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百年來誰著史-新民主

一百年來誰著史-新民主

1918年8月19日,毛澤東和二十多名準備赴法勤工儉學的湖南青年,到達北京。毛澤東經他老師楊昌濟介紹給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在同年的11月成為了北京大學圖書館的一名書記。毛澤東這一次到北京,前後約半年,與五四運動的整個時期恰好重合了。

五四運動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分界線。在五四運動之前的,我們稱之為舊的資本主義民主主義革命;從五四運動開始之後的,我們稱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加上之前抗爭列強活動的總的時間約是一百一十年。開啟這一階段的根本原因,是自1840年開始,中國社會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

從列強打開中國國門開始,中國人的抗爭也隨之開始了。首先,清朝的統治者覺得打不贏西方列強,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如人。地主階級開始搞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地引進西方的裝備和技術。中日甲午海戰,一敗塗地。後來初生的民族資產階級覺得是制度不如人,就策動皇帝搞戊戌維新,戊戌維新被皇太后掐滅了。清朝末期清統治者又搞了預備立憲,不過自欺欺人耳。終於一場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帝制,建立了共和,當時的《臨時約法》參考了外國的先進經驗,國體可以說很新了,制度可以說很豐滿了。然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辛亥革命失敗了。再後來,一批知識分子覺得是文化不如人,開展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推行新文化新道德,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直到有了五四運動。

以上登場的,有地主,有官僚,也有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在那一歷史階段,做了他們該做的,也做了他們能做的。不過,地主和官僚並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這種本質上的落後決定了他們的失敗。只有民族資產階級是新興生產力的代表,但是他們的失敗既在於力量的不足,也在於生存空間的不足。隨著帝國主義的侵入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發生,中國也就相應地誕生了工人階級。終於,歷史的舞台上有了工人的身影。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沒能完成的事情,必須也只能由工人階級來完成了。

由工人階級來完成民族資產階級所不能完成的歷史任務,是一個全新的創造,但這卻是由於沒有選擇餘地了。因為民族資產階級不僅力量小而且骨頭軟,而本該由民族資產階級破除落後生產關係的歷史階段又是不可能逾越的。

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是一個大問題了。難道如何破處中國落後的生產關係呢?當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更基礎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誰在支撐中國的落後生產生產關係?

頭一個的,就是帝國主義。我們的國家並不是不想獨立自強,而是別人不讓我們獨立自強。自外而來的,是帝國主義的剝削和控制。他們所要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國永遠作為其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同時又要作這些帝國主義國家資本輸出的有利場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其後果是滅絕性和災難性的。具體來講,就是中國永遠成為一個生產力極度落後的國家,就是社會經濟永遠依賴出賣人口和資源存續。就是火柴都造不出來,要叫作洋火。倘若一直是這樣,一盒風油精就能在埃及當小費的事情同樣也會發生在中國。那麼也許今天外國人來旅遊的時候,一個打火機甚至一盒火柴就可能當作小費了。因為力量的懸殊,帝國主義成為了中國走向獨立和自強的最大障礙,這個也就是近代史上中國面臨的最大矛盾。

毛澤東於1925年12月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進一步從國內的角度詳細給出了問題的答案。這篇文章指出了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敵人。前者是用封建制度剝削和壓迫農民的階級,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社會基礎,後者是直接為帝國主義國家的資本家服務並為他們所豢養的階級。他們代表中國最落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他們和中國革命的目的完全不同。是中國革命的對象。

他們之所以和中國革命的目的完全不同,是因為他們存在的維繫即是賣國。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之後,清的統治者徹底成為了中國邁向自強的一個阻礙和枷鎖了。面對國內的民眾,他們也徹底地走向了反動和對立。滿清統治者只有通過加緊對國內人民的盤剝以滿足列強,才能夠體現他們的存在對於列強的價值,才能使列強不徹底推翻他們。也難怪他們會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話了。後來的買辦官僚,尤其是蔣介石,其財政收入主要依靠進口關稅。進口越多,才越符合他們的利益。只有自己什麼都造不出來,才什麼都需要進口。可是只要什麼都造不出來,就永遠強大不起來。

時間依舊向前飛逝著,邯鄲學步並沒能使中國富強起來。無路可走,便只能走自己的路。以無產階級完成民族資產階級歷史任務的道路後來被命名為新民主主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所收藏的《智取威虎山》
衛衣搭配百褶裙,要仙氣就這麼穿!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