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扒開美國的褲子!精彩大戲才剛剛開始!

扒開美國的褲子!精彩大戲才剛剛開始!





本文內容取材於網路,作者未知,如有侵權請告知 立即刪除


整理人:水木然,版權歸原作者




思考一下最近世界上發生的大事:從中美貿易戰、敘利亞戰爭,到中興和華為的制裁案,再到朝鮮放棄核試驗、準備全力進行經濟建設等等,生活在當下的我們,能夠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似乎越來越無法按照傳統的規則運轉下去,出乎意料的事情在接二連三的發生……




越是這樣的時刻,我們越需要對世界局勢有深刻的認知!



這個世界究竟在發生什麼?世界的未來在哪裡?我們該何去何從?讀完此文,你就明白了。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兩股力量在較量,一陰一陽謂之道。當今的世界,這兩股力量就是中美的博弈!







美國所帶動全國化循環體系不斷衰落,已經處於苟延殘喘,而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則正在推動新一輪全球化體系。


下面是具體的分析和梳理:


1


美國的全球化







美國依靠什麼統治世界?——軍事/科技/文化/美元。

美國正是通過軍事/科技/文化/美元這四樣東西制定有利於自己的經濟規則,從而建立能夠被美國掌控的世界經濟秩序。




美國的經濟秩序依靠美元來建立,全球的印鈔權是美國的核心權力,任何挑戰美元國際貨幣地位的行為,都會被美國無情並且嚴厲地打擊。


美元價值的錨定設計得非常巧妙,表面上美元的信用之錨是美國政府和來自美國國民的稅收,而實際上更多是原油。

原油和美元的掛鉤,是美元體系最偉大的設計,也是任何想要替代美元作為原油結算貨幣遭到打擊的原因,更是中東多年來不得安寧的原因(敘利亞戰爭)是俄羅斯遭受油價下跌後傷痕纍纍的原因……

世界各國通過出口商品給美國,獲得美元,如果這些美元要換取美國的商品,美國是沒有那麼多東西給你的,美元盈餘的國家只能買入美國國債,還要擔心它賴賬,這是相當無奈和痛苦的。如果原油不再強制性用美元結算,大家或許就不再那麼需要美元了。


實際上,現在美元信用之錨的本質和關鍵是:擁有美元,就等於擁有購買原油的權利,而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需要對外購買原油,至少目前原油還是主要能源。


如果中東哪個國家敢於接受歐元作為原油主要的結算貨幣,那就會有麻煩,如果敢於接受盧布或人民幣,則會挨打,甚至被顛覆政權。當然,要顛覆一國政權是在美國依然強有力的前提下,以及對方實力相對較差並且沒有中俄強力支持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美國的全球經濟秩序制度的代表是老版本的WTO和TTP,不管是WTO還是TTP都是在美國領導下各國分工協調、貿易互動的規則。



美國的全球軍事秩序的代表是北約以及它和日本、菲律賓、韓國等簽訂的所謂的安全條約,為各國提供安全的同時也提供了「威懾」,並且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忠誠」。









美國把世界經濟體系分為三個層級:資源提供國、生產和商品輸出國、消費和標準制定國(主要是美國)。

這三個層級是金字塔結構,即資源提供國處在被壓迫的最底層,生產和商品輸出國處在中間層,而消費和標準制定國則處於具有統治地位的頂層。經濟利益從底層往上輸送,軍事、政治和文化控制則從頂層向下輸出。


在美國設計的全球化經濟體系中,美國對俄羅斯、中東、拉美的國家說,你們只要賣資源就可以了,用資源換到美元後,就可以買到你們想要的一切;對中國、東亞的國家說,你們只要生產商品就可以了,用商品換到美元後,就可以買到原材料和你們想要的一切。


其實,早些年鬧得滿大街的人都知道的「全球化」、「地球村」的概念,本質上是美國的全球化分工的布局和理念輸出,其實它是美國精心設計的一個利己的「遊戲」和聰明的「騙局」。


之前三五年時間,在強勢美元戰略和油價下跌戰略之下,世界的通縮讓美國大大受益,通過玩通脹、通縮、金融危機的把戲,美國總能在自己設計的全球化分工體系中撈到足夠的好處。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資源輸出國的「破產」、「倒下」或「傷痕纍纍」,即便強大如俄羅斯,也被油價下跌和盧布下跌搞得沒有了往日的雄風,甚至到了被人欺負的地步;而較多的生產和商品國也被大宗商品的暴跌連累,哪怕是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實體經濟也「低迷」運行了好幾年。應該說,美國為了自保,為了維持美元體系,為了遏制中國,為了打擊俄羅斯,為了威懾中東,這些年「玩」強勢美元和油價下跌,著實收割了大半個世界。


