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公元前677年,周僖王去世,他兒子周惠王姬閬繼承王位。周惠王剛繼位時,西虢公、晉獻公、鄭厲公就來朝賀。因為周惠王還未娶妻,三位諸侯又主持了周惠王的婚事,讓卿士原庄公從陳國接來了王后陳媯。

周惠王執政之時,周王室地位雖然已穩固,但在天下諸侯心目中卻不再是高高在上。更可恨的是,周惠王太不爭氣了。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剛上台,他就做了幾件不得人心的事情:首先,周惠王徵收了大夫蒍國家的菜園,以擴充周王室的園囿;接著,為擴充王宮,他又把大夫邊伯家的房子也給強佔了;第三件事,是強行沒收了大夫子禽、祝跪和詹父的田地;第四件事,是把膳食官石速的俸祿給免了。周惠王繼位不到兩年,就因貪圖享受得罪了如此多的大臣,也難怪會遭人怨恨。

這是他自己在給自己挖坑。

不但周惠王自己挖坑,他祖父周莊王也在挖坑。

周莊王的愛妾王姚生下了庶子姬頹,深為庄王寵愛,為此還專門給他配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不是別人,正是被周惠王搶了菜園的大夫蒍國。失去財產的五位大臣對周惠王懷恨在心,聚集在一起就圖謀造反。由於蒍國是王子姬頹的老師,他乾脆建議推翻周惠王,改立姬頹為王。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不但是祖父在挖坑,周惠王的曾祖父也在挖坑。

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在位時,不經蘇國人同意,強行拿蘇國屬下的十塊土地與鄭國交換。結果,周桓王從鄭國拿到了土地,卻沒能將蘇國的土地交給鄭國。這導致鄭國和蘇國都對周王室心懷不滿。為增強己方實力,姬頹與這幾位大臣馬上又與蘇國聯繫。見有機會可以報復周王,積怨多年的蘇國痛快地答應了與姬頹合作。

公元前675年秋天,五位大臣與蘇國突然一起發難,進攻成周洛邑,但卻無法戰勝周惠王。戰敗的姬頹和五大夫被迫撤退,逃到蘇國的溫邑(今天河南溫縣)。這些造反者都是不自量力之輩,簡直是不堪一擊!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眼看周惠王就要取得徹底勝利,他祖父卻再次給他挖坑了。

公元前693年,周莊王為拉攏強大的齊國,將王姬下嫁給齊襄公。然而,由於齊襄公醜行過多,王姬不堪忍受,嫁入齊國不到一年就去世了。這讓周王室很沒面子,一度想報復齊國。公元前689年,齊襄公聯合魯國,要把衛惠公送回衛國為君。周王室罕見地支持了衛國自立的國君公子黔牟,並派出王室大軍幫助衛國人抵禦齊魯兩國大軍。然而,最終強大的齊國還是擊敗了抵抗者,衛惠公順利回國當上了國君,公子黔牟則被迫逃往成周洛邑。這次事件後,衛惠公對周王室也憤恨難當。

姬頹敗退到蘇國後,蘇氏帶著他前往衛國,尋求衛惠公的幫忙。衛惠公對周王室原本就極為痛恨,見姬頹前來,馬上就同意支持他。這年冬,衛惠公帶上了附庸南燕國,參與圍攻周惠王,並正式立姬頹為王。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衛國的加入,讓形勢急轉直下,洛邑形勢已岌岌可危。

縱觀周王室這次大難,純粹是王室自作自受:不但周惠王在給自己挖坑,他祖父、曾祖父也在不停地挖坑,讓王室不斷地掉入一個又一個深深的坑中,想爬都爬不出來。



見周王室被人這麼欺負,終於有人看不過去了。

公元前674年春,旁觀了許久的鄭厲公出面,想勸和周惠王與姬頹,卻沒能成功。鄭國再怎麼說也是曾經的江湖小霸,雖然沒落,但餘威仍在。一怒之下,鄭厲公就把南燕國國君燕仲父給抓了起來。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這年夏,鄭厲公再次進入洛邑,將周惠王接出王都,安置在鄭國櫟地(今河南禹州市)。這年冬,鄭厲公又把周惠王送回周王畿的鄔邑(今天河南偃師縣東南)。然後,他順路就進入成周,帶回大量的周王室寶器。在姬頹與蘇國、衛國、南燕國軍隊眾目睽睽之下,鄭厲公進出如入無人之境,可見鄭國實力依然不容小視。

