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抗戰中國也有一條馬奇諾防線,如能用上就不會有南京大屠殺的慘劇

抗戰中國也有一條馬奇諾防線,如能用上就不會有南京大屠殺的慘劇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凱風,無授權禁轉!

【南京浩劫除了仇恨,也應該引發後人足夠多的反省】

在回顧那段抗戰歷史的時候,我們往往對廣大愛國軍隊將士浴血奮戰,犧牲重大感到熱血沸騰,但也對當時中國軍民的損失巨大感到痛惜,尤其是某些應該勝利或不應該有如此巨大戰損卻因為指揮失當,無能腐敗而導致最終慘敗就更為憤恨。

【抗戰時期,物資裝備落後的中國軍民無數次只能運用老祖宗留下的古老防禦工事抵禦外辱,如果有耗資巨億民脂民膏建造的現代化軍事設施不能物盡其用,甚至根本就無用,不啻於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清朝留下的炮台,尚且多次發揮「廉頗之力」,現代化的德式防禦工程竟無一用,怎麼能不令人憤慨】

人們有理由以另一種假設「假如當時是一支強大高效的政權」指揮全國各族同胞統一抗戰,我們會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經受如此莫大的屈辱嗎?

「南京大屠殺」是國人心中永遠無法釋懷的痛,在痛恨日本法西斯喪心病狂的同時,我們對當時蔣府重大的戰略戰術方面的失誤與罪過感到尤其的痛心和憤怒。

當時蔣府為了在世界輿論面前展現自己的肌肉,把重兵幾乎全部撒在上海做「血肉賭局」,而近在咫尺的杭州灣的安危視而不見。最後被日軍包抄退路,全盤崩潰,軍心士氣一瀉千里,再不可振奮,幾天就丟失了南京。

【可敬的愛國軍人,他們絕大多數都盡了軍人職責,可是最高當權者則充斥著腐敗無能之輩】

其實,當時政府中並不是沒有高瞻遠矚之人,早在抗戰爆發之前,就在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參謀建議下,耗費巨資修建了可稱的上「中國式的馬奇諾防線」的「京滬杭國防工事」,又叫「吳福錫澄防線」。為的就是一旦中日爆發戰爭,能夠有可以屏障的現代化軍事設施。

該國防工事共分三大主體:

一、京滬陣地:又分兩大防禦梯次,第一層防禦線位於在吳江縣至福山鎮,第二層防禦線位於無錫至江陰錫澄線。

二、滬杭陣地:第一層防禦陣地位於乍浦至嘉善,第二防禦線位於蘇州至嘉興。之間的沿海地段還修建了側翼陣地

三、南京防禦陣地:環繞南京形成閉合性的環形防禦陣地,地面鋼筋水泥甚至鑄鐵鋼板為建材,大修各式輕重機槍及戰防炮明暗堡壘工事、戰壕縱橫交錯、地下同樣修建屯兵、交通、指揮、彈藥儲備、醫院等設施,射擊、觀察、通訊、交通、偽裝、掩體、障礙等各種現代化意義的功能樣樣俱全。

雖然無法和西方高度發達國家如法國所營建的「馬奇諾」防線相比,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數一數二的上乘傑作。

該工程規模浩大,抗戰爆發時,尚未全部完工。但即便已經完工部分,如果運用得當 ,也是能夠給有來犯之敵沉重打擊的。

但事實上,這些現代化軍事設施比「馬奇諾」的命運還要可恥可悲。馬奇諾畢竟用上了!而這些勞民傷財的工程卻連一兵一卒都沒有進入過!!在戰況衰微,軍情緊急之時全部鋼門緊鎖,曬著太陽!

後來的解釋是這樣的,鑰匙都由當地政府官吏保管著,日軍臨近,這些鼠輩早逃之夭夭了。

其實明眼人一看就是託詞。如果最高統帥階層具有正確的部署,早應該時刻惦記著這些重要的軍事工程。正是因為他們的腦袋裡根本沒有什麼合理的戰略思想,有的只是想要在上海租借洋人眼皮底下嘩眾取寵、拿國家民族命運做賭注的私念,一旦軍情急轉,一直做「民族英雄秀」的他們就頓時顯出「原型」。 倉皇逃命要緊,還什麼工事不工事!參考文章:中國抗戰時期的「馬奇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毅戰爭史 的精彩文章:

恐龍大象齊上陣,為何印度閱兵如此奇葩?只因開掛民族太喜歡過節
全西方精英特種部隊在伊拉克瘋狂殺戮,最強狙擊殺手卻是這一國?

TAG:宋毅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