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 讀書有感

《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 讀書有感

孔子的仁愛有規則,墨子的兼愛是規律,莊子的無愛是規範,敘述著對生存態度的不同;孔子的垂拱而治標榜德,韓非的無為而治強調的是嚴格的階層,老子的無為治理更重視思想上的欺瞞!百家爭鳴實質更重的是實操!再看百家爭鳴,新的學習!

半本《百家爭鳴》看罷,孔孟的仁愛,韓非子君權,墨子的強調民權,楊朱觀點似乎歷歷在目,尤其是一毛不拔,太深刻了!看的快,不是我一目十行,而是易中天先生把百家精髓提煉的太精闢了,對於我這種才學淺的人,簡直就是普及文化!佩服易中天先生?

老子崇尚水,上善若水;孫武崇尚水,兵形象水!上善若水,如同高山仰止,充滿王道,讓你放棄爭執;兵形象水,如同波濤激蕩,兵家五殺,迫使你屈服!正如:剛亡弱存,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孫武五殺: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廉潔可辱,愛民可煩!透徹,高

荀子: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逐漸轉化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民族精神!其實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探尋規律,掌握規律,順應規律!無論是君王還是草民,生存之道都不是也不能是老子的示弱,莊子的逍遙,孔子的中庸,荀子的自強,或者是墨子的行俠,孟子的仗義。易中天總結的精闢!人生的態度,生存之道,每每不同,如同飲水冷暖自知!

八月第二本書,《百家爭鳴》!百家思想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言:先秦諸子是太平洋,此書則還算不上是黃浦江!本卷書,他會面對: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百家思想,博大,印象深刻的是老子的正話反說,韓非子的客觀之極。當然人們還會記得中庸之道。

近年來,很少有書我會讀兩遍,此書,我與去年年初讀過,一直念念不忘,好容易在旅途中排上時間再次閱讀,細細思來,大約是求解的意味更深吧!其中「軍權、民權、人權」「活著為什麼」「生存之道」三個章節更讓人品味中有種種味道!是啊,人活著為什麼?生存之道?大抵是有的人一生追問不已而又沒有答案的問題吧!在這裡我也沒有找到自己確切的、最滿意的答案,正如我上面說的每每不同,如同飲水冷暖自知!正如我的思維:易中天大多書籍都肯定的加入自己的看法,堅決!讓人似乎有點被迫的感覺!本書卻不是讓人覺得他大多是陳述羅列儘管如此他在此書中表現的更多是謙遜: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侃侃 的精彩文章:

《我在故宮修文物》讀後
怎樣上好計算課

TAG:笑侃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