這年冬,見鄭國也不敢將周惠王送回洛邑,姬頹與五大夫開始放肆地慶祝勝利,居然「樂及徧舞」!所謂「樂己徧舞」,就是舞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大卷,堯時代的「大咸」,舜時代的「大韶」,禹時代的「大夏」,湯時代的「大濩」,周武王時代的「大武」。六代之樂,平時都是在特定祭祀日上演,如今姬頹罔顧時令,居然都讓人演了一遍!

這引發了鄭厲公強烈的妒忌心,馬上就聯絡虢公丑,說:「寡人聽說,哀傷與歡樂都非其時,災禍必至。如今姬頹觀賞歌舞無止無休,是以災禍為樂事。司寇行刑殺人,國君吃飯時還要減膳撤樂,哪裡還敢以災禍為樂事?篡王位,是最大災禍。正在災禍中卻不知擔憂,憂慮必然會找上門。何不把天子送回複位呢?」虢公丑早就盼望著這個機會了,馬上就同意了:「這正是寡人心愿!」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公元前673年夏,鄭厲公聯合西虢公同伐成周。鄭厲公侍奉著周惠王從洛邑南門殺入,虢公丑則從北門殺入。很快,姬頹和五大夫都潰不成軍,被鄭國和西虢國軍隊殺死於亂軍之中。叛亂徹底平定後,鄭莊公在王宮西邊城樓上設享禮招待周惠王,然後他又學習姬頹——「樂及徧舞」!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為獎賞鄭國救難之功,周惠王把虎牢以東的土地又回賞給了鄭國。這些土地,周桓王時被周王室給騙走了,如今終於又回到了鄭國手中!



鄭國又一次挽救了周王室,讓鄭厲公又有了恢復鄭國昔日輝煌的衝動!想當年,正是祖父和父親對周王室的扶持,才獲得了王室執政卿之位,鄭國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稱霸江湖。難道鄭國現在就不能再稱霸江湖了嗎?

可惜,還沒等到他從興奮中冷靜下來,已經有人對他不滿了。周王室卿士原庄公見鄭厲公也「樂及徧舞」,不滿地說:「鄭伯效仿姬頹的過失,恐怕災禍很快也要到了。」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這年五月,鄭厲公就去世了。

太遺憾了!

如果鄭厲公沒有那麼早去世,他又沒可能與父親鄭莊公一樣,借王室之力,帶領鄭國重新稱霸江湖?

時代不同了。

自從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伐鄭大敗以後,周王室在天下諸侯心目中早已成為一可有可無的存在。周王室的興或者衰,都成了無足掛齒的小事。

在鄭國投靠周王室之前,齊桓公已經在東周江湖稱霸了。公元前679年,齊桓公在鄄地(山東鄄城)舉行會盟,正式宣布稱霸。鄭厲公雖然與會,但他明顯看不慣齊桓公的霸道。這年秋,齊國、宋國、邾國討伐倪國之時,鄭國就趁機去攻打了宋國!你齊桓公想稱霸,可曾經過鄭國同意?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見鄭國如此無禮,齊桓公怒了!公元前678年夏,齊國、宋國、衛國一起去攻打鄭國,替宋國人復仇。

對鄭國而言,可謂是禍不單行。

這年秋,楚國也來攻打鄭國,理由是:鄭厲公回國為君兩年了,居然不向楚國通報!——楚國難道還比周王室大嗎?連周王室鄭厲公都還沒去朝覲過,憑什麼要向楚國通報!