同樣是世界大國的俄羅斯、中國、美國,為什麼這幾年的境遇完全不同,因為當前世界的遊戲規則大多是美國制定的,因為俄羅斯很不幸地處在全球經濟分工的底層, 而中國則稍微好一些,處在中間層,俄羅斯除了賣油已無法致富,這是極其可憐的,而中國則是通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獲得了全球最大的產能和先進的技術,並且實實 在在地積累了巨量的財富。所以

對大國來說,布局和戰略遠比戰術重要得多。


由此,我們已經可以得出美國所設計和推進的全球化的本質:

美國的全球化是強弱等級分明的全球化,是霸權統治的全球化。


美國對世界經濟體系三個層級的劃分、分工和利益傳送的設計,也讓美國不斷受益,而對其他國家來說則是平時的利益納貢,和不定期被血腥掠奪。







所以說,美國的全球化綜合來看就是「強權」統治。順從美國的國家,可以在為美國輸送利益的基礎上生存和發展,不順從美國的國家,則會被美國打擊甚至被顛覆政權。即便是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美國也要求必須聽它的,才能融入它所設計的全球化體系,否則就會被踢出體系並且受到「攻擊」。


2


中美的碰撞


在美國的全球化體系中,除了美元之外,美國在科技方面還是全球最為領先的,不管是軍事技術還是民用技術的輸出,不管是品牌還是產品的輸出。


所以美國就依靠掌握的各行業的核心技術,讓世界淪為他們的工廠,他們從中賺取巨額利潤。


而中國人卻很聰明,通過不斷的學習和

創新,碾碎了美國的科技壁壘,創造出了很大可以替代那些高科技的產品,

中國人擅長把打破高科技的壟斷,把高科技產品賣成白菜價,

讓全世界人們一起享受科技成果,這就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大貢獻,這也恰恰是讓美國不爽的根本原因。



既然中國的產品又好又便宜,那麼全世界都來買中國的東西,當然也包括美國人,那這時美國只有給中國的產品加稅,才能保護本國產品。




美國之所以堅要和中國打貿易戰,只有貿易戰還不行,美國還要粉碎我們的核心技術,

美國當然不希望任何國家掌握晶元這樣的核心科技成果,這就是為什麼貿易戰之後,美國要對中興和華為以及阿里雲下手的原因。



雖然現在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可以和美國並駕齊驅,但是美國最擔心的不是中國的互聯網,而是中國的高科技行業,一個國家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什麼?房地產?互聯網?都不是,而是高科技。




美國制裁中興和華為只是一個開始,美國要打擊的正是中國高科技,是更長遠的目標就是——中國製造2025。




中國該怎麼辦?







3




中國的全球化




改革開放40年後,特別是加入WTO十多年後的中國,已經實現了初步的繁榮,坐穩了世界第二大國的位置。繁榮之後的中國,一定要重新梳理和整理一下國際的秩序。




中國已經建成了完善的工業體系,塑造了一流的勞動力人才,建立了相對高效的行政機制,更重要的是擁有了世界最大的產能、商品生產能力和相對先進的技術(並且擁有技術進一步提升的機制和對科技人才的強大吸引力)。雖然美國會強烈干擾,但中國憑藉產能、商品生產能力和技術(軍事技術和工業技術),還是可以建立自 己主導定義的全球化體系。



人民幣將是中國主導設計的全球化體系中的主要結算貨幣,但我們並不排斥其他成員國的貨幣,比如盧布、歐元,我們甚至不排斥美元,一攬子貨幣都可以成為全球貿易的結算貨幣。

為什麼中國的胸懷如此開闊,在自己設計的全球化體系中允許別國貨幣成為結算貨幣?因為自信!


如果所有貨幣同台競技,各國在貿易結算中自由選擇,而不是說用軍事壓迫強制規定原油的結算必須綁定哪個貨幣,那麼人民幣將會慢慢勝出。為什麼?


