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心!5大嬰幼兒危險病徵!

小心!5大嬰幼兒危險病徵!

精英月嫂彙集高端客戶有約

有個曾經登上媒體新聞的案例「有一名8個月大男嬰感染諾羅病毒,導致嚴重腹瀉,每天拉肚子10幾次,拖3天才就醫,男嬰因脫水並發高血鈉、酸血症,險些致死」

負責救治的醫生表示,「諾羅病毒引起嚴重腹瀉會使體重減輕,成人掉1公斤影響不大,但1歲以下嬰兒的體重僅4至6公斤,少1公斤就很嚴重,尤其脫水後若延遲就醫,恐致體內酸鹼值改變引起酸血症,體內酵素無法運作,恐留下器官受損後遺症」。

再以大家熟悉的腸套疊為例,延誤就醫的話,嚴重者可能導致腸阻塞,時間一久,腸子會缺血壞死,甚至造成腸破裂且並發敗血症,以及其他後遺症。

雖然嬰幼兒大部分的病屬於小病,不過,照顧不慎的話,小病有可能變成大病,而病程變化的速度有時快到令人措手不及,「病情惡化前會出現相關徵兆,因此,需要爸媽們的用心觀察,一發現危險病徵就即時就醫,以爭取黃金治療期,降低疾病對孩子的影響程度」。

在嬰幼兒身上,究竟會出現哪些危險病徵呢?

「除了長時間的發燒是大家都知道的危險病徵外,另外可從生命徵候(呼吸、心跳、血氧、血壓與疼痛)來觀察」:

危險病徵1 ?長時間發燒

最令父母心慌的莫過於孩子發燒。

「發燒不是疾病,而是身體的警訊,主要是感染病原體的反應,這時要了解的是,身體的發炎反應從何而來?是細菌或是病毒所造成的感染?釐清後才能對症下藥」。

父母常有的迷思「以為發燒溫度高,代表病情嚴重,要趕快吃退燒藥,其實不然,大部分的發燒,如果是病毒的感染會逐漸退燒」。

病程中,發燒會反覆出現,體溫起起伏伏,若寶寶精神活力正常,兩次發燒的間隔愈來愈久,最高溫度一次比一次低,這可能表示病況已在改善,待病情穩定,體溫就趨於穩定,整個過程約3至5天。父母所要擔心的應是「長時間的發燒」。

若體溫38.5℃以上持續燒了超過3天,就要擔心是否有泌尿道感染的問題;若是超過5天,必須懷疑是否有嚴重的細菌性感染,「這時需要讓寶寶接受進一步檢查,如驗尿、抽血,以確認致病的原因為何」。

體溫高令人擔心,所以要提醒父母,若1歲以下的嬰兒有低體溫現象,不能輕視,因為有可能是細菌性感染,需要儘快就醫。

「不同年紀的寶寶發燒又有不一樣的處置」:

˙1個月以下的寶寶:因新生兒少與外界接觸,又屬於免疫功能不佳的的族群,得到嚴重疾病的機會較高,有時即使生病也未必會燒,一旦出現高燒情況,會懷疑是否為細菌性感染所致,「這時會收寶寶住院,並可能要進行腰椎穿刺檢查,確認是否有腦膜炎」。

˙1至3個月大的寶寶:還是危險性偏高的年紀,有的醫院會收寶寶住院,或在急診處觀察並接受抽血、驗尿的檢查。

˙3個月以上的寶寶:發燒超過3天以上進行驗尿,5天以上要抽血,如果當下狀況看來還好的話,多會安排留院觀察後續狀況並等檢查報告出爐。

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既然要留院觀察,不如直接住院,「病情嚴重的孩子才會收住院,畢竟住院有感染風險,若疾病對健康的影響程度小於面臨感染風險,就不值得住院。當然,出院也未必代表健康完全恢復,而是表示回家接受照顧對病童的好處甚於住院」。


嬰兒玫瑰疹常發生在六個月到兩歲間的嬰幼兒「初期癥狀就是病童無預警的高燒(>39℃)不退,可說是燒得又高又急,時間又長,卻未有其他合併癥狀,發燒時間約維持3到5天」,等到退燒時,全身會出現細小的丘疹(主要分布在頸部及軀幹,但臉及四肢也有),這時,兒科醫生才會診斷為「嬰兒玫瑰疹」。在確診前,看到孩子這樣燒,且哭鬧不安,父母的心情可說揪心不已,然而對看診的醫生言,其實也承受不少壓力!