在齊國、楚國雙重打擊之下,鄭厲公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公元前678年冬,他又到宋國參與幽地之盟,向齊桓公認輸。然而,齊桓公仍然怒氣未消,第二年春,又將到齊國訪問的鄭國執政卿叔詹給抓起來了!

太欺負人了!走投無路的鄭厲公,這才想起了周王室。公元前676年,趁周惠王剛繼位,到洛邑去尋求周王室支持。只是沒想到,還沒等周王室幫上鄭國,鄭國反倒是拯救了周王室一把!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四處被人欺負的鄭國,還想借周王室上位、稱霸江湖,就算是鄭厲公多活幾年,也是痴心妄想!



雖然拯救周王室的鄭國不可能稱霸,但令人奇怪的是:早就打出「尊周」口號的霸主齊桓公居然也沒救周,反倒是讓鄭國和西虢國撿了現成便宜。

公元前683年,周莊王將王姬下嫁於齊桓公,就期盼著齊國能扶助周王室。齊桓公也明白周莊王的心思,很快就投桃報李了。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公元前681年,齊桓公組織北杏(齊地,山東東阿)之盟,宋國、陳國、蔡國、邾國都派大臣參加了,以定宋桓公之位。宋國的君位,憑什麼要齊國人說了算?這年冬,宋國就背盟了。

志在稱霸的齊桓公當然不會放過宋國,馬上準備伐宋。然而,在伐宋之前,齊桓公作了一件頗具象徵意義的打事——向周王室請求支援。齊桓公居然想起在伐宋之前還向周王室請示,這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周莊王當年的聯姻之舉,多多少少起了一些作用。當然,這更是學習小霸鄭莊公的做法,可以令師出有名。也就是宋國這樣的大國才這麼麻煩,像遂國這樣的小國,齊國誰都不說直接就出兵給滅了!

數十年來,第一次有諸侯在討伐之前向周王室請示,周僖王興奮萬分,立刻就答應了。公元前680年春,齊國、陳國、曹國一起討伐宋國;這年夏,周王室派大夫單伯帥師支援。強大的壓力之下,宋桓公被迫向齊國低頭。這年冬的鄄地之盟上,在周王室的見證之下,宋國正式承認了齊國的霸主地位。

從宋國的臣服過程可見,齊國在稱霸之初,與周王室相處還是非常融洽。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可為什麼齊桓公在王室遭難時會冷眼旁觀呢?

首先,周惠王這次遭難,純粹是咎由自取。如果不是周惠王過於貪心,怎麼會有那麼多大臣造反?因此,即便齊桓公願意與周王室交好,他也不想去幫一位貪得無厭的周王。

其次,在反對周惠王的陣營中,還有衛國存在。衛惠公是宣姜之子,是齊襄公送回衛國才當上了國君。齊桓公稱霸以後,衛國也積极參与齊國的會盟與征伐。可以說,衛國是齊國長久以來最堅定的盟友之一。因此,不到萬不得已,齊桓公也不想與衛國為敵。

最後,在救周之難時,鄭國已經近水樓台先得月了。鄭厲公強勢介入了周王室這場內亂,並憑藉實力最終解決了這場內亂。齊國雖然是霸主,但卻與鄭國有著深深的過節。如果齊國參與扶持周惠王,就得屈從於鄭國。以齊桓公高傲的個性,當然不可能在鄭國之下來拯救周惠王。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難,奇怪的是,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不救

因此,堂堂的東周霸主齊桓公,只能對周王室這場內亂做壁上觀。



縱觀此次大亂過程,其實就是周王室一直在給自己挖坑:周惠王曾祖父、祖父以及周惠王自己,上下四代周王都挖坑不倦,最終釀成了這場王室大難。然而,在周王室遭遇大難後,奇怪的局勢卻出現了:救難者無法稱霸,稱霸者卻始終不救。這是因為天下之主的能量已不足掛齒,實力才是江湖稱霸的關鍵性要素。沒有實力,即便是救了天下之主,也無法稱霸天下;有實力,又能救天下之主,稱霸江湖就能順風順水。

世道已經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