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如果太陽死了,地球會發生什麼?

如果太陽死了,地球會發生什麼?

周一·最新發現 | 周二·牧夫專欄

周三·太空探索 | 周四·觀測指南

周五·深空探測 |周六·星空的詩| 周日·天文周曆

如果太陽死了,地球會發生什麼?

圖為太陽,儘管它已經燃燒了45億年,但它只走過了一半的壽命。

Credit: NASA/SDO

--------------------------------------------------------------------

一顆顆恆星都會從誕生、繁榮,走向最後的消亡。太陽也是如此,當它離去的時候,地球也會從此說再見。但我們的地球可不是個安分的「傢伙」,它才不會靜靜地進入「黑夜」。

當太陽在死亡的陣痛中逐漸膨脹成一個紅巨星時,它會使整個地球被蒸發掉。也許這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故事結局,但從目前的來看,還沒必要立刻給太陽的死亡買個保險,因為還有很長時間。

從現在算起,至少還有七八十億年,而人類存在的時間不過寥寥。如果把地球目前的年齡壓縮為一天的24小時,那麼人類存在的時間最多只佔了最後1秒。如果單單考慮恆星的壽命這一點,那我們的存在似乎顯得微不足道。

那麼當太陽「滅了」將會發生些什麼呢?

「 答 案 」與太陽的發光機制有關。

隨著大量氫、少量的氦以及一些其他元素聚集在一起,恆星開始慢慢形成。由於氣體本身有質量,所以如果把大量的氣體放置在一個地方,那它們就不可避免地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坍塌。於是使得原恆星內部產生壓力,這壓力加熱氣體致使其電子與原子分離,此刻的氣體變成了帶電的或者電離的(一種被稱為等離子體的狀態)。

每個氫原子含有1個單獨的質子,當與其他氫原子融合聚變後,則變成了含有2個質子和2個中子的氦原子。聚變釋放出的能量以光與熱的形態釋放,它們產生朝外的壓力以阻止氣體的進一步塌縮。

這兒有充分的氫元素能夠維持這一進程使之持續幾十億年,但最終,太陽將再也無法產生出那麼多能量,在自身重量的影響下,它將一步步走向滅亡……

此刻,它再也不能產生充分的壓力來使氦元素聚變。在太陽核心表面留下的氫元素將會繼續聚變,產生出一點兒額外的能量,使得太陽繼續保持光亮。

然而,氦核會自行塌縮,同時釋放出能量,雖然不是通過核聚變。而只是由於壓力的增加(壓縮任何氣體都會增加其溫度)。能量的釋放導致更多光和熱的產生,使得太陽變得更亮。然而,另一方面,這能量會使太陽膨脹成一個紅巨星。

紅巨星之所以呈現為紅色,是因為其表面溫度比像太陽那樣的恆星要低。即便如此,它還是比溫度更高的同類要大的多。

解釋:一個膨脹的紅巨星正要吞沒旁邊的一個氣態巨行星。在太陽系裡,當太陽變成膨脹的紅巨星,水星、金星乃至於地球也會是如此下場。

-------------------------------------------------------------------------

根據2008年的一項研究預測,太陽將變得很大以至於最外層表面周長達到約1.7億公里。變成一個能夠吞沒水星、金星、地球的紅巨星需要500萬年

在太陽要變成一個紅巨星的時候,地球將會被「烘烤」成一個氣態行星,海洋蒸發分解成了氫氣和氧氣。氫氣逃逸到了太空,氧氣和地表岩石發生反應。

那時,氮氣和二氧化碳可能會變成大氣的主要成分。到那時,我們的後代子孫將會選擇去火星甚至是太陽系外更遠的地方生存。但即便是火星也不可能一直是適於人類棲息的地方,一旦太陽變成了紅巨星,在當前軌道的天王星可能也熱得難以生存,更別說那時的火星了。

相關專家指出:太陽這類恆星在太陽風的影響下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失去質量,越來越輕。太陽周圍的行星軌道會逐漸膨脹,但這速度不會快的足以拯救地球,如果海王星的邊界夠遠的話,它可能會成為人類的家園。

行星狀星雲

大約20億年後,太陽將會使氦融合成碳和一些氧,但在這過程中只釋放少量能量。一旦最後一點氦消耗殆盡,就再也沒有足夠多的輻射能可以使太陽保持膨脹去對抗自身重量。此時,太陽的內核會變成一個白矮星。膨脹的太陽的外層與其核心的聯繫不再密切,由於它們之間距離很遠,所以當內核坍塌時,它會離開大氣層外層,結果是太陽變成了一個行星狀星雲。

由於白矮星是靠壓縮而非聚變加熱的,最初它們相當熱,表面溫度可以達到5萬華氏度(接近28000攝氏度),它們會照亮星雲中緩慢膨脹的氣體。因此,數十億年後外星人中的天文學家們可能會看到類似天琴座環狀星雲(著名的行星狀星雲)的東西,我們的太陽曾在那裡閃耀。

天琴座環狀星雲

一顆正走向滅亡的類太陽恆星周圍發光的物質

Image: NASA, May 23, 2013.

------------------------------------------------------

來源:http://astronomy.com

作者:Amber Jorgenson

翻譯:匡仁昆

校對:南珂婷

編排:劉文慧

責任編輯:解仁江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天文濕刻』 牧夫出品

微信號:astronomycn

打賞通道

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牧夫天文論壇 的精彩文章:

2018年度彗星觀測指南
NASA工程師的新點子:小體量的能量,超乎你的想像

TAG:牧夫天文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