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巴黎世家這道歉我給0分,怎麼不學學星巴克處理歧視的認真勁!

巴黎世家這道歉我給0分,怎麼不學學星巴克處理歧視的認真勁!



文|七七


From 新歐洲

微信號:xineuro



法國時間4月26日下午2點左右,在店員涉及種族歧視言行風波發酵了一整天之後,巴黎世家官方終於在微博和推特上發聲了。






就。。。是這麼簡潔又敷衍。




別的品牌喜歡玩性冷淡,這巴黎世家玩的是。。。求生欲冷淡??




這是在死亡邊緣瘋狂試探啊。。。









以至於其他各個潮牌的高仿號紛紛上演「人家求生欲很強」的戲↓↓








簡單回顧一下這個激起華人憤慨的事件。




當地時間4月25號下午,在法國春天百貨內巴黎世家店鋪「老爹鞋」的發售現場,一名原本在排隊的華人阿姨及家人與插隊的5名猶太青年發生爭執推搡,進而升級成打架。




據多名目擊證人表示,是猶太青年們先動的手。 




事發後春天百貨安保人員過來拉開雙方(一些目擊證人表示主要是控制住中國阿姨),隨後巴黎世家的店長及店員說了一些帶種族歧視的話,以及其不友好的語氣將華人阿姨及家人趕走。最終華人阿姨空手離開,插隊的幾名猶太青年卻依然拿到購買券,最終成功買到鞋。




讓中國人難以平靜對待的原因不在於「因插隊起口角→被猶太人打」事件本身,更多的是在於商場安保人員及巴黎世家工作人員們處理的態度。 




然而大家等了一天,就等來了巴黎世家這個不痛不癢的一個「聲明」。。。 




這不禁令人想起前段時間星巴克對種族歧視事件的處理,可以說是甩巴黎世家這公關從法國到美國這麼長的街的距離了。




星巴克歧視黑人事件



星巴克種族歧視事件發生在4月12日。




兩名非洲裔美國男子進入到美國費城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裡等候朋友。 




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們想要使用洗手間,但遭到了店員的拒絕,理由是洗手間只對消費顧客開放,同時,店員要求暫未消費的他們離開。 




兩名男子拒絕離開,重新坐下。




此時,該星巴克門店的店長選擇了撥打911報警。。。她對警察說,這兩位客人「既不消費、又拒絕離開」。







就這樣,警察以非法入侵為由,咔咔兩下給這兩人戴上手銬,將他們逮捕。







最終,這兩名黑人男子在被關押超過8小時後,獲得無罪釋放。




然而這樣公然種族歧視的事情不會這樣悄無聲息地過去。。。




事發當時,店內另一名顧客梅莉薩·德皮諾將事情發生時的部分視頻上傳到了社交媒體,並寫道:




「店員打電話叫警察,只因為這兩個人沒有點東西。他們坐著等朋友,朋友現身的時候他們卻戴著手銬被押走。。。所有白人都想知道,為什麼同樣的事永遠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這則視頻,激起了整個美國社會的憤怒,所有膚色的人種都在推特上刷起了

#BoycottStarbucks(抵制星巴克)的標籤

。 




「兩名黑人安安靜靜地坐在費城星巴克里等朋友,為什麼你的店員要叫警察來?警察用手銬銬住他們,把他們帶回去進行拘留。在你們向他們道歉之前,我是再不會為你家的咖啡花一分錢了。」







「這視頻我看了好幾遍。星巴克,你們的做法真令人噁心。我希望這兩位兄弟能提出控告。」







還有人直接到星巴克店門前、甚至店裡進行抗議。










4月14日,星巴克在推特上對兩名被冒犯的黑人進行道歉,大致意思如下:




「我們對兩名當事人、以及我們的顧客們致歉,對於此事以逮捕收場,我們非常難過。我們對於此事非常重視,對於店內突發事件的處理上,我們還有更多工作需要去做。我們與警察一同回顧了事件,今後我們將力保這類事件不再於我們任何一家店內發生。」







