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曉東;傳統武術真的無人能打敗我了嗎,所謂高手在民間如今在哪?

徐曉東;傳統武術真的無人能打敗我了嗎,所謂高手在民間如今在哪?

傳統武術一直在打,只不過因為沒有屬於傳統武術的專業競技平台,這批人都在打搏擊比賽,而這一群人,無論是在仙迷,還是傳武黑,甚至在一些傳統武術界的人眼中,都不是屬於傳統武術的人。

想玩實戰的高手,大多數都去打搏擊去了,因為只有搏擊比賽才有高水平的對手,他們只是不愛網上發言而已。

傳統武術界從來不是個整體,內訌嚴重,大類分四類人。

第一類進入搏擊界,兼修搏擊,打搏擊比賽去了,成為了職業搏擊選手。

第二類

還沒有進入職業搏擊界,又追求實戰的民間傳統武術練習者,沒有人脈,沒有資本,壓根沒什麼話語權,由於缺乏資源,也培養不出什麼很厲害的高手,偶爾有個高手出來,也是業餘性質,和職業搏擊選手沒法比,最可笑的是這批有心追求技擊的人,在現在的武術界不少把持人脈資本的人眼中,是異類。

第三類

就是把握著傳武界人脈資源的大佬,大派,壟斷了話語權,他們避諱實戰,打著正宗的旗號,吹噓震天響,手下養著專業選手,搏擊界和他們井水不犯河水,普通的傳武練習者沒有能耐惹他們。

還有一些沒什麼太大人脈資源的,愣是借著這股風渾水摸魚,混個大濕名頭,弄的學生也不少,你找上門要切磋,人家就敢來陰的,群毆,偷襲,放狗,獵槍,實在不行報警,不怕你鬧事。

第四類是不追求技擊的,分為武術套路運動員和業餘與民間愛好者。

武術套路運動員出來多走的是影視路子,練的是追求高新美難的套路。

民間則屬於體育活動性質,自娛自樂,大家就是求個強身健體的愛好,人家就是不喜歡游泳和健身,喜歡打打套路,練練樁功。

你要說民間的高手,沒有兼修搏擊的是沒法和搏擊選手比的,因為高水平的對手都在搏擊界,沒有和高水平對手打過,你怎麼能變強,而不練搏擊,你又不可能在現代搏擊的擂台上取得成績,這就好比傳統空手道與現代搏擊的區別,這類傳統武術和搏擊兼修的真正高手,都在擂台拼殺。

中國格鬥總體上是落後的,外國的武術競技職業化,比中國早了好幾十年,歐洲比東亞早,日韓比中國早。

加上國家並不重視格鬥這項體育運動,沒錯,格鬥現在就是一樣體育運動,不要太高看了,中國體育的發展方向基本以奧運項目為主,其次是全運會。

中國式摔跤自從被開除全運會後地位就一落千丈…基本放羊…全靠民間傳播。

國人別說對格鬥的意識了,就是對健身的意識都沒有歐美廣泛。

中國才過溫飽階段沒多少年呢,格鬥的整體市場化壓根不行,著急也沒有用,以目前來說,其實MMA市場在擴充,健身意識在逐漸覺醒,整體上是在上升階段的,傳武界有一些人一直在堅持,即使話語權被壟斷,順利的話,00後、10後會繼承夢想的

現代武術的組成部分都是傳統武術

但是和國內傳武的區別在於體系上的現代化改裝

MMA體系下可以說是養蠱了

文物第一武無第二

把不同流派放在一個場地里找出一個勝者

這個勝者能夠獲勝一定是有原因的

通過分析這個原因,對抗針對

然後再來一輪養蠱決出下一個勝者

重複上面的動作

這是早期MMA」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法

BJJ在UFC早期大放光彩的時候,

也類似於我國對於氣功內功神秘地崇拜

只不過針對BJJ的方法很快就通過大量分析,演練找出來了

BJJ衰弱了一段時間之後找到了針對針對BJJ的方法

如此循環,現今體系下的MMA其實是針對已有武術之間互相應對的集合

除非民間的高手能拿出超越現在MMA體系包含的格鬥類型與風格

不然上來防住一回合,

然後把大師的太極歸進路邊按照應對王八拳的戰術往死里打

那就是政治事件了

真正想練的好,想和高手過招,想揚名的人,都去打各種搏擊賽了。但是為了比賽,必須得練相應的搏擊術,時間長了主要技術都變成那項搏擊術的了,所以不會說他們是練傳武的,最多提一下以前練過一陣。

關於高手在民間的,很遺憾,當前大環境下基本是沒有了,真要有也是退役的搏擊運動員之類的,這個沒有辦法的,最高水平的那一批全在擂台上,技擊練了不打等於不會打,只能強身健體,民間你找誰去練?不找高手對練,成不了高手,閉門造車造不出來的,閉關修鍊二十年出關天下無敵,那不是練武,那是修仙。