危險病徵2 ?呼吸過快或過慢

呼吸次數是呼吸狀態的一項重要指標,只要存在任何影響呼吸機轉的因素,都可能讓呼吸次數出現異常。

「正常的嬰幼兒呼吸次數約為每分鐘20到40次,哭泣時會快一點。數孩子的呼吸次數要在睡眠狀態下進行,若每分鐘大於60下的話,就算是呼吸急促」,

可能原因有肺炎、敗血症、心臟病、代謝疾病,或是腦部受到撞擊導致腦震蕩,因腦壓上升而出現呼吸困難或急促。

除了呼吸急促外,出現呼吸速度快的「喘」,和呼吸時有上呼吸道的聲音,即「喘鳴聲」,還有孩子在吸氣時,在胸壁下部分出現凹陷情形(肋骨之間或兩側的肋骨下出現凹陷),都有可能代表孩子的病情嚴重,需要儘快送醫。


呼吸道任何地方的發炎、感染或異物侵入,都會引起咳嗽。

「嬰幼兒咳太久的話,父母務必要提高警覺」,若超過一星期,可能演變成慢性疾病,如細支氣管炎,一定要就醫;超過10天,不只就醫,還要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如X光攝影,一定不容馬虎。

危險病徵3 ?心跳過快、過慢及不規則

「若嬰幼兒的心跳有過快、過慢或不規則時,都表示有問題」,參考標準為:出生不滿1個月的新生兒,每分鐘心跳大於200下或小於80下;1至8歲的幼兒,每分鐘心跳大於180下或小於80下。通常在休克前或休克時,心跳較快,同時,臉色蒼白且血壓往下掉,「心跳過快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所致,或心肺功能即將衰竭的前兆」。

父母測量寶寶的心跳有兩種方式,一是摸腕動脈,二是把手放在胸口,量測1分鐘跳動的次數。如有心跳過快、過慢、或者節律不規則,應儘快帶孩子就診,避免延誤疾病的治療。

危險病徵4 ?膚色發紺

發紺,是指人體嘴唇或全身皮膚的顏色呈黑(藍)紫色,

「這是體內低血氧造成」,因為肺部無法有效交換氧氣,或心臟血管系統的循環停滯,使得血氧濃度不足,反應在膚色上的結果。

「一般的發紺分為周邊性發紺和中樞性發紺,周邊性發紺因灌流不足,使血液無法順利到達手、腳及指甲床等部位,如果孩子活動力無異常,可從改善循環、加強四肢保暖做起;

中樞性發紺則是血中不飽和血紅素指數偏高,發生在新生兒及嬰幼兒時,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肺部、心臟、中樞神經、血液或代謝方面的疾病」。

當孩子出現中樞性發紺,還合併有眼神渙散、呼吸急促、四肢無力、意識不清的現象,表示可能已有心肺功能受損、腦部缺氧的情形,一定要立刻送醫。

危險病徵5 ?長時間的異常哭聲

若寶寶有嚴重的疼痛感,因口不能言,就會用哭聲表現。

「當寶寶長時間哭鬧且聲音尖銳,父母怎樣也無法安撫時,代表他可能正處於疼痛難耐的狀態中」

這時候,父母可打開寶寶的尿布檢查是否有以下狀況:

˙是否有疝氣:檢查鼠蹊部,看看是否有如鴿蛋或雞蛋大小的腫脹,如果有的話,代表寶寶有疝氣問題,「最好儘快帶寶寶到醫院,讓醫生處理,如果腸子推得回去,先推回再做觀察;如果推不回,則要儘快到大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否則時間一久,推不回去的腸子發生嵌頓型疝氣,這是最嚴重的併發症,可能導致敗血症而死亡。

˙是否有蟲子鑽入:如果有蚊蟲鑽入尿布,寶寶的屁屁可能被叮咬,或癢或痛,都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而哭鬧。「檢查尿布不要只關注尿布是否濕的問題」。

˙尿液色深量少:寶寶一天至少要換下6大片沉甸甸的尿布,但寶寶若有嚴重腹瀉並嘔吐的狀況,尿液呈現色深量少的現象,如又合併呼吸快、心跳快的癥狀,還有哭泣時沒有眼淚,「表示寶寶已有脫水現象,一定要儘快送醫,避免發生嚴重的心肺衰竭」。

˙血尿或血便:血尿表示有泌尿道感染,血便則為身體受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需要讓寶寶住院接受檢查與治療,徐任甫醫師指出,血便合併發燒,代表有細菌感染;但發生在新生兒身上的話,「有可能是假性月經」;如病童為早產兒,則有壞死性腸炎的問題。他提醒,「便便若是像草莓果醬,而寶寶又有反覆哭鬧的狀況,可能是腸套疊所致,務必儘早就醫,避免狀況變得嚴重」。

對於心肝寶貝的護理工作,父母們可馬虎不得,要注意的細節還真不少,今天小編所提到的一些病症,看一看您的寶寶有沒有此類癥狀,有的話要儘快正確就醫哦!

一分呵護一分健康,願健康伴隨著寶寶成長的每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月嫂 的精彩文章:

育嬰系列知識(一)
頭皮愛出油的真正原因,三分鐘講明白!

TAG:我們月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