同樣在4月14日,星巴克CEO凱文·約翰遜公開發表致歉。







就是這位↓↓







隨後,星巴克CEO凱文·約翰遜來到風波發生地去實地了解情況,並於4月16日親自向兩名當事人鄭重道歉。





接下來就是對事件行動上的處理了。




那位打電話叫警察來的費城星巴克店經理,被開除。。。




這樣就結束了嗎?並沒有。




最後,星巴克還決定在5月29日下午將全美8000多家門店關門停業,專門對旗下175000餘名員工進行反歧視培訓。







雖然這樣的停業培訓將會造成高達1670萬美元的損失,雖然一個下午的培訓也許並不能改變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偏見,但星巴克向兩名當事人道歉的誠意,反歧視的誠意,全世界都看在眼裡了。





員工種族歧視,


這鍋該巴黎世家背嗎?




話說回來,星巴克事件和此次巴黎世家事件,事件本身,都不應當算成是品牌層面的種族歧視。




舉兩個品牌層面種族歧視的例子。




2012年,法國時尚品牌查第哥·伏爾泰(Zadig & Voltaire)公司創始人蒂埃里·吉利耶在旗下一家巴黎新開業酒店新聞發布會上稱,新酒店開張後「對住店的客人有所選擇」,「譬如,這家酒店將不接待中國遊客」。







2018年2月,倫敦希思羅機場被爆出第二航站樓免稅店對中國消費者採取歧視政策,前往中國的客人必須消費1000英鎊才能領取優惠券,而前往其他目的地只需消費79英鎊就可獲得同樣資格。







這兩起事件分別是品牌發言人的歧視言論、公司政策層面的歧視條款。 




而星巴克事件和巴黎世家事件中,做出爭議行為的員工們並不具有品牌發言人地位,他們的歧視行為,更多的可以算是個人行為,並不能算成品牌的態度。




然而,既然與這家公司有著僱傭關係,在公眾眼裡,員工的一舉一動都或多或少代表著品牌形象。




也就是說,員工在工作上出的差錯,品牌無論如何都得來為員工收拾這爛攤子,社交網路上有網友評論說這與「粉絲行為,偶像買單」的道理類似。 




但與「粉絲行為,偶像買單」不同的是,粉絲是自發產生的,偶像沒有選擇的權利。由此,偶像無法控制每一個粉絲的行為,也無需為粉絲的行為買單。




而品牌的員工都是品牌一層一層嚴格篩選而出的,之後品牌可以對員工進行培訓,告知員工品牌文化,品牌態度,並督促員工們在工作中要秉持與品牌一致的精神。反過來,品牌也要對自己選出的人在工作中的所作所為負責。




也許巴黎世家在每個員工入職時都千叮嚀萬叮囑要對所有顧客一視同仁,不要帶著歧視觀念去上班,但巴黎世家沒法百分百保證所有員工在工作中都不會出這方面的差錯。




因此,僅由於巴黎世家員工的歧視行為而上綱上線到認為巴黎世家品牌種族歧視,是有些偏激的。 




但正如我們上訴所說,巴黎世家品牌方有義務對員工工作中出現的歧視行為負責。 




相信巴黎世家內部正在逐步了解事情完整經過並商量妥善處理的對策,但就現已知的事實來看,插隊的猶太青年買到鞋、中國阿姨被店長使用極不禮貌的語氣說著「c"est à cause de vous les autres ne peuvent pas non plus acheter. Si vous sortez ce sera bien」(就是因為您,所有人都買不了了。如果您現在離開,那就最好不過了。)趕走,已經有著歧視意味,巴黎世家,應當向公眾先表明自己有在認真對待這件事的誠意。







如若證實了員工當時給予了華人歧視對待,那巴黎世家隨後應當做出公正處理,不包庇縱容員工的歧視行為,並且為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而做出相應對策。




如若後續處理依然如昨天這一「聲明」這樣冷冷淡淡, 那就不能怪心灰意冷的中國人說一句「巴黎世家歧視華人」了。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七七,From 新歐洲,微信號:xineuro,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SIGHT視界 的精彩文章:

中美關係惡化,FBI稱中國留學生全是間諜,我們真要打包回國?
假如加州大學們都在一個班裡的話....

TAG:INSIGHT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