命的技術,大師們也忙於辦各種學習班,速成班,業精於勤荒於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些古訓也早已忘記乾淨。

很多中國人幾乎不知道《道德經》、《易經》、《黃帝內經》等國學經典,就是代表中國的思維方式,而且是非常完善的科學體系,歷史也很悠久,是成熟的學科。

不管,東西方的思辨體系,到底是互相借鑒,還是各種獨立產生髮展都好;世界已經發展到現在的智能化告訴發展的時代,歷史的發展趨勢會推動人們去認識真知識,糟粕必將淘汰,優秀的文化必將會給人類吸收傳承,是金子總會閃光的,而文明之光照耀的是整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士申子源 的精彩文章:

太陽系就是一個八卦九宮模型
終南山上修鍊人和一幅對聯看看你的境界到哪裡

TAG:隱士申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