因為當紙幣和金銀脫鉤後,表面上各國貨幣的信用之錨是各國政府的信用和稅收(美元的信用之錨還有原油的掛鉤),實際上是各國的商品生產能力。設想一下,如果持有澳元時想要找澳大利亞政府換取商品,結果可換的商品很少,持有盧布時想要找俄羅斯政府換取商品,結果可換的商品更少,而持有人民幣時想要找中國政府換取商品,則幾乎可以換到任何商品並且要多少就給你生產多少,那麼人民幣自然就勝出了。

人民幣身後中國的產能、商品和技術,是它的真正價值所在。


中國人有了錢更喜歡添置固定資產,美國人有了錢更喜歡消費,中國的GDP更多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在推進,美國的GDP則更多是比較虛的服務業在維持,由此相對於美國,物質財富在中國就積累的也來越多了,這也是人民幣的價值支撐。




中國設計的世界秩序的代表是:上合組織、亞投行、一帶一路、自貿區、高鐵技術、產能輸出等。

其中上合組織解決一部分安全問題、亞投行解決貨幣問題、一帶一路解決貿易問題、自貿區解決金融問題、高鐵技術解決運輸問題、產能輸出解決商品生產問題。








美國版全球化的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個層級是金字塔結構,而中國版的則是平等結構。


資源提供國、生產和商品輸出國、消費國三者是平等運行的,互相之間的利益大體上只存在互換,而不存在剝削,因為三者本來就互相需要,所以只要相對公平和自由,其貿易互動和利益互換自然會發生和發展。


當然標準的制定者主要是中國這個最大的生產和商品輸出國,其他國家也可以參與標準的制定,或者把本國的規則融入大的規則中。









在中國版的全球分工體系中,資源國只要願意接受人民幣結算,就可以把資源賣給中國,然後用收到的人民幣換取中國的產能、技術、商品和服務,也能換取其他接受人民幣結算的國家的資源、商品和服務。當然,該資源國也可以把資源賣給其他國家,至於貿易雙方用人民幣結算還是盧布結算、美元結算或其他貨幣結算,雙方可以自行約定。



生產國只要願意接受中國企業的投資、技術輸出、品牌輸出,或者願意接受人民幣為記賬貨幣的貸款,中國就願意出錢、出技術、出經驗把工廠建到它想建的地方,它出勞動力,生產出商品給本國用或出口給其他國家,若是出口商品願意接受人民幣結算,則獲得人民幣後可以換取中國或願意接受人民幣的國家的商品和服務。


消費國只要願意接受人民幣結算,就可以用人民幣購買中國或願意接受人民幣的國家的商品和服務。


當然,某些國家可以同時具備資源提供國、生產和商品輸出國、消費國這三個角色,比如中國就是這樣的國家,中國即可以提供其他國家少有的稀土資源,也具備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能力,同時還擁有世界最多的消費人群。




在這樣的體系中,雖然人民幣不是強制性的結算貨幣,但由於在各個環節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更加便利和有保障,所以越來越多的貿易行為會自動採用人民幣結算,由此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就會大大加快。






由此,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中國所設計和推進的全球化的本質:中國的全球化是和平共處的全球化,是王治思想、天下大同的全球

化。




「王」和「霸」的最大差別是,「王」講究自我的高尚和它國的尊敬,「霸」追求自我的利益和它國的順從。

參與中國版全球化的國家,可以求同存異,只要優勢互補就能愉快地參與其中;任何國家可以自由選擇,如果選擇融入,就和中國一起繁榮,共享利益。











中國的全球化體系中:




第一,人民幣雖然不是強制性的結算貨幣,但確是主要的結算貨幣,並且慢慢會成為各國首選或次選的結算貨幣,由此人民幣可以實現因為其他國家的強烈需求而「被動綁定」的貨幣國際化(美元是「強制綁定」的貨幣國際化),中國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世界印鈔權、鑄幣稅和通脹稅。


第二,表面上人民幣的價值掛鉤的是中國政府的信用和中國國民的稅收,而本質上掛鉤的是中國的商品和服務,目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綜合來講是世界第一的,中國的工業產能、先進技術、巨量商品、一流服務都是實實在在的價值並且是可持續的價值存在,因此長遠來看人民幣價值的保障力是非常強的。


第三,雖然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在科技方面是後來者,但經過建國後數十年的努力,中國的科技優勢已經展現出來。無論是軍事技術、航天技術、工業技術,都是世界一流的,並且政府對技術進步的支持是強有力的。


