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顏值對修行者來說,很重要嗎?

顏值對修行者來說,很重要嗎?

宗立法師

在很久很久以前,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從遠方來拜見佛陀。

他的容貌可謂是人見人敗,花見花衰。

大家看見他的樣子,都紛紛在指指點點說:「天啊,長成這樣不是他的錯,出來嚇人就不對了。」

「就是說啊,嚇死本寶寶了。」

「長成這樣就不要出家了,害得我們還被人譏嫌。」

「就是說啊,到時婆羅門又說世尊的弟子如何如何了,真是頭疼啊。」

……

他所到之處,一片竊竊私語。

這些閑言碎語聽在他耳朵里,只是換來他的微微一笑,就像高天上的流雲一般淡然。

當時,世尊知道了座下弟子們的心念,心中不由得嘆息,決定應機說法,調伏弟子們的慢心。

於是世尊對弟子們說:「你們可曾見到一位容貌醜陋、讓人不忍目睹的比丘向我走來?他的容貌是否讓你們生起了慢心呢?」

弟子們低下頭說:「是的,世尊,我們都看到了。」

世尊嚴肅地對弟子們說:「你們不要小看了這位比丘啊。他早就斷盡種種煩惱的纏縛,所作已作,不再背負世間種種沉重的負擔,斷除所有的煩惱結使,證得阿羅漢果了。

(《成實論》中說:「能系縛生死故名為結,常隨生死故名為使。」)

弟子們啊,你們不要用自己的凡夫心來妄測他人,因為心是如此的難以捉摸,只有具足種種功德的如來才能盡知他人的深淺。」

從遠方來的比丘來到了世尊面前,恭敬地頂禮佛足之後,退坐在一旁。

他身邊的比丘們,都悄悄地退後坐了一點。

世尊將這一切看在眼裡。

這時,世尊又對弟子們說:「弟子們,你們可曾見到那位比丘頂禮之後,退坐在一邊呢?」

弟子們回答道:「是的,尊敬的世尊,我們已經見到他了。」

世尊對弟子們說:「弟子們,你們雖然現在嘴上不說了,但是心裡還是覺得這位遠方來的比丘容貌醜陋吧?

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就和你們打個比方吧。

就像飛禽走獸都害怕獅子一樣,獅子是百獸之王,動物之中,沒有能與之相比的。

已經斷盡煩惱的阿羅漢,也是如此,凡夫不能與之相比。

雖然這位比丘身材矮小,容貌醜陋,但是他具足智慧,成就阿羅漢果,要遠勝那些長著一副好皮囊卻一直未曾具足智慧的凡夫太多太多了。

因為他已經斷盡煩惱,,以此最後之身,降伏魔軍,將要踏入不生不滅的涅槃了。

所以你們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凡夫的心去測量別人的深淺,因為只有成佛之後,以如來的甚深智慧才能真正地了解一個人。」

弟子們聽了佛陀的開示之後,又是慚愧又是歡喜,慚愧的是反省自己以貌取人;歡喜的是得聞如來的甚深功德,對修行的信心更為堅固了。

(故事出自《雜阿含經》)

按語:

以貌取人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無可否認,相由心生這是一個事實。

但是如果完全以容貌來衡量一個人,那就容易失之於偏頗了。

這也是世尊告訴我們,不要以貌取人的意義所在。

其實,如果我們以貌取人的話,也許下一回被以貌取人的就會是我們自己。

我們一起來看《分別善惡報應經》是怎麼說的:

「復云何業獲報醜陋?有十種業。

何等為十?一恆起瞋忿,二恣縱慢心,三不孝父母,四恆恣貪痴,五毀謗聖賢,六侵奪凌逼,七盜佛光明,八戲弄他丑,九壞佛光明,十行非梵行;如是十種獲報醜陋。」

願與大家共勉,阿彌陀佛!

讚賞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清明養生,飲食起居全攻略!
這些引人深思的佛教格言,你都聽說過嗎?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