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竹山出個劉五娘,竟然抱起石頭要砸縣太爺的鍋!

竹山出個劉五娘,竟然抱起石頭要砸縣太爺的鍋!

4月26日,在竹坪鄉龍王埡村劉家檯子發現了一處文物古迹----劉氏宗祠,雖然是殘垣斷壁,但是古樸文明,風韻猶存。

劉氏宗祠雖然只存殘垣斷壁,但是,它那雄偉的氣勢依然不減當年。後面的土磚牆建築已經垮塌殆盡,正門用青磚砌成的三間正房,雖然飽經滄桑,依然傲然屹立在大山腳下的一處平曠之地上,似乎向人們顯示它永久的存在,顯示著它曾經為了維繫一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昭穆有別」的氏族秩序和「尊老愛幼,敬愛孝悌」的家庭親情,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瓦片脫落、檁子腐朽、牆磚風化的程度,可見它經歷的年代久遠,經受了幾多風霜雨雪的洗禮。「劉氏宗祠」幾個大字、石鼓上的雕刻、門墩上的花鳥等明顯遭到過人為的破壞。要不是牆磚上有陰刻的「劉公祠」的字樣,外人很難辨認出大門正上方青石上雕刻的是「劉氏宗祠」幾個大字。

牆磚從下往上數,第三排和第十六排磚上刻有「劉公祠」的字樣,這是一種特製的磚,字是在燒制之前就刻印上去的。

最為氣派的是青石做成的大門站方、門檻、石鼓、石墩、窗戶,石材質地堅硬,雕刻的花紋、楹聯等,保存完好無損。青石非本地所有,可見當初在興建宗祠時,是耗巨資從外地運回來的。

楹聯上陰刻著「先靈既妥培根固本,後昆垂裕茂葉榮枝」幾個大字,對聯對仗工整,字體剛健有力,筆力強健而得章法,風韻猶存。無論是楹聯內容的製作與書法,足見都是出自名家之筆,石匠雕刻的技藝也是何等的高超。楹聯的意思大概是說,祖先的靈魂牌位,既然有了地方安置妥當,後人應當培根固本。祖先積攢下來的基業足以垂裕後昆,後人應當進一步發展光大,達到茂葉榮枝。從楹聯中,我們可以較為清晰的了解到宗祠的用途,是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的場所。

祠堂的基礎是用石頭立砌而成的,基礎最上面用條石截面,這樣既堅固又便於瀝水,能夠保持室內乾燥。

據說,當年在破四舊立四新時期,有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認為祠堂文化也應該破除,就將正門上方的字和繪畫進行剷除,遇到劉家有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阻止,門聯等才得以保存至今。

該祠堂為四合院式建築,後面的房屋外牆為土坯磚,內牆為木質結構,中間一個天井。七十年代,當地曾經將這裡作為學堂,供當地孩子上學讀書、寫毛筆字。後來集資辦學後,這裡劃歸幾個農戶居住。隨著社會的進步,居住在祠堂的農戶有的舉家外遷,有的另外擇地興建了房屋,本來年代久遠的宗祠,早已風雨飄搖,再加上近二十年來無人居住和修繕,後面的房屋全部垮塌,只有正面三間青磚牆房屋依然挺立在山峰下面,往日的建築,沐浴著今日的陽光,留給人們古老的記憶與傳說,保留著一份淡淡的鄉愁。

據悉當地人介紹,清朝時期,老劉家,在劉家檯子為當地旺戶,買田置地,耕讀傳家。發家之後,在劉家檯子興建了祠堂,祠堂至今大約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子孫後代遍及竹坪鄉安河流域,至今有「開太德照迪少祥」等派行。

相傳在清朝時期,劉家有一個最為厲害的當家人,人稱劉五娘。她勤勞勇敢,敢說敢幹。她帶領劉家人利用當地豐富的硫鐵礦資源,開設煉鐵爐子煉鐵鍊鋼,鑄造鐵鍋,開設鐵匠鋪,鍛造農具等,一方面自給自足,一方面經營聚財。後來有人到縣衙告狀,說劉五娘不該私自煉鐵。縣衙派人要查封鐵匠鋪和煉鐵爐。家人都嚇唬得不得了,只有劉五娘鎮定自若,她帶了個大石頭,直接到縣太爺家裡,要砸縣太爺的鍋,縣太爺問為什麼,她說:「既然你不准我煉鐵,你還要用鐵鍋幹嘛?我們老百姓不煉鐵,你用什麼鑄造鐵鍋?」縣太爺無奈,只好讓她繼續煉鐵、開鐵匠鋪。這個傳說一直成為當地的一個美談,啟迪著人們勤勞勇敢,自立自強。

該宗祠,無論是古代建築藝術,還是書法繪畫藝術,處處都透露出古樸文明,啟迪著後人尊老愛幼,孝老敬親。

宗祠,即祠堂、宗廟,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我國儒家傳統文化的象徵。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中華儒教文化的代表。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編輯:唐平

作者:張雲潮

來源:今日竹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竹山 的精彩文章:

一群竹山人齊聚武漢賣字畫、捐錢捐物…為啥事?

TAG:今日竹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