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熊孩子的錯,誰之責?

熊孩子的錯,誰之責?

2018-04-30 16: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向遠

近日,網上出現一系列關於孩子的事件,4月27日,一男孩在公交車上調皮,影響到陌生男子,遭到拳打腳踢;4月13日,在西安一家餐館裡,一男孩進來時不小心掀起帘子碰到了孕婦,之後在小孩出去的時候,被孕婦瞅準時間,伸腿將其絆倒。

這些事情都在網上引起熱議,當孩子做出一些錯誤的舉動,評論里就會出現「他還是個孩子,千萬別放過他。」點贊轉發者多。當然,從上面舉例的情況,這些只是在網上報道,相信有很多「熊孩子」這類事情在每個人身邊或多或少出現過,「他還只是個孩子啊,對他發什麼脾氣。」這句話讓我們每個人都很深刻,以至於出現與之相對的「他還只是個孩子,千萬別放過他。」網路上關於熊孩子的報道,熊孩子們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懲罰,在網路上,網友們對此拍手叫好。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對嗎?

每個人都從熊孩子這個年齡段成長過來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熊孩子,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家長的教育方式,熊孩子的成長環境,由此,在網上還有這樣的評論,父母不管教孩子,別人就會幫你管教,但是從網上看到的,「別人」真的管教好孩子了嗎?從古到今,不管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的討論,這兩個論點的目的都是通過教化人們引導他們走向「善」。誠然,當孩子做出不當的行為時,他肯定是要有所懲罰,但是應該要有正確的處理方式,不應該是對孩子加以踢打,絆腳這種行為,從網上的後續報道上看出,這兩個孩子傷勢嚴重,都還在醫院治療,他們已經為了他們的行為付出了代價,這種代價是不是太多了?這兩起「熊孩子」事件的結果是涉事孕婦已認識到錯誤併當面道歉,雙方達成諒解,而公交車打人者被公安機關依法對其作出治安拘留15日並處罰款的處罰決定。當然出現這種結果,誰都不想看到。但是不管是誰,做錯事,就要負責,不管是熊孩子,還是視頻中對待熊孩子的陌生人。

作為孩子,他們的認知和自律能力都還遠不健全,當孩子犯錯時,可以先勸告,警告,如若不成,與他們的監護人交談,讓其規範他們孩子的方式。再者,當碰見熊家長時,他們為孩子開脫責任時,我們更應該要沉住氣,與熊家長好好交談。

網路上對待熊孩子的態度,大多是「換做是我,我也會這樣做的,」毋庸置疑,不少人都討厭熊孩子,但是為什麼網路上會出現那麼多人支持這種做法呢?這種對熊孩子的方式大多源於其監護人的不作為,其監護人往往會以孩子的無行為能力開脫,來躲避自己作為監護人應承擔的監護責任和義務,由此就可以出現上文的「他還只是個孩子,對他發什麼脾氣。」家長對孩子的過度縱容,導致了被害人沒有得到有效的補償,更有甚者,還可能被其監護人「教訓」,「一個大人,對孩子發什麼脾氣」。其監護人未能對孩子的做法進行負責,反而責怪對孩子問責的陌生人,這種做法顯然不可取。然而,對待熊孩子的方式真的要像網路上那般嗎,社會輿論對待熊孩子的戾氣是否太過瘋狂?

(向遠 邵陽學院學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