還有人相信地下黑拳有高手,這個其實和高手在民間的道理是一樣的。黑拳有實戰,更殘酷,沒錯,但是黑拳水平高不到哪裡去。因為他違法,註定了規模大不了,更容易傷殘,也註定不可能費很大精力去培養一個選手。你要想,培養一個格鬥選手多不容易,本身天賦百里挑一,營養師,理療師,健身指導,好幾個格鬥教練,這麼多人力物力投進去,就讓他這麼去地下打生打死?去打正規比賽多好,不但名利雙收,傷殘率還低,職業生涯也長。反過來說,要真有黑拳高手後面也肯定去打ufc了,有名有錢又安全。UFC本身也就是大型地下賽事轉正洗白的。

所以要看你怎麼定義傳統武術,如果是指那批還在練一百多年前那一套東西的,少有實戰經驗的武者,那還是真打不過現代這些職業搏擊運動員。任何技術,職業化了才能強啊!古代大將為啥百人敵,戰場拼殺出來的,職業砍人。清末民初為啥那麼多厲害的武術家,因為人家是職業打人,論高下不在嘴皮子上,在手上。

但我不是說傳武沒有希望了,傳武的理論不差的,其實有些還很先進,我自己練mma有感覺,啥整勁,步如趟水,連消帶打,力從地起,現在這些站立搏擊術裡面都有,地面技術巴西柔術那一塊,和太極好多理論都相通。傳武缺的是改革,需要職業化商業化和其他格鬥術融合。至於無人能打,這個在目前真的是事實了,我們要勇於承認,像丁浩那樣又是沒吃飽又是地滑又是興奮劑的找借口,我很不齒,內行人看了視頻就知道差距了。敢承認不如才有改革的動力和決心,永遠找借口只能自己騙自己,沒有希望的。巴西柔術當年也被人當作是騙子,但是格雷西家族贏下了第一屆ufc,為柔術正了名,第一是他有真材實料,第二是柔術適應這個1對1的擂台。同樣的,傳武也要正視自己的不足,要改進,去適應當下環境,而不是坐在那裡自欺欺人。適者生存,不去適應環境終究會被淘汰的。傳武是主動求變,還是消失在歷史長河,就看這一步了。

傳統武術這個群體是個泛文化群體,與晚上跳大媽舞、周末打下高爾夫、沒事去釣魚、甚至與沒事擼把吃雞的群體都沒本質上的區別,只是一種因個人愛好被拉入的泛文化群體的人而已。當然,這種愛好的方式不是一時興起的,所以有「傳統」兩個字。

請別把傳統武術這個群體看成一個社會組織,這個群體因為人文、地域、拳種識別及個人經歷而無限的分散。

————

至於誰打誰,在當前的社會形態里,只是代表他們個人的選擇,對整個傳統武術這個泛文化群體而言,基本都是普通人,千不足一的人能吃上與這愛好稍稍有一點點兒相關的飯碗就不錯了,何況誰也代表不了誰啊。

不可否認想當高粉盟主的人有不少,只是傻子都知道,普通人只會管自家冷暖,動不動被代表就算了,還動不動就被人這樣那樣的分立挑撥就沒意思了,普通人只是無力改變太多,卻也不都是傻子。玩這種明爭暗鬥不就為了吸粉嘛?盟你主啊媽!

普及普遍地學練打法,對普通人而言也基本沒有什麼正面的人生意義,天天拿刀子練捅,早晚有一天會捅到人,所以我非常理解國家在建國之初想盡辦法引導習練者們去掉傳統武術中的打法。雖然那些打法在當時就已經有相當多的不合時代了,但一樣危害社會,如果放任這些打法隨時代的進步而反覆改進,肯定會動搖社會根本穩定的。

但是在國外有賽台交流時,國家也會適時以體育項目方式推出散手、散打,斷代又重新形成的散打對外也是一路風雨走過來的,甚至可以說,散打外戰失敗最慘的時候,感覺就跟現在的傳統武術愛好者與半拉子專業對打的感覺一樣。這些過程,年青人有幾個知道的?社會形成的代差與人一代代的觀念代差是很嚴重的,武術的代差也在這裡放著哪。

想到了菲律賓短棍,那東西趕上了李小龍這班車挺火的,但人家的東西,因地域不同也是有很多流派的,流傳來流傳去,最終又成就了甩棍。有人因甩棍愛上了藤棍,又人也因為藤棍愛上了甩棍,愛什麼是他們的自由,非要對立起來打一場嘛?沒必要吧?

說實話,主動推送到普通人眼前沒完沒了的打打打,跟看完一場又一場的蹩腳演出有什麼區別?

請別把觀眾都當成傻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月彤陽 的精彩文章:

中國傳統武術現在真的不敢打了嗎?還是已經不能打了,徒有其表?

TAG:冷月彤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