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來,非如來,是名如來

如來,非如來,是名如來

有一次一位女居士跟我講,她老公結婚的時候對她很好,像寶貝一樣把她捧在手心,可是現在把她冷落了。

我問她為什麼會這樣呢?

她說她生完孩子後脾氣有點暴躁,老是看老公不順眼。我又問她為什麼老是看老公不順眼呢?

她說,她覺得她老公可以更優秀。我又問她,那麼你呢?她就啞口無言了。

她之所以對她老公感到失望,乃是因為對他期望過高;

對他期望過高,乃是因為沒有看到婚姻的變化規律。

她還一直以剛結婚時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婚姻,還一直要求她老公在各方面都像初識時留下的印象那麼完美。

她沒有看到萬事萬物都處在永恆的變化之中,人不可能永遠是一個樣,婚姻不可能永遠一成不變。

《金剛經》云:「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非如來,是名如來。」

這,就是要我們站在足夠的高度去看待這個世界。不執著於事物的表相,不被世俗的觀念所局限。

《金剛經》還有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什麼是相呢?

房子、桌子、男人、女人、一草一木,都是相。

相有什麼特點呢?

一張桌子,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後還是這樣嗎?一棟房子,現在是這樣,一百年後還是這樣嗎?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風姿綽約,皮膚潤澤富有彈性,老了以後呢,那些外在的風采還在嗎?

歷史上的阿房宮何其輝煌,如今何在呢?楊貴妃身前傾城傾國,何其美艷,如今又何在呢?

這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這世間的一切我們所看到的事物,無不時刻處於永恆的變化之中。

物質的東西如此,那麼人際關係呢?

這個人昨天跟你交情很好,明天就因為一件小事鬧翻了。

新婚夫妻多麼的甜蜜,對未來懷有無限的憧憬,幾年後呢?幾個月後呢?昔日的熱忱何在呢?彼此的關懷何在呢?

那種難捨難分的愛又何在呢?

你為什麼維持不好人際關係呢?又為什麼不能讓愛情永駐呢?

你不覺得這些也是虛妄的嗎?它們不也是時時處於無窮的變化之中的嗎?

我們之所以是凡夫,之所以會痛苦,就是因為我們把錯誤的東西當成了對的。

把虛妄不實的東西當成了真的,把瞬息萬變的東西當成了永恆,當現實和心中的理想出現反差時,就給他帶來了無法忍受的痛苦。

必須要以變化的眼光來看待世間一切事物,以變化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人生。

禪修,即是修我們的心。

要達到的境界是,「外禪內定,如如不動」。

一個人,如果在心中總是患得患失,他便不能取得巨大成就。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因為心的開放程度不同,所以君子遠比小人做事更容易成功,這還拋開個人品質的優劣。

一個人,能完全臣服自己的心,使它聽從於你的指揮,能夠自立、自強、自愛,達到那種駕馭自如的狀態,他在哪裡都不會失敗。

這個時候,他就能無條件釋放自己的能量,他的人生就可以發揮到極致,他就能把自己的潛能充分開發出來。

顯然,禪修,即讓我們在人生中時刻找到自己,不會失去自我,從而,成全自我。

禪修一個重要的功能,可以總結為:讓我們「自靜其心,自凈其意」。

讓我們面對生活中出現的所有問題,把它轉換過來。

比如你的婚姻很不幸,你的事業很不順,你的家庭很不和睦,或者某一個人是你的眼中釘,老是折磨你,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以怨抱怨,以暴易暴肯定是不行的,因為這樣只會加深和延長仇恨,激化矛盾。

這時候你就要轉化思維,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是無緣無故來到我們身邊的,佛教講每個人現在所承受的一切皆是業力所為,是你前世造的業,今生成熟了,你才享受這個果。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此是宇宙的真理。當你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再耿耿於懷糾結於心。

所以,不管他是誰,你都應該從心裡把他稱為師兄,因為他可以消你的業障,可以磨練你,提升你,是你的逆增上緣。

在這樣的逆境中磨練的人,一旦到順境中去,很快就上去了,這種人才能成功,才可以做成較大的事業。

禪修的方法,是一種歸零的方法,就是把我們的煩惱習氣清除掉,讓自己回歸原點,回到簡單。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學佛三要:念佛·契素·誦經
每個學佛人都要會算的三筆「帳」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