第四,中國能夠為世界輸出利益,並且是全球利益輸出能力最強的國家。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大陸文明的佼佼者、泱泱大國,對中國進行貿易戰和科技封鎖這樣的事情,中國會有無比強烈的抗性,只有在國弱之時中國才被迫收縮,國強之時都會重新建立陸地大一統和海陸兩方面的對外輻射。



第五,中國對世界經濟體系三個層級的劃分、分工和利益互換的設計,讓中國處在被需求的中心地位和成為利益互換的最大受益者,其他國家可以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和中國以及各成員國互換利益、共享繁榮。









所以說,

中國的全球化綜合來看就是「包容」共處

。願意和中國合作的,可以求同存異,互換優勢和利益。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勢,只要願意把優勢注入到中國版的全球化體系中,就能和其他成員國互換利益,每個國家都是相對平等的利益輸出者和利益獲得者。當然,遊戲規則主要由處在中心地位的中國制定,而其他成員國則可以參與協商規則的制定,不存在中國強行制定規則、強行掠奪的行為。


這就是美國的全球化和中國的全球化。







中國和美國的核心矛盾是什麼?——美國允許中國在美國的統治下強大,讓中國繼續做美國的「農民工」,最多是「農民工」+「白領」,而決不允許中國成為「金領」甚至「股東」;而中國只想和美國平起平坐,玩自己的遊戲,不被美國控制的遊戲,主動的遊戲而不是被動的遊戲,成為遊戲的主角而不是配角。


4


未來的商機


再來看一下中美博弈中出現的商機:


1、布局中國股市的長期牛市。既然期待中國要崛起,並且推出和實現中國版的全球化,那麼中國的經濟長期來看就會向好,股市也就會是長期牛市,目前來看,買入相關股票然後傻傻持有或許多年後會有大驚喜。


2、 布局產能輸出/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媒體/新模式之下,商品的繁榮和創業或股權投資機會。在一級市場、一級半市場、二級市場和衍生品市場, 由於中國經濟引擎的升級(從膽大的企業轉為資源的企業,進而轉為創造的企業),布局相關領域的股權、股票和大宗商品就能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當然如果是創 業也最好是選擇技術創新領域、模式創新領域或財富管理領域。





3、布局人民幣國際化。不管美國願不願意,中國都會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並且在全球較多國家和地區的真實需求下,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會越走越寬,所以在金融和外匯的人民幣相關板塊應該也是有機會的。(這方面我不懂。)


4、布局中美博弈對抗之下,不定期出現的世界的局部動蕩所帶來的大波動。這主要是投機的機會,就是賺取相關金融品種大幅波動的價差。


5、布局一帶一路體系中的國際貿易機會。看看哪些商品在一帶一路中交換和運輸的需求大,也值得相關企業去布局。


5


世界大潮



歷史的規律總是不斷重演。




世界頭號強國崛起、稱霸、然後衰落,在這個遊戲劇本裡面,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永遠玩下去。




羅馬帝國統治歐洲一千多年,條條大路通羅馬,直到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統治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號稱日不落,直到二戰後民族主義運動帝國土崩瓦解。




沒有一個強國能夠逃脫衰落的命運,包括現在的美國。







摩根大通就做過統計,每一個世界霸主的強盛時期大約都是100年,每隔一個世紀,世界就會出現一個新的霸主:




19世紀是英國的,20世紀是美國的,21世紀是中國的。




中國和美國,一個晨起朝陽,一個是夕陽西下。新舊世界的交替必然發生摩擦,中國的崛起一定會挑戰美國人制定的遊戲規則。




新舊世界的交替必然發生摩擦,而革命派和保守派之間的鬥爭將成為接下來世界的主要矛盾。




走著瞧!世界的好戲都在後頭!




巴基斯坦將宣布重大決定,中國樂瘋了,美國坐不住,看巴網民評價


近日,巴基斯坦為了加快與中國貿易合作的步伐,宣布一項重大決定,該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人們的熱議,美國徹底坐不住了,美專家指出,中巴之間若做出這一舉措,中國軍力有望在2018年實現「全面開花」,進一步提升全球化作戰能力

......


巴基斯坦到底宣布了什麼重大決定呢?竟讓美國如此急躁!


點閱讀原文,邀您加入

軍迷交流群

,查看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榜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臨死前,發生 3 件怪異事件,科學無法解釋!
【點兵685】俄羅斯白送的航天裝備都不要,中國航天驕傲了?事實真相令國人振奮

TAG:軍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