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最牛的混血兒,不但顏值高,還獲得13個博士學位

中國最牛的混血兒,不但顏值高,還獲得13個博士學位

今天,是「清末怪傑」辜鴻銘先生逝世的紀念日。辜鴻銘生於1857年7月18日,年少時在馬來西亞生活,辜鴻銘先生祖籍是福建省惠安縣,他的祖輩在下南洋的大潮下,來到馬來西亞討生活,後經努力,積下來豐厚的家業。

辜鴻銘先生的父親辜紫雲當時是英國人經營的橡膠園的總管,除了會說閩南語之外,還會講英語、馬來語。辜鴻銘先生的母親是外國人,有說是英國人,也有說是葡萄牙人;至於是哪一國人,尚無史料證明。

由於是混血兒的原因,辜鴻銘小時候長得可愛,到了成年之後,也是一名大帥哥,顏值很高。

後來,沒有子女的橡膠園主非常喜歡年幼的辜鴻銘,將他收為義子,給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1867年,布朗夫婦返回英國時,也把年幼的辜鴻銘帶到了英國。

臨行前,他的父親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誡他說:「不論你走到哪裡,不論你身邊是英國人,德國人還是法國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不幸的是,這一年辜紫雲死於當地華人幫會騷亂。

到了英國之後,在布朗的培養下,,辜鴻銘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並以優異的成績被著名的愛丁堡大學錄取,又赴德國萊比錫大學等著名學府研究文學、哲學。辜鴻銘先生獲文、哲、理、神等十三個博士學位。

完成學業後,辜鴻銘回到新加坡任職,後在馬建忠的勸說下,回到祖國大陸,在張之洞幕府中任職二十年,工作是外文翻譯。

他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他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併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然而,就是這樣學富五車的辜鴻銘,卻在張之洞門下做一個普通翻譯,真是大材小用。因此,有人說辜鴻銘學問是高,但沒有當擔大任的能力。在西方生活了那麼多年,還留小辮子,娶日本小妾。顯然思想是個守舊之人。

辜鴻銘先生是個有爭議的名人,因此有「清末怪傑」之稱。有人將他的一生概括為「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妻東洋,仕在北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發芽的番薯 的精彩文章:

貴州三個取名很隨意的城市,這樣命名全國都少見
伊朗奇特風俗,主人不用開門,就知道來訪的是男是女

TAG:不發芽的番薯 |