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益陽最後的一座葛公廟

益陽最後的一座葛公廟

阿婆說

陳一發兒

00:00/00:00

資陽老城區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與南岸飛速的城市建設相比,這裡有底蘊,接地氣,更有故事。2016年6月2日,我曾探訪到了古城關公像下面的一個道教小廟(名曰葛公廟),查閱一些資料,才得知老益陽時就有九宮十八廟,遍及整個益陽地區,是近代益陽宗教文化的一個縮影,在老城聽得多大抵是南嶽宮、魏公廟,將軍廟,城隍廟,卻鮮少有知道,益陽還有葛公廟。早年益陽橋北的東門外和大海塘各有一座「葛公廟」距今已有1600多年(大海棠葛公廟在文革期間拆毀)。

(東晉道教學家、醫學家、煉丹學家葛洪像)

據文獻記載,葛公廟主要供奉的是東晉著名道教學家、醫學家、煉丹家葛洪和道教靈寶派祖師爺,東晉初年,道教宗師葛洪就來益陽佈道行醫,建一葛公館,用葛入葯,救治了不少益陽黎民百姓。葛洪在益陽生活了大半輩子,更是把道教文化帶到了梅山地區,當時道士甚多,來此廣建廟宇,廟宇眾多,成為益陽宗教文化特色。他還是是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因喜好道教醫學煉丹,世稱小仙翁。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桃江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抱朴子》等著作。對後世的醫學和道教有深遠的影響,圖中的東門口這座葛公廟就是後人為紀念葛洪所建的廟宇。

(東門口的葛公廟,現已拆毀,2016年6月攝)

(廟主張玉珍老人在堂屋前的合影)

(葛公廟副廳還供奉著各路神仙菩薩)

(葛公廟內屋早已破敗不堪)

舊城改造在即,周圍拆遷在即,隔壁最後剩下的幾戶也已搬走,周圍幾近荒廢,宗堂內屋雜亂破敗,房屋漏水嚴重,且經常有不明身份之人來肆意破壞,對此廟主張玉珍是頭疼不已,她也召集了部分弟子信徒向上級部分反映,希望能復原和重修葛公廟,以保留益陽這葛公廟僅存的一脈香火,可惜事與願違,都是石沉大海,在這轟鳴的奮建大時代,難有人能靜下來聽這位口齒不清的老人去說這些無關緊要問題,因為在新經濟建設時代,這些真的算不上什麼。

(廟主張玉珍向上級反映葛公廟的資料和報告)

(這座清代的陳家宗祠是益陽市不可移動的文物,最後文物局掛的牌子也被不明身份之人摘走)

棲身於宗堂之內的小廟平日也難得有人來上香膜拜,張玉珍的丈夫在90年代初溘然長逝,平日子女也不在身邊,只能靠著自己種點小菜和低保度日,生活倍感艱辛。83歲的張玉珍就在這落破的小廟獨自堅守著這份宗教信仰…

(棲身於陳家宗祠內葛公廟的外景,2016年攝)

記於橋北東門口

2016 | 6.2

《益陽最後的一座葛公廟》續:

2017年5月1日,時隔將近一年,我再去探訪張玉珍老人和她的葛公廟時,才發現益陽最後的葛公廟連同陳家祠堂轟然倒塌,早已拆成一堆廢墟,張玉珍老人也不知何處。我停下車帶上相機,腳步異常沉重的走進這棟被圍起來的「廢墟」,碰巧一位民間畫家正在廢墟前創作,我不知道他是是想表達什麼…但不遠處的工地上機器轟鳴,工人們乾的熱火朝天,高樓大廈正拔地而起,正好包裹著這片顯得不怎麼樣的「廢墟」……

(已成廢墟的陳家祠堂和葛公廟,2017年5月攝)

2018年4月27日凌晨

記於益陽緹香名苑

轉載請註明原創及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梵阿聆的私房菜 的精彩文章:

TAG:梵阿聆的私房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