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大家熟知的宋代詞人:神童出身官至宰相,大辦書院培養人才

這個大家熟知的宋代詞人:神童出身官至宰相,大辦書院培養人才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也許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沒有他的《一曲新詞酒一杯》為更多人所熟悉,但是傷春悲秋的思想和意境則是一致的。

自古詩人或才華橫溢,或豪放不羈,但是他們畢竟都具備多愁善感的特性。看晏殊的詞,似乎總能夠讓人聯想到那些懷才不遇在酒樓妓院飲酒作賦表面光鮮內心落寞的風流才子們。其實不然,晏殊絕對不是一個只會風花雪月的落寞才子,他十四歲參加殿試,被宋真宗賜同進士出身,十八歲任光祿寺丞,然後一輩子都在宦海沉浮,晚年官拜宰相。晏殊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一生創作出一萬多首詞,故有「宰相詞人」之稱。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晏殊自幼聰明過人,五歲能詩,七歲能文。宋朝設立有童子科,江南按撫張知白按照宋朝童子科的選拔規則,將晏殊以神童的身份推薦。晏殊因此獲得殿試資格,後來,十四歲的晏殊和來自各地的數千名進士同時入殿參加真宗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晏殊的神色坦然,毫不膽怯,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宰相寇準說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張九齡難道不是外地人嗎?」真宗把晏殊與唐代名相張九齡相比,可見對其寄予厚望。

晏殊雖多年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他善於發掘和培養人才,唯賢是舉,替朝廷培養了許多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范仲淹、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韓琦、富弼、歐陽修等皆經他栽培、薦引而得到重用。韓琦連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是晏殊女婿,後來也官拜宰相。

晏殊對教育也有著獨特的見解,他曾大辦學校,廣泛培養人才,歐陽修稱讚他「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晏殊任應天府期間,極重視書院的發展,大力扶持睢陽書院,力邀范仲淹到書院講學,培養了大批人才。該書院與白鹿洞、石鼓、嶽麓合稱宋初四大書院。這是自五代以來,學校屢遭禁廢后,由晏殊開創大辦教育之先河。在宰相任上時,晏殊又與范仲淹一起,倡導州、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容,官學設教授。自此,京師至郡縣,都設有官學。為宋朝科舉制度的完善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這就是有名的「慶曆興學」。慶曆興學最終因歐陽修被排擠而失敗告終。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者/不文

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因勾搭宮女被皇后逼得離宮出走差點出家當隱士
被老百姓稱為海青天的清官海瑞,為什麼會被質疑人品有問題?

TAG: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