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踏青自助游攻略:光影潮音寺,天津衛的百年守護神

踏青自助游攻略:光影潮音寺,天津衛的百年守護神

潮音寺,原名南海大寺,又名雙山寺。作為海河下游最為著名的寺廟——潮音寺,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和天津建衛同年,也有六百年歷史,它朝向大沽海口,是全國少有的座西朝東的廟宇,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沽街道境內,是大沽街道對外開放的文物古迹。(圖片來自東方IC)

潮音寺是由當地居民集資興建的廟宇,明嘉靖皇重修,御筆更名題匾「潮音寺」。(圖片來自東方IC)

民國初年,大沽籍船員捐資修葺山門、正殿和後殿;l992年2月統計,潮音寺佔地5l24平方米,由三層大殿、四座配殿、一座柳仙亭和南北跨院園林組成,保持了明清建築原有風格,古樸典雅。(圖片來自東方IC)

由三層大殿南北四配殿和南北兩跨院組成,內設柳仙亭,供奉觀音菩薩等十四尊佛,是經批准的宗教活動場所。她以海和船為特點,以觀音菩薩的由來及魯班巧修潮音寺等傳說而賦之幾百年的傳奇色彩。(圖片來自東方IC)

傳說潮音寺是原塘沽區現存的唯一一座寺廟,距今已有600於年的歷史了,是我國少見的座西朝東廟宇的建築結構,幾百年來歷經數次修整,最近的一次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圖片來自東方IC)

每年的到陰曆二月十九即傳說中的菩薩娘娘的生日時,都會吸引眾多的佛教信徒和人們到此拜佛上香,祈求平安如意。(圖片來自東方IC)

特別是原居住大沽地區的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出於對家鄉的熱愛,都來紛紛捐款祈福。因此,潮音寺也成為了連接海內外情感的紐帶。(圖片來自東方IC)

明朝嘉靖年間,大沽口一帶倭寇猖獗,屢遭侵擾.為安定民心,嘉靖皇帝撥銀重修南海大寺,改土木結構為磚瓦結構,並御筆題詞:潮音寺。(圖片來自東方IC)

清代時期,潮音寺因地處南糧北運和北鹽南運的起始地,又系保衛京畿的要塞,為歷代皇帝所重視.據傳康熙,乾隆二帝均為佛門信徒,對潮音寺更是青睞有加。(圖片來自東方IC)

曾任民國總統的曹錕,出生在潮音寺西南側。據說,曹錕從小膽識過人,少年被夥伴們奉為孩子王。他經常聚集小夥伴在潮音寺玩耍.一天,他們在寺廟後院發現一隻奇形大壁虎,小夥伴們都慌忙逃跑,獨有曹錕用樹枝戲逗壁虎,毫不害怕,鄉人於是互相傳說:今日小曹錕戲逗壁虎,將來必定不凡。(圖片來自東方IC)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曹錕攻打岳州凱旋迴鄉。為慶祝勝利,撥款重修潮音寺,並在寺的正殿屋脊上增塑了五獅捧月圖,山門屋脊上還塑了」平安」二字,使潮音寺煥然一新。寺內珍藏新版《龍藏》一部。(圖片來自東方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旅行大家 的精彩文章:

照片博物館:老照片,改革開放人像老照片 想起媽媽年輕時的樣子了
鏡頭下:嫁給我吧,病房裡的求婚

TAG:環球旅行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