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中招 華為是下一個背鍋俠?特朗普連環拳背後竟暗藏如此玄機?
中美貿易衝突頻頻升級,眼看雙方就要擦槍走火,美國突然放了個大招——制裁中興。特朗普把第一槍瞄準中國高新科技領域,此舉十分耐人尋味。這應驗了那個亘古不變的道理——大國之間的競爭,實則是科技的競爭,如今則是5G的競爭。
5G賽跑中國獨佔鰲頭
2G是歐洲昔日霸主諾基亞的天下,3G和4G是美國蘋果以及一眾安卓兄dei的地盤,而5G則很有可能是屬於中國的時代。
美國CTIA公布了一份令國人振奮不已的報告——中國在5G準備進度、商用進度方面比陳獨秀還秀,韓國、美國緊隨其後,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這份報告出爐後,美國通訊行業風聲鶴唳,一片嘩然。
倘若美國在無線網路領域的王冠掉了,大量就業崗位將漂洋過海流向中國。當年美國贏得4G競賽後,美國無線網路領域的工作崗位暴增84%,為GDP貢獻了足足100億美元。
每當科技革命來臨之際,全球頂尖科技企業將面臨生死考驗,看誰能夠在大浪淘沙中笑到最後。若能在5G技術革命的浪潮中乘勢而上,成就的不僅僅是巨無霸企業,還關乎國家經濟發展命運。
諾基亞坍塌的悲歌便是最好的例證。
在移動通信設備變革風暴來臨之際,諾基亞錯過了智能手機浪潮,幾經掙扎後仍無法避免沒落的厄運。芬蘭總理多番感嘆道,iPhone擊敗了諾基亞,iPad摧毀了造紙業,蘋果是芬蘭經濟下滑的罪魁禍首!
如果美國在5G時代的競賽中敗下陣來,那麼到了6G時代,美國和中國的差距就會越拉越大。一向高舉「美國優先」、「振興製造業」旗幟的特朗普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他把矛頭瞄準中國5G研發的佼佼者——中興。
中興不幸中槍華為是下一個背鍋俠?
中美貿易戰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宣布重啟對中興的制裁。美國給這次制裁冠以十分「正當」的理由:中興2016年將從美國進口的晶元轉賣給伊朗,並在「緩刑期間」再犯,被美方再次抓包,因而觸發預設的處罰條款。
用屁股想一想,中興是一家擁有八萬人的公司。美國的合規官每天端著咖啡,在辦公室坐著邊抖腿邊找茬,2016年制裁暫緩到現在已經有兩年,是不是得找點借口重啟一下制裁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美國重啟對中興的制裁,無非是為了澆熄中國在5G上的火焰。
中興在5G網路開發的表現亮瞎眼,甚至力壓華為。2014年,業界開始小試牛刀,將部分5G技術應用於4G網路,中興率先提出了Pre5G概念。
中興藉助Pre5G概念,搶先在商用網路中驗證了5G技術,在5G商用前夕就已經站在研發、商用化發展和生態建設的最前沿。今年4月,中興聯合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在廣州打通了基於3GPP R15標準的首個電話!
美國封殺了中興這個心腹大患之後,馬上將打擊目標瞄準華為。4月25日,外媒爆出重磅消息——美國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了制裁令,向伊朗出口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
中興被罰和華為遭受調查恰恰發生在極為敏感的時間點。首個5G國際標準版本將於2018年6月正式出爐,距今不到2個月的時間。美國一手調查,一手封殺,特朗普的小心機可謂一覽無遺。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同情,有人嘆息,有人批評,有人建言......雖然中興已經深陷危機,華為也恐難逃厄運,但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未嘗不是......
中興被制裁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自從進入千禧年,中國經濟發展神速,猶如手持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報喜不報憂」似乎成為了主流媒體的共識。很多人開始得意忘形,整天把「拳打美國」、「腳踢日本」等豪言壯志掛在嘴邊。
然而,科技才是國家安身立本的根基。在高新科技領域,我們遠遠未能完爆各路高手。很多人知道華為能夠獨立研發晶元,卻不知道華為只是拿ARM的公版架構來調整一下,而且還要靠台積電代工製造。
很多人知道中芯已經量產28納米製程晶元,卻不知道合格品概率極低,產量一直上不去;很多人知道京東方的面板產量超過LG,奪得全球第一的寶座,卻不知道很多面板生產線是韓國企業淘汰後才賣給中國的。
在晶元的設計、流片、生產、封裝和測試這幾個主要環節中,生產商只要有一個環節沒攻破,就分分鐘會落得任人宰割的境地。很多韓國、中國台灣的企業在晶元領域混得風生水起,可是它們還十分依賴美國。
舉個栗子,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早年曾效力美國德州某家儀器公司;三星當年打敗日本半導體企業,背後少不了美國英特爾的助攻;ASML光刻機稱霸全球,它的激光源技術是由美國Cymer公司提供的。
說白了,在晶元領域,美國牢牢地掌握了話語權。如今中興吃了啞巴虧,明知美國無理取鬧卻無法奮起反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技術受制於人。中興晶元設計所需的EDA工具幾乎被Synopys、Cadence、Mentor這三家美國企業壟斷了。
美國正因為掌握了核心技術,才屢屢肆無忌憚地威脅其他國家,誰要是不服,就等著挨刀子。歐洲、日本的科技產業分工都是圍繞著美國,如果離開了美國這個「核心」,就好比鯊魚離開了大海,擁有再鋒利的牙齒也無濟於事。
當然,中國近年來在創新方面的表現也令世人驚嘆。中國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高鐵、網購值得國民津津樂道。我們不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夜郎自大。在科技核心競爭力方面,中國還不具備叫板美國的實力。
這不禁讓人想起《明朝那些事兒》的一個典故。你在遠處追趕強者的時候,無法意識到對方有多厲害,甚至覺得對方也沒啥了不起。而當朱元璋終於有實力站在陳友諒面前,才深刻地體會到敵人的強大。
沒錯,越接近對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對方的強大。我們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遭遇當頭棒喝,才能看清自己的真實位置。看看實驗室那些精密儀器上面寫的幾乎全是英文,就知道中國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了......


※美國驚慌失措!5艘貨船突然掉頭,不敢駛向中國?澳大利亞樂壞了!
TAG:金十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